三一重工利润乾坤大挪移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118814799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一重工利润乾坤大挪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一重工利润乾坤大挪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一重工利润乾坤大挪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一重工利润乾坤大挪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一重工利润乾坤大挪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一重工利润乾坤大挪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一重工:利润乾坤大挪移首批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31)可谓近来市场的焦点,然而市场对其业绩的质疑之声却一直未绝于耳,笔者经过分析,发现在众多声音之外居然还另有玄机,三一重工不仅成本和费用颇为可疑,而向子公司湖南三一泵送机械有限公司的利润转移就更加有意思。让我们先从三一重工的利润表开始进行分析,请看表1。表1:三一重工2002-2004年利润简表单位:万元合并母公司2002年2003年2004年2002年2003年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98,456 208,801 265,623 98,456 208,801 71,840 主营业务成本48,156 12

2、2,912 180,283 48,156 123,119 62,306 毛利率51.09%41.13%32.13%51.09%41.04%13.27%主营业务利润49,619 84,849 83,923 49,619 84,644 8,750 营业费用14,616 23,201 23,024 14,579 23,020 2,918 管理费用10,575 22,111 22,253 10,421 24,203 7,264 财务费用1,897 2,121 5,333 1,898 2,108 2,031 营业利润22,738 38,926 35,233 23,119 36,712 -1,642 三一

3、重工合并报表收入和利润逐年增长,而母公司的收入在2004年却突然下降了65.59%,营业利润更是出现了负数。从2002年和2003年的情况来看,合并主营业务收入和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完全相同,这说明子公司根本没有主营业务收入或者收入全部是向母公司销售,既然母公司在公司内的地位如此重要,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2004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从三一重工年报提供的信息来看,2004年子公司除湖南三一泵送机械有限公司外业绩均乏善可陈,而三一泵送业绩却又好得惊人,当年实现净利润34,602万元,这已经超出了三一重工合并报表32,730万元的净利润。可以断定,母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下滑,三一泵送是主要原因。三一泵送成立

4、于2003年8月,注册资本为8,600万元,三一重工投资8,200万元,持有其95.35%的股份。三一泵送的另一位股东是中富(亚洲)机械有限公司,出资400万元,持有4.65%的股份。三一重工2003年12月8日以设备和存货投入,后又改为以现金投入,而中富机械的投资却直到2004年2月才到位。三一重工对三一泵送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业务方面,前面已经说过,母公司业绩大幅度下降,毛利率仅为13.27%,而合并报表毛利率高达32.13%,很明显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已经转移到了三一泵送方面。资产方面,三一重工的另外一家子公司三一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30日,成立时三一重工和子公司三一通讯有

5、限公司分别投入了搅拌设备事业部评估价值为953万元的资产和50万元现金,该公司6月1日开始运营,至8月份时亏损294万元,考虑到存在开办费一次计入费用的因素,这个业绩并不能说坏。9月份三一重工将三一搅拌以706万元出售给了三一泵送。资金方面,2003年末三一泵送的资产就已经达到2.83亿元,而这时公司还没有正式营业。至2004年末,三一泵送的资产更是高达11.59亿元,而其净资产只有4.3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2.72%。考虑到净资产中只有一小部分(8,600万元)是股东投资,而80.09%的部分是全年利润形成的,而赚得3.46亿元的生意绝非这一点投资所能运转得开,从报表来看,三一重工近年来

6、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长表明了业务开展需要大量的营运资本。那么,三一泵送是如何解决营运资本的问题呢?当然还是三一重工的支持。2004年末,三一重工(合并)其他应收款只有1.10亿元,而(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则高达10.72亿元,显然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三一重工提供这些资金的来源是向银行借款,其合并报表2004年末借款总计13.89亿元,而母公司借款金额为13.46亿元,然而合并的财务费用为5,333万元,母公司只有2,031万元,这表明母公司向子公司收取了一些资金占用费。三一重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新成立的子公司向银行借款能力不足的问题。三一重工这样做的理由何在?三一重工与三一泵送的

7、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可以说根本不能取得税收上的好处也就不能增加利润。关键是转入三一泵送的利润还有4.65%流向了一个表面上毫不相关的中富(亚洲),而这家公司除了出资400万元外不知还做了什么,却在10个月内获得了约1,304万元的投资收益,收益率高达3.26倍!三一重工如此的利润转移功夫可谓神矣!在成本方面,笔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相关资料对三一重工的主营业务成本进行了估计。表2:三一重工成本测试单位:万元项目金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28,530 加:应付账款增加16,728 应付票据增加13,889 折旧费5,536 直接人工5,689 减:存货增加49,606 进项税

8、额39,185 预付账款增加-10,540 研发用存货5,762 其他业务成本3,390 估计主营业务成本182,969 实际主营业务成本180,283 注:其他业务成本为其他业务支出的材料让售部分。 直接人工按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数的1/3估计,三一重工员工4,091人,其中生产人员2,011人,约占49%。 估计的主营业务成本与报表数相差2,686万元,是否能证明三一重工少计了成本暂且不提,此处重点讨论研发用存货的问题。根据年报,三一重工将部分存货解体用于产品开发研究,其计提的跌价准备随存货原值转入费用而减少了326万元。很多人都注意到三一重工2004年企业所得税与上年相比减少了

9、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04年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费用比2003年研发费用增加比率超过10%,按规定在税前可加计扣除50,122,242.31元,该项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抵减企业所得税7,518,336.34元。”相关的税法是这样规定的,“盈利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费用,比上年实际使用的研发资金增长10%以上(含10%)的,年终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使用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据此,我们可以推算出三一重工2004年研发费用为5,01250%=10,024万元,这意味着什么?2004年三一重工的管理费用仅为22,253

10、万元,难道其中的45%为研发费用?!2003年三一重工的管理费用为22,111万元,2004年只增加了142万元,然而从种种情况来看这实在难以置信。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来看,2003年计提坏账准备1,732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24万元。2004年计提坏账准备1,996万元,转出存货跌价准备779万元。2004年计入管理费用的资产减值准备比2003年多860万元。如果三一在转出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记准备,贷记管理费用,那么再加上779万元,为1,639万元。剩下的就都是要增加管理费用的项目了,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从3家增加到了9家,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从14,558万元增加到17

11、,068万元,增加了2,510万元。其他项目见下表。表3:三一重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单位:万元2003年2004年增加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5,214 33,050 -12,164 其中:广告宣传费4,001 3,256 -745 技术开发费1,933 4,262 2,329 保修、修理费2,253 2,702 449 运输费1,557 2,969 1,412 会务费774 2,556 1,782 业务推广费12,020 5,060 -6,960 差旅费1,105 1,642 537 咨询费424 688 264 支付按揭保证金3,369 -3,369 可以看到凡是减少的

12、均明显是营业费用支出的项目,而费用增加的项目每一项都超过了管理费用2004年的增加额。 然而最重要的是支付现金的技术开发费2004年增加了2,329万元,而且我们未能从2003年年报找到存货作研发用的陈述,这样2003年的研发费用很可能就只有表3中列示的1,933万元,而2004年的研发费用我们在前面已经推算过了,为10,024万元,比1,933万元多出了8,091万元!试想一下在研发费用增长了这么多的情况下管理费用可能只增长142万元么?!如果说部分研发费用并没有计入管理费用,那么我们就应该怀疑三一重工的成本了。表2中我们估计的因作研发用而计入管理费用的存货为5,762万元,为10,024万元减去现金支出4,262万元计算所得。这部分金额减少多少,则估计的主营业务成本数与报表实际报出的成本数差别就会增加相同的金额,而这个金额现在已经达到了2,686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