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 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2014秋)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118777700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 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 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 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 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 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2014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 倍数与因数教学目标1.能联系乘法算式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2.明白在乘法算式中,积是两个因数的倍数,相乘的两个数是积的因数。3.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初步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重点难点重点:能写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难点:正确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关系。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31页内容和第32页“练一练”的第1、2、5、6题。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乘除运算。计算下列各题。48= 67= 208=549= 1206= 486=753= 253= 10020=指名学生计算,交流计算结果。2.引出课题,明确本

2、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倍数与因数的知识吧!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1.(1)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运动会多少人”的内容,引导学生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从图1可以知道,其中一个班每行有9人,共有4行,求这个班有多少人,也就是求4个9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94=36(人)。从图2可以知道,另一个班每行有5人,有7行,求另一个班有多少人,也就是求7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7=35(人)。所以左边这个班有36人,右边这个班有35人。(2)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认一认”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乘法算式,理解倍数、因数的意义及其关系。在

3、算式94=36中,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在算式57=35中,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提问:说一说倍数与因数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汇报: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倍数就不存在因数,没有因数也就不存在倍数,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3)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根据算式的因数”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提问:25和3是75的什么?75是3和25的什么?20和5是100的什么?100是20和5的什么?指名学生回答:25和3是75的因数,75是3和25的倍数;20和5是100的因数,100是20和5的倍数。追问: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交流汇报:在乘法算式(0除外)中,积是两个因数的倍数,相乘的两个数是积的因数。2.课外出示教材第31页“下面你的想法”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找倍数。两个自然数(0除外)相除,若商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则被除数就是商和除数的倍数。如77=1,7是7和1的倍数;147=2,14是7和2的倍数;777=11,77是7和11的倍数。(2)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找倍数。7和自然数(0除外)相乘的积是几,几就是7的倍数。如71=7,72=14,73=21,711=77,因此7,14和77都是7的倍数。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0分钟)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1题。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2题。3.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5题。4.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6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根据94=36这道算式中三个数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意义。通过乘法算式让学生体会倍数与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巩固与深化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获得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参与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