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 西师大版(2014秋)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118776805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 西师大版(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 西师大版(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 西师大版(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 西师大版(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 西师大版(2014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3-12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五第1、3、4、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活动:先独立思考并举例,然后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最后抽学生反馈:整数,

2、自然数,分数,小数,奇数,偶数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活动:同学们思考,头脑中产生疑问。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同学们,你们对情境中的内容一定相当熟悉吧?你能给大家讲讲“哈尔滨零下6至3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

3、吗?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学生讨论思考后反馈,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和引导。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成了发明家。有的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也有的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这些想法都很好。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因此而来的。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2)巩固练习。同

4、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学生独立完成第117页下图的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5、155米。 教师小结: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预设一:我是把海平面的高度看作0,比海平面高就可以用+几或几来表示,比海平面低就可以用-几来表示。(教师评价:这位同学会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在的学习中,学会知识的迁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预设二:如学生答不上,教师做适当引导。 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

6、5米。教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低155米。(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18页试一试。教师巡视,集体订正。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它们可以怎样分类呢?学生交流、讨论。预设:4、+8844.43、3193等这些数归一类;-6、-155、-11034等归一类;0归为一类。6、3193等归一类;+8844.43归一类;-6、

7、-155、-11034等归一类;0归为一类。6、+8844.43、3193、0归一类;-6、-155、-11034等归一类。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如有学生提出更好)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6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对于发表意见出色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

8、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通常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以省略不写吗?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看书勾划,并思考两个“”还代表那些数?(让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三、运用新知,课堂作业1.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先自己读读,并举例说说是什么意思?全班订正后,同桌间自选5个互相说说。2.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先讨论,然后反馈。3.练习二十五第3题。同桌互说,然后全班反馈。4.独立作业:练习二十五第1、4题。5.课外调查:练习二十五第5题。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教师适当启发)板书: 负数的初步认识正数:+3(3)+8844.43+15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3-15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