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人格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

上传人:A11****业论文 文档编号:118810317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人格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人格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人格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格心理学考核题用罗特的行为预测理论分析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并提出解决方案。答:罗特的行为预测理论认为,一种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够带来的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他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可能性(即有多大的成功率)。罗特的行为预测公式为:BPx,s1,Raf (Ex,Ras1&Rva,s1) 其中BPx,s1,Ra、Ex,Rasl、Rva,s1分别表示行为x在情境s1、可能带来强化a的条件下出现的潜势(即可能性、概率)、行为x在情境s1能带来该强化a的可能性以及在情境s1的条件下能带来的强化a的大小。f表示函数关系。1.行为潜势(BP,behavior potential

2、):表示对于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预期(E,expectancy): 表示一个人认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如果选择了某种行为,它就能够带来某种相应的强化的可能性,也即是他对自己在该情境下做出该行为会得到该结果有多大信心、多少把握。3.强化的效价(RV,reinforcement value): 指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强化结果或强化物的相对价值的大小。它表示的是某一物品或结果对于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价值,而不是它的实际的价值。4.心理情境:某一行为的发生率是与特定的心理情境密切相联系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即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又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

3、不良行为。通常,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活动与经验,从而影响到其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如不及时干预,攻击性行还可能转化为不良品德,甚至使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学生攻击性行为不只是简单的品行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为所欲为型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婴儿阶段。可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具有很大的关系。在当今社会里,多数家长对孩子采取溺爱的教育态度,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娇宠的放纵导致孩子为所欲为,以自我为中心,不分场合与时间,稍有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性手段来发泄不满。暴力转移

4、型家长把“棒打出孝子”奉为教育孩子的信条,只要对孩子不满意或孩子考试不好,或偶犯小错,就打骂孩子,迫使孩子屈从暴力,进而信奉暴力,认为唯有暴力才是解决为题的最好办法。这些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一遇到问题往往就通过施暴于他人以缓解精神压力,这是家庭的“情感污染”在儿童世界中产生的恶果。这些孩子因为家长乐用拳头教育方法,造成压抑的个性,所以想通过类似的攻击性行为来缓解心中的压抑,得到精神的放松。于是打架并成为了他们减轻内心压力的疏导方式。这种暴力的转移,使孩子的行为具有攻击性。长期得不到关注一般来说,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大都学习成绩平平,有的甚至很差,他们没有什么特长,在学习和其他的集体活动中也

5、屡遭挫折,几乎得不到表扬,不受别人关注。因此,他们就把会打架看成是自己的特长,已引起老师、家长的注意。这是由于当他们的行为的不到注意时,他们会自发调整自己的行为,或变得消沉、软弱,或是通过各种方式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通过攻击他人来表现自己的“强大”,以满足自己追求成功的心理需求。许多孩子在欺侮他人后,都会感到自己的力量,受到学校批评也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被别人注意而暗暗高兴。受外界不良影响儿童很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辨析是非的能力差,行为判断的能力还很薄弱。如果周围群体具有暴力性行为,例如家长、邻居经常无端争吵,打架或脾气暴躁,他们就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倾向。许多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受当前

6、各种传播媒体的影响,尤其是影视剧中的暴力、武打、格斗场面。当然,不容忽视的是,目前还有充斥了暴力、攻击、甚至色情的电脑游戏。这一些,一旦儿童涉及,或多或少都会在学生攻击性行为和心理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的因素在生理上,这一部分孩子往往体力充沛,整天有使不完的劲,而平常又缺乏正当的宣泄;或内分泌失调、造成高度的情绪紧张,通过攻击性行为来发泄及解除紧张的情绪。在心理上,这一部分孩子智力一般,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思考能力,自我约束力弱;或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观念薄弱,社会化成熟度低下。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其产生的心理原因,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原因和情

7、况对学生予以帮助。通过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积极的心理疏导,培养各种兴趣,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方式,恢复学生的心理平衡,矫治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经常沟通,了解需要对于长期受抑,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造成心理挫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教师首先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合理需要。在沟通时,要尽量听学生说,设身处地去了解他们,并注意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讲话。待学生讲完后,教师再根据其所讲的内容,与他们进行交流。如果学生的要求是合理的,就应该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他们讲清道理。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指出攻击性行为的危害性,鼓励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并向他们说明老

8、师会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爱学生,适时表扬爱学生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对具有攻击性行为倾向的学生,教师更应真诚地关爱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要尽可能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起基本的自信。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正当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从中获得成就感;与人合作,帮助别的同学,学会与同学正常交往等。在这一过程中,对他们积极的行为,教师要及时表扬,强化其积极行为,达到减少和消除攻击性行为的目的。积极引导,培养健康情感当今社会对于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影视作品及电脑游戏,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模仿影片中的积极行为

9、。并利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组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睦相处、文明礼貌的行为,组织类似的活动,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攻击他人是不对的。同时,通过角色扮演训练,让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体验受害者的痛苦,培养其同情心;还可以让学生体验从事高尚的行为带来的心理感受和愉悦的情绪。营造氛围,环境育人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若将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置于无攻击性行为的环境中,可以减少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学生的生活环境如果有和谐的气氛,就容易是他们拥有正确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因为班集体在青少年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

10、在日常生活中熏陶和感染着学生。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形成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为学生创造交往机会,在同学之间形成团结向上、互助互爱、和睦相处的氛围,并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的积极行为受到集体舆论的支持并得以坚持和发扬,学生的消极行为(如攻击性行为)受到集体舆论的抵制,促使学生努力改正错误。教师还可以安排他们与一些能理智处理问题的学生多接触,交朋友。家校联系,共育新人教师应与家长积极配合,要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地减少导致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学生,注意加强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愿望和想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11、。教师也应将学生在校的表现通过家校联系本、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应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学生的个性,采用个别心理辅导与班集体协助相结合的方法,在教育和辅导的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对症下药”,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什么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谈谈二者关系。答: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的一个 人的外部行为特点。例如:一个人在街上跟人打招呼、微笑、相对方致意看上去具有一个友善的特质。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例如:在学生考试、当众回答问题等情境中,会

12、出现内心不安、语无伦次等反应,这些从外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称为表面特质。而我们回去探索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这就是根源特质焦虑。关系:根源特质制约着表面特质。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且一种根源特质能够影响多种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可以视为人格的基本元素,尽管每个人所具有的根源特质相同,但其程度并不相同,比如所有的人都有智力(根源特质),但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智力。试比较三种人格研究途径的优缺点。答:作为人格的科学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逐步形成了三种主要的传统研究途径、这就是: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1、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

13、,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优点:1.避免实验室的人为性2.研究人环境关系的全面复杂性3.导向个体的深度研究 缺点:1.导致非系统观察 2.促使对资料的主观解释 3.变量间的关系纠缠不清 2、相关研究,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优点:1.研究众多变量2.研究许多变量间的关系 缺点:1.建立的关系是联系性的而不是因果性的 2.导致自我

14、报告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一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和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 优点:1.操纵具体变量2.客观记录资料 3.建立因果关系缺点:1.有很多现象不能在实验室研究 2.人为情景限制了发现的推广性。结合理论观点谈谈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局限性。答: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局限性:(一)弗洛伊德体系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验而贬低意识过程。1.无意识的特点如下:无矛盾性,无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拥挤在一起而互不干扰。无时间性,即无意识中的各种欲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时间关系是意识的一种特征而不是无意识的特征。 在无

15、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非现实性,即无意识几乎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无意识过程按自身的强度和快乐原则进行,它不管现实,只求享乐。 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2.为了证实无意识的真实性,弗洛伊德提出了六点理由来说明。人在催眠状态下,往往能回想起早已经遗忘的儿童期经验。并且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被催眠者做各种事,醒后却全然不知催眠时所做的一切。这种催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无意识的假说。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

16、“梦是愿望的满足。”梦境是利用睡眠时前意识“检查官”放松警惕的机会,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通过伪装和变形的方式混入意识中来的结果。通过对梦的解析,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无意识欲望和动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错误如失言、笔误、遗忘与丢失等表面上是偶然的,没有任何有意识的动机。但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所谓的偶然失误却不是偶然的,它们正是暴露了一个人无意识的真实欲望和动机。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说明在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未知的领域,即无意识领域。精神分析发现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依据无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间接说明无意识的真实性。(二)弗洛伊德过分扩大了本能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