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课文字词句与测试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58650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课文字词句与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课文字词句与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课文字词句与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课文字词句与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课文字词句与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课文字词句与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课文字词句与测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通假字:1. 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2.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通“横”,梗塞,不顺3.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4.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又”5.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通“惑”,奇怪6. 一日暴之 通“曝”,晒7. 为是其智弗若与 通“欤”,语气词8. 但能说之也 通“悦”,取悦9. 春玩其华 通“花”,花朵一词多义:1、与:虽与之俱学 跟,同 为是其智弗若与 通“欤”,语气词2、犹:夫学者犹种树也 好像 犹不遗忘 仍然3. 利:行道以利世也 利益,引申为有利于 精神专利 敏锐4. 之:随园主人授以书告知之曰 代词,指黄生 富贵家之书 助词,的 忌之而不愿问焉 代

2、词,代“贤于己者” 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助词,的5. 以: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把 岂以一过即记 因为6. 与:与我何与也 对于 与我何与也 帮助7. 如:不如己者 比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像8. 焉:其奚决焉 语气助词 轻之而不屑问焉 代词古今异义:1. 今夫弈之为数 古义:技巧,技术 今义:数字2. 精神专利 古义:专一而敏锐 今义:创造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按法律规 定独自享有的权益3. 光阴可惜 古义:值得珍惜 今义:值得惋惜4. 所以设教 古义:用来.的 今义:因果关系的语句中表结果或结论5. 秉烛夜行 古义:火把 今义:蜡烛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单指祖

3、辈6.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古义:不用说 今义:连词,义同“不论”、“不管”7. 眼中了了 古义:明白 今义:助词8. 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古义:尽,完 今义:贫穷9. 可欣可泣 古义:值得 今义:可以10. 在此数段耳 古义:语气助词 今义:耳朵11. 亦复寓目不忘 古义:过 今义:居住12. 问焉以资切磋 古义:凭借 今义:钱财,费用13. 所谓交相问难 古义:驳诘 今义:困难词类活用:1. 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劳其筋骨 使.劳累饿其体肤 使.饥饿空乏其身 使.经受贫困之苦动心忍性 使.坚韧行拂乱其所为 使.受到阻挠 汗牛塞屋 使.出汗2. 动词作名词: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

4、国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国外3. 名词作动词:人恒过 过错4. 意动用法:(1) 不耻下问 以.为耻(2) 老吏史苦之 认为.辛苦(3) 是己而非人 以.为是(4) 是己而非人 以.为非5. 秉烛夜行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困于心 即“于心困”,内心困扰2. 判断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3. 倒装句:(1)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2) 亦复何在 “何在”,即“在何”,在哪里(3) 以能问于不能 “问于不能”,即“于不能问”(4) 以多问于寡 “问于寡”,即“于寡问”4. 省略句:(1) (余)往惜,(张生)不与,(余)归而

5、行诸梦(2) (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孔孟论学一、词语解释1、五十而知天命知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易 生 3、今夫弈之为数为 4、进,吾往也进 二、句子解释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三、下列句中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而”字用法相同的是()A、不学则殆B、吾退而寒之者至矣C、思援弓缴而射之D、七十而从心所欲四、以下孔、孟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6、。 五、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如三十岁称 ,四十岁称 ,五十岁称 ,六十岁 ,七十岁称 ;耄耋(mao die)则是指 岁的年纪(泛指老年)。(18分)六、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出四个成语1、 2、 3、 4 七、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因而这句话也可以写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请举一两个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来论证这句话。 八、常识填空孔子、孟子是怎样一个人?论语、孟子是怎样一部书?请各用一句话加以介绍。孔子: 孟子: 论语: 孟子: 九、语段理解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

7、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暴()奕()诲()鸿鹄()缴()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通“”,意思:有为者辟若掘井“”通“”,意思: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通“”,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意思: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通“”,意思:3、下列“也”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C、今夫奕

8、之为数,小数也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E、曰:非然也4、下列加点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C、以至仁伐至不仁 D、何其血之流杵也5、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B、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C、“奕之为数,小数也”一句的交代是有言外之意的,即学习小的技艺尚且如此,学习大的技艺便更如此了。D、这个小故事将学“奕”的二人对比来写,说理性很强,突出后者学不如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弗若”。勉学观点论证方法论据修身利行(涵养德性以利于行)以补不足行道

9、以利世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古之学者今之学者种树年幼时勿失良机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诵灵光殿赋精神专利思虑散逸年老时不可自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日出之光秉烛夜行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博览精要之处,不拘泥细枝末节。)举例论证何必仲尼居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1.解释下列句子: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