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8772201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28.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水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水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水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水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第二地面水厂工程 04标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中铁十局集团第十工程有限公司 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施工04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九月 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2、工程投标 3、施工进度管理 4、主要施工方法及过程 5、施工质量控制 6、施工质量评定 7、结语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标段工程范围: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第二地面水厂工程施工04标中运河原水管道 工程(合同编号:LMSHY(SG)-04),主要施工内容为:(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各2座 ;(2)2根直径2.0m的原水输水压力管线(D2020钢管),单根长2230m(水平

2、距离); (3)输水管线的防护;(4)与工程有关的其它内容。 管道敷设主要采用顶管和管桥沉管结合施工方式(管径为2020*24mm),其中中运河 西岸段自顶管工作井1至顶管接收井2之间的管道及中运河东岸自顶管工作井2至顶管接收 井1之间的管道采用顶管施工方法,两段顶管单根长度分别为457.7m和566m;两段顶管中 间即跨越中运河段则采用管桥沉管施工方法,其单根长度为1130m。沉管两端分别与顶管 工作井1和顶管接收井1井内的工艺管道的连接采用围堰干地无水焊接施工方法。 顶管工作井2东侧以及接收井2西侧与其他标段相连管道采用开挖沟槽埋管的施工工艺 (管径为2020*20mm),两段埋管单根长度

3、分别为60m和43m。 顶管(457.7m ) 水上沉管(1130m)顶管(566m) 东 堤 西 堤 中运河 航 道 邳 洪 河 平面简图 1.3、工程建设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第二水厂建设项目建设处; 勘测、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徐州市水 利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审计单位:徐州方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十局集团第十工程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土建):徐州市正源水利建筑工程检测中心 检测单位(无损):天津万维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代理单位为徐州市通源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确定施

4、工单位为中铁十局集团第十工程有限公司。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 第二水厂建设项目建设处代表建设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协调工作。 二、工程投标 2015年1月,工程开始招标, 2015年2月4日,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第二 水厂建设项目建设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中铁十局集团第十工程有限公司” 为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第二地面水厂工程(施工04标段)中运河原水管道 工程的施工单位,并于2015年2月16日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 :玖仟肆佰壹拾捌万零玖佰贰拾陆元贰角玖分(小写:94180926.29元)。 三、施工进度管理 3.1、施工部署 该工程制约工期的三项关键工作为沉井施工、顶管施工和沉

5、管施工。为满足 工期要求,各工作面必须同步同时向前推进。为此,我们制定了“陆上井体结构 制作、顶管施工和水上沉管施工并重,多工作面同时同步开展施工;在沉井结 构施工期间,同步开始顶管工具头加工制造或维护保养工作;在水下土方开挖 期间,同步开展管道管节、钢结构件、钢管桩等的工厂加工制造及管道的拼焊 制作,实现多工序、多工作面同时作业的方式”的施工部署原则。 根据该施工工艺及特点,施工现场的布置根据施工部位和内容进行分段或分 区布置。根据各分段或分区施工内容进行现场临时设施、临时道路、生产加工 区、生活办公区、供电、供水等的布置。 结合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管线位置、现场施工情况,本工程在实际施工过

6、 程中将施工现场划分为七个区域,分别为顶管工作井1施工区、顶管接收井2施 工区、顶管工作井1施工区、顶管接收井2施工区、岸边制管场地施工区、水上 施工区、生活办公区。 办公生活区 顶管工作井1 施工区 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 制管场地 水上施工区 3.2、施工进度 按招标文件和合同要求,本标段计划工 期为488日历天,计划于2015年3月开工( 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签发的开工通知为准) ,2016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具备通水条 件。 工程实际进度:2015年4月17日,监理 下发合同项目开工令,确定本合同项目 的实际开工日期为2015年4月19日,至2016 年6月30日,主体管道全

7、部施工结束,具备 通水条件,实际进度情况符合合同要求。 2016年7月6日20日配合建设方进行项目全 线管道的试通水试运行试验,经过实际管道 通水试运行检验,我标段所有阀门设备及管 道系统运行良好,未出现异常情况,达到设 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骆马湖水源地通水试运 行小组一致认为04标通水试运行试验合格。 四、主要施工方法和过程 3.1、沉井工程 (一)主要施工内容 本标段沉井工程范围包括分别位于中运 河大堤外的滩地上、大堤内侧及中心岛上的 2个顶管工作井和2个顶管接收井。 根据招投标文件和设计图纸,本工程顶 管工作井和接收井的沉井结构均采用外围设 置灌注桩和旋喷桩止水帷幕、打设降水井、 排水下沉

8、、干封底施工方法。 本工程4个井 体除其所处的位置、现状地面标高、内径尺 寸、井壁厚度和井体高度略有不同外,其井 体结构的制作和下沉等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流程基本相同: 施工流程为:场地围护及平整井 周灌注桩施工井周旋喷桩施工基坑开挖 砂垫层及素砼垫层制作沉井结构分节制 作降水井施工沉井下沉沉井封底底 板浇筑注浆施工顶管施工完成后井内 工艺管安装井顶梁板浇筑 阀门井施工 。 设计剖面图 1)沉井结构制作方法:整体采取分三次制作、二次下沉施工方法,沉井结构制作采用钢 模板、木模板配合钢管脚手架进行井体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即前两节制作完成后,达 到设计规定强度后进行一次沉井下沉,然后再进行第三节

9、结构制作并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 再进行第二次沉井下沉直至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后续沉井封底及底板浇筑施工。 2)沉井下沉方法:按设计要求均采取排水(井内无水)取土下沉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时 采用水力机械化取土下沉方式,即在井内无水的情况下采用高压水枪形成的高压喷射水流 冲碎或切削土体使其液化,然后再利用泥浆泵将液化的土方和浆液排出井外至泥浆沉淀池 中。为实现排水下沉、干封底方案,沉井下沉前采取在沉井外围周边打设深井(管井)降 水措施。 但因各井位处实际地质情况各有不同,施工过程中沉井下沉工序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 调整,采取不排水(井内有水)取土下沉施工方法。 3)沉井封底施工方法: 根据各井下沉施工

10、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干封底和水下封底施工方法。 干封底施工方法:即沉井下沉到位后井内无明显涌水或渗漏水情况下,采取留设集水井 排水方法实现沉井的干封底。此时可直接用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浇灌至沉井底部土层上, 可最大限度保证封底混凝土质量。 水下封底施工方法:即沉井下沉到位前,井内渗漏水或涌水、涌砂情况较大,无法再继 续进行取土下沉,必须在井内加水后进行水下取土下沉时采取的水下封底施工方法,封底 前须派遣潜水员先对沉井底部土层进行冲吸,以保证土层取土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并对封 底和井壁的混凝土交界面泥土进行冲洗,然后再浇筑水下封底混凝土。采用料斗+导管法浇 筑封底水下混凝土。 (二)主要施工

11、方法 2、旋喷桩施工 3、基坑开挖、垫层施工 4、第一次结构制作 1、灌注桩施工 2台GP-10型桩机135G型桩机 基坑开挖:1:1坡度 砂垫层:厚2m 砼垫层:厚20cm 钢筋:主筋为25,主要连接方式 为绑扎及单面焊; 模板:采用钢模; 混凝土:商砼,C30S6 5、二次结构接高6、第一次下沉 7、三次结构接高 8、下沉到位后底板施工 第二节制作高度经过地基承载力 的验算 水冲法下沉 9、洞口及后靠背注浆 10、预制梁板安装 11、阀门井施工 (三)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1、工作井1和工作井2 顶管工作井2在沉井第二次下沉过程中,遇 到高透水的粗砂层,井内出现涌水、外侧土体 塌陷情况大的现象

12、;顶管工作井1与顶管工作 井2沉井到位后,都有出现明显涌水涌砂情况 ,但流量不是很大; 解决方案:工作井2因井内出现涌水、外侧土 体塌陷情况大的现象。经过和业主、监理、设 计沟通,为尽量保证干封底,增加外侧降水井 措施,继续打井完成后再进行后续沉井施工, 在实际施工中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5口深 井(管井),沉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座沉井到位后井内都出现涌水现象,根据 以往施工经验,在进行封底施工时,由刃脚向 中心挖成放射性排水沟,然后铺设碎石做成滤 水暗沟,中间设置600mm泄水井,深2m, 将水排至泄水井后由水泵抽除,待封底混凝土 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后,进行泄水井的封堵工作 。泄水孔

13、封堵时,应将泄水孔盖板发兰清洗干 净,设密封垫圈,用16螺杆安装密封盖板。 通过该施工工艺,沉井封底取得良好效果,未 发生漏水现象。 泄水井 2、接收井2 顶管接收井2在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同样因地质情况,出现管涌现象,且井内涌水量较大,无法 继续进行排水下沉; 解决方案:采取井内加水,潜水员水下冲洗泥的不排水下沉法进行沉井下沉施工,沉井下沉到 位后进行水封底;同时为防止沉井到位封底后因外部土体在下沉过程中被破坏产生倾斜和沉降,按 甲方单位与监理单位要求,沉井围护桩与井壁之间土体全部进行注浆加固。 3、接收井1 顶管接收井1在第二次沉井下沉时(采用水冲法排水下沉),沉井下沉至地面以下12.5m,

14、井内 出现大量涌水的现象,因水量较大,无法继续进行取土下沉施工。根据地质报告及当时井内土层情 况,此时的沉井刃脚即将进入号土(含砂姜粘土层),该土层土质坚硬,宜在无水情况下采取挖 机挖除方法最为稳妥可靠,因此在井底出现大量涌水的情况下,无法再继续采用不排水下沉法进行 沉井施工。 解决方案:鉴于上述问题,经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汇报、讨论和协商,因中心岛 上的该井距离中运河太近,需增加降水井的数量和深度,以通过深井降水的方法将地下水截断或减 少井内的涌水量的方法来保证井内的取土下沉施工,因此决定在原设计井外降水井数量的基础上再 增加8口降水井(其深度比帷幕桩深5m,即深度为34m),总计

15、井外降水井数量达到16口。 在增加的降水井完成施工进行降水作业后,井内涌水情况虽有较大改善,但仍不能保证在井内 进行冲土或挖土下沉施工作业的安全,因井内必须开启强排水泵对涌入的泥水进行抽排,且由于沉 井距离中运河东岸距离太近(因沉管施工,此处开挖后河水距离沉井仅5m左右,虽有帷幕桩隔离 ,但因开挖上部部分旋喷桩体已有破坏),存在井内突然发生涌水、涌砂的管涌现象,施工人员和 设备的作业安全均无法保证,因此必须采取其他可行的下沉取土方法才能继续进行施工。 鉴于上述情况,结合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并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讨论 、协商确定采用不排水下沉法,即井内加水至外侧河水相平或略高后

16、,采取水下挖泥设备(施工中 通过50吨履带吊改装水下专用挖泥抓斗)进行带水挖泥至井外,并由潜水员水下配合挖泥及测量 ,通过水下挖土、井内排水迫降反复过程,达到沉井的目的。该施工方法虽效率较低,但能保证施 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能将沉井安全下沉到位。事实证明,通过该处理方案有效解决了该沉井 的后期下沉问题,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四)质量控制措施 灌注桩孔深测量 灌注桩钢筋笼检查 垫层找平钎探法测密实度 砼垫层厚度测量 监理验收钢筋 混凝土试块留置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 沉井下沉检测刻度线 灌注桩小应变检测 沉井钢筋保护层检测 灌注桩小应变检测 3.2、顶管工程 (一)主要施工内容 本标段工程中运河原水管道位于中运河西岸的自顶管工作井1至顶管接收井2之间的管道 及中运河东岸的自顶管工作井2至顶管接收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