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763783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人教部编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正确规范书写“尽”。2、学生能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诗意,品味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3、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诗意,品味诗中壮美的意境,有感情诵读古诗。教学难点:学生能在在理解诗意、品味诗境的基础上感悟诗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1、师多媒体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看看老师在旅游时拍下的一组照片吧!你们知道老师身后的建筑是什么吗?知道这张合影老师身边的那尊挥毫泼墨的铜像是谁吗?(这就是闻名天下

2、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这尊铜像就是唐代著名大诗人王之涣。)2、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指名读题,3、教师讲述鹳雀楼名称由来:这就是鹳雀楼。楼一共有三层,在楼上前可以望见连绵起伏的中条山,下可俯瞰浩浩荡荡的黄河。相传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它有一双大眼睛,善于观察,眼力很好。唐代诗人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来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这座楼也因为这首诗而更加名满天下。二、品读诗歌1、初读诗歌感知诗意(1)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读,其余生正音评价后再指名读。

3、师重点强调:欲尽穷更的读音(4)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标出节奏)2、画出诗意品味意境(1)、师过渡:古人说,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诗人王之涣登上被誉为黄河第一楼的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想一想。同位同学练习说一说。(2)、画诗“白日依山尽”现在我们一起在黑板上完成这幅画好吗?师先画连绵起伏的中条山,请学生完成太阳贴图,并说明原因。(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一点往下落,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可以挨得很近,可以落到山下)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再猜猜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由此理解“依”和

4、“尽”。依:古时候的“依”字指把婴儿紧紧包裹在衣服里面,通过后来的汉字演化才变成现在的“依”字。依就是紧紧地挨着、靠着的意思。师多媒体播放群山落日图,总结:晚霞映红了整个天空,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相机指导朗读这一句,太阳是慢慢落下的似乎是不舍离开呀,所以“依山尽”读的慢一点。(3)、画诗:“黄河入海流”鹳雀楼就座落在黄河边,你见过黄河吗?你对黄河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谈谈)再播放黄河流入大海的录像。一起看看吧!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九个省份,这是怎样的黄河呀?黄河里的水浩浩荡荡,波涛汹涌,奔腾不息,滚滚

5、向大海东流去!你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声音响亮,气势充沛)指名读,师评,男女比赛。(4) 、师生画黄河,一边在简笔画上注上诗句: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这是多么壮阔的景象啊!!让我们再把这句诗连起来好好的读读。(指名读,齐读)3、理解诗意悟出哲理(1)、师:看到如此壮美之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出示诗句生齐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那个字是想要的意思?(欲)相机指导识“欲”穷字如何理解?(学生做选择:出示字典中两种对“穷”的解释:1贫穷2.穷尽,全部)那个字是想再上一层楼的意思?(更:有再的意思。

6、)(2)想象一下,诗人现在是在鹳雀楼的几楼?诗人为什么想“更上一层楼”?他会看到什么呢?生自由说话。(白日、山、黄河、鹳雀楼、鸟、家乡、乡村、树木、小船)这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高,望得远。(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站得高望得远)(爬到高楼上,坐观光电梯电梯、爬到山顶等等。(4、是啊“站得高,望得远”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说明了这个道理。看来诗人真了不起他不仅让我们欣赏到如此壮美之景,他还是想告诉我们道理呀!当然这个道理不仅用在爬楼观景上,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或者别人要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4、配乐表演,体会情感学生推荐或生自荐配乐朗诵。三、古诗新唱表演1、过渡:学习诗歌我们可以读之,可以画画,可以吟唱,可以朗诵,可以舞蹈,王之涣的诗在古代就被当时的乐工制曲歌唱,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人们更是把它谱曲新唱呢!2、生欣赏歌曲登鹳雀楼,生做动作。四制作书签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书签,展示:这是老师制作的书签,如果让你以登鹳雀楼为内容,也来制作一个书签,横着画还是竖着画?准备画写什么呢?(白日、山、黄河、鹳雀楼、鸟、家乡、乡村、树木、小船)五、写字指导。学写“尽”字尽,古时候是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后来也指完了,没有了的意思。(字头收紧,撇捺舒展,点画连贯)5、 布置作业:完成制作书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