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参考课件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118775120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参考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东东 汉汉 魏魏 蜀蜀 吴吴 西西 晋晋 十六国十六国 东晋东晋 北魏北魏 宋齐宋齐 梁陈梁陈 隋隋 朝朝 南南 北北 朝朝 北北 朝朝 南南 朝朝 北魏北魏 宋齐梁陈宋齐梁陈 东魏东魏 西魏西魏 北齐北齐 北周北周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1 1知道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知道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的史实。的史实。 2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

2、黄河流 域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等。域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3 3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 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 4 4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 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本课结构:本课结构: (一)智者的选择;(一)智者的选择; (二)均田制;(二)均田制; (三)整顿吏治;(三)整顿吏治; (四)迁都洛阳;(四)迁都洛阳; (五)革除旧俗;(五)革除旧俗; 背景;背景; 内容;内容;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北魏孝文

3、帝改革的背景; 1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 流域;流域; (386386年、年、439439年)年) 早期鲜卑族拓跋部的游牧生活 嘎仙洞遗址嘎仙洞遗址 汉魏以汉魏以 来,鲜卑拓来,鲜卑拓 拔部逐渐南拔部逐渐南 迁,过着游迁,过着游 牧生活。公牧生活。公 元元315315年鲜年鲜 卑拓拔部建卑拓拔部建 立代国,后立代国,后 为前秦苻坚为前秦苻坚 所灭。所灭。 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后,淝水之战后, 前秦瓦解。前秦瓦解。386386 年,拓拔部的首年,拓拔部的首 领拓拔领拓拔珪珪乘机复乘机复 国,改国号魏,国,改国号魏, 后来定都平城后来定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今

4、山西大同), 历史上称为北魏。历史上称为北魏。 439439年,北魏统一年,北魏统一 了北方,结束了了北方,结束了 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北魏疆域图北魏疆域图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 流域;流域; 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 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 加强。加强。 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前提 (386386年、年、439439年)年)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2、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矛盾尖

5、锐; 1 1)阶级矛盾尖税;)阶级矛盾尖税; 2 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激化; 3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 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官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官 吏贪污,兵役繁重吏贪污,兵役繁重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统治阶级内部汉族地主与统治阶级内部汉族地主与 鲜卑族地主间矛盾鲜卑族地主间矛盾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必然性 混乱的赋税制度混乱的赋税制度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三等九品”。 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 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

6、第将税送到不同地 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 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 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由于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由于 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地主所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地主所 交纳的不多,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 。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 ,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 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求不获,则致

7、诛殒,身祸家 破,阖门比屋。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谢灵运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 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 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 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 并任意纵马践踏。并任意纵马践踏。 其他民族与鲜卑族之间的矛盾其他民族与鲜卑族之间的矛盾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巩固:北魏统一北方后巩固:北魏统一北方后, ,社会矛盾日社会矛盾日 益激化益激化, ,其中不突出的矛盾是其中不突出的矛盾是( )( ) A. A.阶级矛盾阶级矛盾 B.B.统治阶级内部矛

8、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C.民族矛盾民族矛盾 D.D.鲜卑族内部矛盾鲜卑族内部矛盾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3 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 进文化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 孝文帝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受到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 育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 后有深刻的认识。后有深刻的认识。 改革的可能性改革的可能性 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冯太后 巩固: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巩固:下列

9、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 定基础的是(定基础的是( ) 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民族融合 先进文化的吸引先进文化的吸引民族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尖锐 A A、 B B、 C C、 D D、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1 1、缓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缓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 盾与阶级矛盾;盾与阶级矛盾; 2 2、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促进北、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促进北 魏的社会发展。魏的社会发展。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 1、推行均田制;、推行均田制; 2 2、整顿吏治;、整顿吏治; 3 3、迁都洛阳;、迁都洛阳; 4 4、革除旧俗;、革除旧

10、俗; 1 1、推行均田制;、推行均田制; 演变:演变:均田制开始实行于北魏均田制开始实行于北魏 时期,隋唐时进一步发展,唐朝时期,隋唐时进一步发展,唐朝 中后期逐渐瓦解。中后期逐渐瓦解。 含义:含义: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 ,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 徭役和兵役。徭役和兵役。 1 1)雏形:)雏形: 2 2)主观目的:)主观目的: 3 3)前提:)前提: 4 4)性质:)性质: 北魏初年实行计口授田,北魏初年实行计口授田,“ “劝课劝课 农桑农桑” ”,从事农业生产。,从事农业生产。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11、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桑田 露田 麻田 国家所有 农民所有 思考:政府分配的土地是不是思考:政府分配的土地是不是 全部归农民所有?全部归农民所有? 禁 禁 限 1 1、推行均田制;、推行均田制; 影响:影响: 1 1)抑制了土地兼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抑制了土地兼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2)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北方)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北方 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 3 3)对后代有很

12、大影响,为中国封建鼎盛时)对后代有很大影响,为中国封建鼎盛时 期的出现莫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期的出现莫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局限性:局限性: 1 1)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然存)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然存 在。在。 (国家控制的土地有限)(国家控制的土地有限) 2 2)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 3 3)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 必修必修2 2:战国以来:战国以来,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类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类型 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 类别类别 特点特点备注备注 国有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 ( 官田官田) ) 所

13、有权属于国家所有权属于国家; ; 北魏隋唐均田制北魏隋唐均田制 不是主要类型不是主要类型, ,但但 一直存在;一直存在; 土土 地地 私私 有有 制制 君主土地私君主土地私 有制有制 主要供君主主要供君主 私人开支私人开支 地主土地私地主土地私 有制有制 土地兼并成为扩大土地兼并成为扩大 地产的主途径地产的主途径 从东汉起出现从东汉起出现 田庄田庄; ; 兼并引起动荡兼并引起动荡 自耕农土地自耕农土地 私有制私有制 拥有很少土地,或拥有很少土地,或 完全没有土地完全没有土地 2 2、整顿吏治;、整顿吏治; 1 1)原因:)原因: 2 2)内容:)内容: 3 3)影响:)影响: 吏治混乱、贪污吏

14、治混乱、贪污 现象严重现象严重 激化了统治者和人民激化了统治者和人民 之间的矛盾之间的矛盾 影响了北魏政府的影响了北魏政府的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 任期考核制;任期考核制;俸禄制度;俸禄制度; 3 3、迁都洛阳;、迁都洛阳; 1 1)原因:)原因: 政治上:政治上: 经济上:经济上: 军事上:军事上: 地理上:地理上: 旧都保守势力十分强大,阻挠改革。旧都保守势力十分强大,阻挠改革。 旧都经济比较落后,粮食供应困难。旧都经济比较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旧都强敌(北方)柔然时常骚扰和旧都强敌(北方)柔然时常骚扰和 威胁,很不安全。威胁,很不安全。 旧都偏居塞上,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旧都偏居塞上,难以

15、有效控制中原地区。 洛阳保守势力强大 ,不利于改革 从平城方面看 政治政治 经济经济 军事军事 文化文化 从洛阳方面看 有利于争取汉族地 主的合作 气候恶劣,交通不 便,生产不能满足 需要 地处黄河之南,农业 生产发达 易受强敌“柔然” 威胁,不利于控制 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并举 兵南下征服较弱的“ 南齐” 落后的少数民族 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数 个朝代之都 拓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拓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 3、迁都洛阳;、迁都洛阳; 2 2)过程:)过程: 抵制保守势力的反对,以抵制保守势力的反对,以伐南齐伐南齐 为借口强迁洛阳。为借口强迁洛阳。 从侧面反映了改革的艰辛从侧面反映了改革的艰辛 迁都洛阳迁都洛阳 公元公元493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 ,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 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