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8750665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8.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思维审美 文化 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 天水师范学院文学院郭昭第 教 授 一、背景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 三、思考 一、背 景 请在此添加文本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4年1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对2004年开始施行的各学科普 通高中课 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以贯彻落实党的十 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深入总结21世纪以 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 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 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20122014年,教育部组

2、织了对国内外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题 调研,深入分析总结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十年来取得的成 绩、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 题,比较研究了国际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和主流趋势,重点研究了普通高中教育 的定位与性质、普通高中课程的任务、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 以 及实施课程的保障措施等问题,为普通高中课程修订作 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一 系列重大决策。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结合普通高 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教育部作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部署,明确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的 主要任务。 缺乏学理:既非基于人的生命如意志、情 感、思维,亦非

3、圆满人格如知识、技艺和 智慧 高中语文课标核心素养表述的缺憾 方智范:我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缺乏定位: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性或人类核 心素养的普泛性 缺乏概括:整体性而 不是分门别类性 缺乏逻辑:四个概念相互交 叉、包含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 核心 素养 壹贰 叁肆 语 言 建 构 与 运 用 思 维 发 展 与 提 升 审 美 鉴 赏 与 创 造 文 化 理 解 与 传 承 2017年高中语文课标征求意见稿之核心素养描述 一、凝练核心素养,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厘

4、清本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 身发展的独特贡献,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推进语文课程更深层次的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三、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运用方式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 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 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素养 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 创造”“文化传承与理 解”四个方面; 四、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

5、的语 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五、教学建议中指出: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创设 综合性的专题和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六、教师还要具有专业发展意识,努力建构教学共同体。教师应努力适应语文课程改革, 持续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学素养;要善于与同行、学生合作,在集体备课、案例研讨 等对话交流中学会自我反思,实现教学相长。 七、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评价结果,发现 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和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激发学生学习的动 力。同时,依据评价结果反思日常教学,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完

6、 善教学过程,为学生语文核心 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八、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语文教师应 根据实际需要,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 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 九、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呈现鲜明的个体特点。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在 语文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材料,如测试试卷、读书笔记、文学作品、小组 研讨成果、个人反思日志等。凭借这些材料了解学生在任务群学习中表现出 的个性品质和精神态度,建立完整的学习档案,全面记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 展轨迹; 十、应引导和鼓励教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变革教学方式,鼓励和引导教 师 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

7、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教师对学生 学习活动的指导,抓好读书、积累和运用实践; 十一、高度重视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好教师 的专业学习和课程研究活动,要注意帮助语文教师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 技能,引导教师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了解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前 沿成果,在语文课程实践和研究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标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阐释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语言文字的运 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 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8、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 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确、熟练、有效 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 3、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 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 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 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4、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 成。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 过程。 5、语言建构与运用是

9、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在语 文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6、语言积累与建构。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 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理解、探索、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7、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进行交流;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 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和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 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10、 8、语言梳理与整合。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 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 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9、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 语言运用基础能力,还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 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 10、本任务群旨在使学生养成巩固和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 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增强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思维能力。 语言,作为作者的言语 作为文本的语言 作为读者的话语 作为

11、文本语言的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之家。 唯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作 为说话者,人才是人。这是威廉斯洪堡的说法。然而有待 思索的事情还是何谓人?无论如何,语言是最切近于人的本 质的,触处可见语言。所以,用不着奇怪,一旦人有所运思 地寻视于存在之物,他便立即遇到语言,从而着眼于由语言 所显示出来的东西的决定性方面来规定语言。 名家论述: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 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才算具有 这种生活的能力。这是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记住的。叶圣陶 学习语言不应当满足于学会了一般的语音语法语 汇,而应当进一步提高

12、修养,特别是提高抽象思 维的能力,分析理解的能力。 吕叔 湘 要语文基本上能 通、够用,我觉得 要过以下三个关: 字关,句关,篇章 关。 张志公 成功案例:吕叔湘、张志公、王宁 吕叔湘(1904-1998),江苏省丹阳市 人,1922(18岁)至1926年在国立东 南大学主修西洋文学,其间曾借读 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多校任中学 教员,1950年2月应聘任清华大学中 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 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 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 长、所长、名誉所长。1978年至 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 1980年至1985年任中

13、国语言学会会 长。1980年起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 会员。198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 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被聘为俄 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是第三至七 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 常委、法制委员会委员,第二、三 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5月拿出多 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 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 王宁,1936年出生于浙江海宁。1983年10 月-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 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是现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专家,中国传统 语言学的重要继承人之一。主要专著有 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训诂 与训诂学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 学原理汉字构形学讲座

14、汉字构形 学导论等,主编高校教材有汉字汉语 基础中国文化概论汉字学概要 古代汉语等。 张志公(1918-1997),语言学家及语 文教育家。河北省南皮县人。1937 年入中央大学,后转入金陵大学外 语系,学习外国文学和语言学。毕 业后曾历任金陵大学、海南大学副 教授,开明书店编辑,语文学习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 室主任,中国语文编委,人民 教育出版社外语编辑室主任,中国 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语言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学会 会长,北京外语学会会长,全国中 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逻辑与 语言研究会顾问,北京语文教学研 究会顾问,中学语文教学顾问 ,语文教学与研究顾问,中国 民

15、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等。 韩军:“新语文教育”就是一种“ 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 “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 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 韩军,男,1962年生,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 人。毕业于德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 于山东临邑师范学校语文教师,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 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全国曾宪梓教育 基金一等奖获得者,曾受到李鹏总理的接见 和勉励。第一线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原教师之友杂志核心作者。现 任清华大学附中语文教师,主持全国最大语 文教育论坛韩军在线。韩军认为 黄厚江: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 以语言为核心,以语

16、文活动为主体,以提 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目的。 黄厚江,1958年出生,江苏盐城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 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 究工作,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理 论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倡导的本色语文和语文共生教学在全国具有 广泛的影响,分别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和江苏省首届教学 成果特等奖。提出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原则、适度原则、节奏原 则和整体原则,语文课程的教材观、过程观、知识观和训练等许多系统 的语文课程理论,所提出的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和交际的工具,更重要 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只能体现在工具价值实现的 过程之中,从语言习得的规律寻求语文教学的科学化语文教学亟须 建立一个科学的效率标准,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