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年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能力提升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徐皓 文档编号:118774999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 年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能力提升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 年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能力提升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 年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能力提升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 年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能力提升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 年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能力提升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 年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能力提升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 年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能力提升练习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 年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能力提升练习题及答案基础达标1.(2019 莱芜中考 ) 下列物质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 碳酸钙 B. 植物油 C. 面粉 D. 蔗糖【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对溶液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1) 溶液的概念; (2)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蔗糖能溶于水,加入适量的水可形成溶液,而碳酸钙、植物油和面粉都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2. 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 A. 只有固体 B. 只有液体C. 只有气体 D.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解析】选 D 。溶质可以是固体,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质可以是液体,例如,酒

2、精的水溶液,溶质是酒精;溶质可以是气体,例如,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无色的B.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 稀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少D.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解析】选 B 。溶液有的呈现不同的颜色,如碘酒;稀溶液只是质量分数小而已,像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很小,但我们人类食用的食盐大多出自海水中;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 A 、 C 、 D 均错。4. 向如右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 U 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 A.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C. 蔗糖 D. 硝酸

3、钾【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对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的认识。由题意可知瓶内压强减小,应为瓶内温度降低所致,由于硝酸钾溶于水温度降低,故选 D 。5.(2013 泰安中考 )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 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C. 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 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解析】选 D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溶液的基本性质。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A 错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 错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和液体,

4、也可以是气体, C 错误;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D 正确。6. 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解析】选 C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溶液中不含难溶性物质,用过滤的方法无法分离;植物油与水形成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7.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 KNO 3 溶液中逐渐加入 KNO 3 固体,

5、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 【解析】选 C 。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已有溶质,故 A 错误;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时,部分硝酸钾溶解,溶质质量增加,硝酸钾溶液一旦饱和,溶质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故 B 、 D 错误, C 正确。8.(2013 淄博中考改编 ) 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 溶剂体积加溶质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C. 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D.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对溶液的认知能力。解答本题需明确两点: (1) 溶液概念的理解; (2) 了解溶液的相关性质。溶液是均 一、稳

6、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A 错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溶剂体积加溶质体积大于溶液的体积, B 错误;油污易溶于汽油,故用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 C 正确;溶液中可能有多种溶质,如海水属于溶液,其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氯化镁等, D 错误。9.(2013 本溪中考 )t 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 恒温蒸发溶剂B. 降低溶液的温度C. 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 向溶液中加入 t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解析】选 D 。恒温蒸发溶剂,因溶剂减少而使不饱 和溶液达到饱和;降低温度,使同量水溶解硝酸钾的量减少而达到饱和;加入一些硝酸

7、钾固体能够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由于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而加入较多同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由于没有多余的硝酸钾固体,所以溶液仍然处于不饱和状态,故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10. 碘是紫黑色晶体,密度比汽油大,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 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_ ,溶剂是 _ ;(2) 甲、乙、丙三个同学分 别画出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 ( 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 。 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_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_( 选填“甲”“乙”或“丙” ) 的示意图符合最终事实。【解析】由于碘的密度比汽油大,故碘固体在烧杯底

8、部,碘分子从烧杯底部向上运动,故开始如题中乙图所示,最后碘分 子均匀分布在汽油中,如题中甲图所示。答案: (1) 碘 汽油 (2) 烧杯中固体逐渐溶解,自下而上整杯液体逐渐变为紫红色 甲11. 将一块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块后,分别浸泡于等质量的溶有少量洗涤剂的冷水和热水中,其中 C 、 D 分别再滴加同一牌子的洗涤剂各 5 滴。 (1)10 min 后捞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净,并进行比较, _ 杯中的抹布最干净。原因是_ 。(2) 根据从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谈谈在家中清洗餐具时应如何做。_ 。【解析】本题通过小实验来探究影响乳化作用的因素,其设计思路是通过四组对照实验来得出所要的结论,解题时

9、不仅要正确回答有关问题,还应学会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认真观察图示不难看出, B 、 D 烧杯中水温较高,而 D 烧杯中洗涤剂的浓度又大于 B 烧杯,故 D 杯中乳化作用效果最好,抹布洗得最干净;由于温度较高的条件下乳化作用效果好,在家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时用热水效果更好。答案: (1)D 温度高,洗涤剂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在温度相同时, D 烧杯中洗涤剂的浓度较大,所以洗涤效果最佳(2)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时使用热水效果好培优训练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实验探究】三种物质

10、各取 1 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水的体积所加物质测量液体温度 ( )实验 150 mL氯化铵15实验 250 mL氯化钙28实验 3X氯化钠21实验 450 mL无22【数据分析】(1) 表中 X 为 _mL 。(2) 比较实验 2 与实验 4 ,可获得的结论是 _ 。(3) 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_ 。【反思评价】(4) 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_( 填选项,可多选 ) 。A. 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 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 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11、解析】本题通过实验考查同学们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应明确两点: 应用实验法判断某因素的影响时,其他变量应相同; 正确解读实验的数据信息,得出结论。(1) 因实验要探究的是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因而,除所选物质种类不同外,其他变量应相同,所以水的体积都应该是 50 mL ; (2) 因实验 4 是对比实验,由实验 2 和实验 4 数据比较可知加入氯化钙后溶液温度升高,故氯化钙溶于水放出热量; (3) 比较可知,只有实验 1 中溶液温度低于水的温度,故可用氯化铵溶于水制成 “ 冰袋 ” 用于冷敷; (4) 因题目探究的是不同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故加入物质的种类肯定不同,因此 C 不能作为本实验的缺陷。答案: (1)50 (2) 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 或其他合理答案 ) (3) 氯化铵 (4)A 、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