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就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解析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18776194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危机就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共危机就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共危机就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共危机就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共危机就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危机就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危机就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调查时间:2014年10月调查地点:中国药科大学及各大高校调查背景:在当今社会,全球化已经不止发生在经济领域,文化礼仪方面也受到了全球化的波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不仅在知识的接受方面走在群众的最前线,同时在与国际接壤的路上成为新的领袖军。对于艾滋病这一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早就从发现案例之初便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更让人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在国内,青少年学生中艾滋病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为社会各界敲响警钟。中国卫生部有关官员提醒公众目前学生中的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大学生已经成为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和我国防治艾滋病的重点人群

2、。调查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分析现今大学生对艾滋病及其相关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探讨对艾滋病的积极应对措施,本调查小组特开展本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探查现今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还有预防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探讨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相关知识介绍: 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首字母缩写为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引起的一种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且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艾

3、滋病病毒(HIV)通过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人的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致全身衰竭而死。二、传播途径有那些?1、性传播:通过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2、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3、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传播。三、以下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1.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不会通过公共场所的一般2.性日常接触(如握手,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3.不会通过纸币、硬币、票证及蚊蝇叮咬而传播,游泳池也不会传播。四、艾滋

4、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防血液传播(1)拒绝毒品或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2)输用经检验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3)不与他人共用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4)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2、防性传播(1)树立健康的性道德观,不发生婚前性行为,性伴侣越多,越容易感染HIV;(2)正确的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的防止艾滋病及性病;3、防母婴传播(1)婚前孕前接受艾滋病的咨询检查;(2)建议HIV感染妇女不生育。调查结果及分析:性别之间的生理差异本身并不能决定思维和行为的差异,对性别角色塑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后天社会化的影响。社

5、会性别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分析社会化对艾滋病防治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将社会性别理论引入对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以探讨社会性别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本次调查对象共有100人整,其中男生46人,女生54人。调查题目共有16题,其中有正确答案的题数为11题。具初步统计的正确率,女生的正确率普遍高于男生,这说明对于艾滋病这个话题女生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力,花费了更多的精力了解它的相关知识。而男生则对之关注较少,缺乏危机感。下面是我们小组成员对每个题目的调查分析:第二题分析:该题是对艾滋病日的调查,正确率比较均衡,都在65%左右,男女生差距不大。但是这个正确率远没达到让人满意的地步,相

6、当于在100人中就有35人不知道艾滋病日是哪天,广泛看来,每100万人中35万不知道,每1亿人中有3500万人不知道,那么保守估计,全国上下至少有4.5亿人不知道艾滋病日的正确时间。而艾滋病日存在的意义在于宣传和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引导大家如何正确预防艾滋病。我认为这么多人对艾滋病认识的缺乏是我国艾滋病患者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第三题分析:该题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会以何种姿态对待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结果还是挺令人满意的。女生中高达96%的人愿意关爱他们,与他们进行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护知识,而男生中有此意愿的略低,在85%左右。但是理想和现实还是存在差

7、距,调查时的意愿不一定和现实中真正面对时的态度相一致,所以应该有更多的人带领大家去正确、有爱的对待艾滋病人。第四题分析:该题是针对艾滋病发病后的典型症状,此题考察人们能否正确判断出自己和周围的人是否得了艾滋病。该题92.59%的女大学生和82.61%的男大学生答对,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对艾滋病的前期症状有一定的认识。第五题分析:该题是对艾滋病的工作机制的考察。男女正确率均为22%左右,正确率非常低,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现今的艾滋病工作机制非常不了解,这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当下政策的不关心不了解。第六题分析:该题是对艾滋病的易感人群的考察,正确答案为每个人,该题男女正确率均为30%左右,可见大家

8、并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由此可看出大家的防范意识并不太强。第七题分析:该题是正确率最低的一题,无论男女都没有达到百分之八,足以了解到青少年对艾滋病的传播速度之快的严峻性并不知情和重视。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传播。当前,我国艾滋病已从传入期,散播期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已被世界组织列为前景不可乐观的地区。自1994年以来,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快,流行区域不断扩大,艾滋病感染者数量不断上升,并以波及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国艾滋病蔓延的潜力是巨大的。第八题分析:该题的正确率不容乐观,男生要比女生的正确性高一些。其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孕妇感染艾滋病将病毒传给婴儿的概

9、率为百分之百,也有人认为是没有几率的。正确的应该是百分之十五到三十。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婴儿从感染的母亲那儿获得这种病毒的风险,在发达国家为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发展中国家则为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五。胎儿或婴儿一旦被感染,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惟一途径。迄今为止,艾滋病流行已使将近300万儿童丧失了生命,还有100万儿童成为艾滋病感染者。第九题分析:该题应该是大家在高中教育中就已经知道了的,但正确率依然是不足半分之五十。大多数人错误的认为艾滋病无症状感染期平均时间在二年左右,而正确的答案是七年左右。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

10、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六到八年。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第十题分析:考查了青少年对艾滋病感染者在多久后能检出抗HIV阳性这一问题的了解程度,有半数以上的人并不知情。这题的确较专业性,平时可能接触不多,但还是应该简单了解一下。开始感染上HIV时,HIV抗体检验常常是阴性的,一直到36个月后才呈阳性反应,也就是能确定是感染了。第十一题分析:本题中受调查的男生正确率为29.63%,女生正确率为32.61%。女生正确率略高于男生,但总体正确率偏低,说明对该一

11、常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了解。教育机构与相关机构对艾滋病病毒灭活方面的宣传并不充分。我们小组认为可以在高中或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加入相关知识。第十二题分析:本题中受调查的男生正确率为38.89%,女生正确率为36.69%,该题的正确率偏低。本题涉及到艾滋病病毒与其他病毒特性的联系,对普通大学生要求偏高,但我们小组认为如果要大家树立较高的警觉性,必须要对艾滋病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全方位得保护自己。因此我们考虑对艾滋病病毒的医学知识应当加大宣传力度。第十三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其中选献血的同学占55.56%,选不会去献血的有28.89%,选不知道的则只有15.56%。从此题来看大多数的同学并不因

12、为艾滋病能够通过血液传播而拒绝献血,一部分同学因为情理之中的担忧拒绝,还有少部分的同学表示犹豫。将近一半的同学对献血不持乐观态度说明我国非法血液买卖导致艾滋病的事件及献血安全及卫生制度不够透明等的消极因素使大学生对献血产生了抵触,我们小组认为应当使关于献血的卫生安全制度更加完善及标准化,并且更加透明,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具体的行动赢回民众的信心。同时对非法血液买卖的打击力度应该提高,并且完善相关法律。第十四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选会去检查的同学有77.27%,选不会检查的与选不知道的同学各占11.36%。从本题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同学在怀疑自己得艾滋病时能够主动去医院检查,而还有小部分的同学

13、不愿去医院检查。后者我们分析是因为社会大众因对艾滋病的不甚了解而容易对艾滋病患者产生偏见和排斥而使他们丧失了正面病魔的勇气。总结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直视、正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消除偏见。第十五题分析:正确答案为女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会较低。但这一答案并非鼓励大家成为女同以规避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只是从侧面显示出安全的性行为有利于很大程度上减少感染概率。第十六题分析: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对于艾滋病的知识,你对哪些更为关注?同学们选择不一,说明大家还是对艾滋病持有一定的关注度,同时也说明了知识普及的不到位,希望相关部门及组织能关注同学们的心声,针对大家关注的方面予以解答。调查总结: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性生理机能的日趋成熟、性意识的萌发以及性本能的日趋强烈,已成为性行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大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易受外界影响,因而有感染艾滋病的潜在危险。对大学生群体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伴教育将知识传递给其他学生,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是一个需要持久坚持的长远任务,所以应组建一支长期稳定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志愿者队伍,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的热情,以便更加有效的将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普及加深。 大学生对艾滋病认识的调查 -13409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