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以及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746656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以及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以及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以及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以及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以及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以及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以及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融合后路充分加压固定椎间融合 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王欢王欢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沈阳沈阳 腰椎滑脱症腰椎滑脱症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腰椎假性滑脱腰椎假性滑脱 可以定义为可以定义为“ “腰椎矢状不稳症腰椎矢状不稳症 Sagittal plane instabilitySagittal plane instability” 矢状动力不稳定矢状动力不稳定(Dynamic Sagittal imbalanceDynamic Sagittal imbalance ) 动力性畸形动力性畸形(Dynamic deformityDyn

2、amic deformity) 病情发展和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不是单纯的结病情发展和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不是单纯的结 构问题!构问题! 机制矢状面上的结构和动力不稳机制矢状面上的结构和动力不稳 治疗目的重建腰椎矢状平衡治疗目的重建腰椎矢状平衡 1 1椎间融合和保持生理前凸;椎间融合和保持生理前凸; 2 2达到术后即时腰椎稳定;达到术后即时腰椎稳定; 3 3避免内固定失败;避免内固定失败; 4 4预防相邻节段的继发退变。预防相邻节段的继发退变。 本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 椎弓根系统单节段椎间充分加压固椎弓根系统单节段椎间充分加压固 定融合定融合! 应用椎弓根系统椎间加压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应用

3、椎弓根系统椎间加压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 20042004年年1212期期 1717例例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退变性腰椎滑脱症3434例,男例,男5 5例,女例,女1818例,年例,年 龄龄37377878岁,平均岁,平均68.168.1岁,岁,L45L45节段节段1919例,例, L5S1L5S1节段节段4 4例。例。 1919例是以腰椎管狭窄症收入院,例是以腰椎管狭窄症收入院, 术前侧位立位过伸卧位过屈术前侧位立位过伸卧位过屈X X线检查,线检查, 椎体间均有椎体间均有33毫米以上的前后移位。毫米以上的前后移位。 CTCT片上均椎管狭窄表现;片上均椎

4、管狭窄表现; MRIMRI示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组织压迫示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组织压迫 。 手术手术方法方法 后路减压解除硬膜和神经后路减压解除硬膜和神经 根周围压迫,根周围压迫, 扩大椎间孔关节突内侧切扩大椎间孔关节突内侧切 除,椎间隙探查至椎体外缘除,椎间隙探查至椎体外缘 ; 复位复位植入椎弓根钉,检查植入椎弓根钉,检查 神经根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神经根张力的情况下进行, , 尽可能达到完全复位尽可能达到完全复位。 手术方法注意事项手术方法注意事项 清除融合节段内的两椎间小关节的后内侧清除融合节段内的两椎间小关节的后内侧 关节囊,然后用咬骨钳咬除关节软骨面。关节囊,然后用咬骨钳咬除

5、关节软骨面。 用切除的棘突、椎板和关节突制成皮质骨用切除的棘突、椎板和关节突制成皮质骨 颗粒,植入椎体间,充满,不打实。颗粒,植入椎体间,充满,不打实。 椎体间植骨椎体间植骨 术后随访术后随访 术后定期复查腰椎侧位术后定期复查腰椎侧位 过伸过屈平位片,过伸过屈平位片, 检查椎间加压固定的稳检查椎间加压固定的稳 定性测量和椎体间距,定性测量和椎体间距, 检查融合情况,检查融合情况, 用用SFSF3636调查量表随调查量表随 访调查评价此新手术方访调查评价此新手术方 法的临床结果。法的临床结果。 随访信随访信 充分加压充分加压 退行性滑脱术后退行性滑脱术后0101 Results Results

6、结果结果术后术后3 36 6月出现融月出现融 合合 经椎弓根钉腰椎经椎弓根钉腰椎 充分加压固定的充分加压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生物力学研究 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稳定的程稳定的程 度度 椎间加压固定椎间加压固定 PLIFPLIF 常规方法固定常规方法固定PLIFPLIF 实验仪器实验仪器BIONIX 858 BIONIX 858 MTS-858MTS-858液压伺服生物液压伺服生物 力学实验机力学实验机 MTS 858MTS 858生物力学机上生物力学机上 执行内固定标本实验执行内固定标本实验 步骤一:确定旋转中心步骤一:确定旋转中心 步骤二:加压步骤二:加压 步骤三

7、:屈曲步骤三:屈曲 步骤四:伸展步骤四:伸展 步骤五:右侧弯步骤五:右侧弯 步骤六:左侧弯步骤六:左侧弯 500N500N压力下常规方法和加压融合法五种压力下常规方法和加压融合法五种 状态的垂直位移差值比较状态的垂直位移差值比较 (单位(单位mmmm) 前屈前屈, ,伸展测试的差异最显著伸展测试的差异最显著 分别增加了分别增加了4848及及5151 椎间加压与椎间加压与PLIFPLIF刚度比较刚度比较 椎间加压融合固定刚度是椎间加压融合固定刚度是 通常的通常的PLIFPLIF方法的方法的1.3-1.51.3-1.5倍倍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 ANSYSANSYS系统系统 主要步骤主要步骤 数字

8、建模数字建模 应变应力分析应变应力分析 模型评价模型评价 10NM10NM扭矩标本位移对比扭矩标本位移对比 常规固定常规固定 最大应力最大应力 5.609 MPa5.609 MPa 主要应力变化范围主要应力变化范围 0.623-4.985 MPa0.623-4.985 MPa PLIF 10NMPLIF 10NM螺钉螺钉VonMisesVonMises应力图应力图 加压融合内固定加压融合内固定 最大应力最大应力 12.952MPa12.952MPa 主要应力变主要应力变 化范围化范围 1.035-9.316 1.035-9.316 MPaMPa 500N500N轴向压载下融合植骨区应力轴向压载

9、下融合植骨区应力 分布特点及最大分布特点及最大VonMisesVonMises应力应力 MPa MPa 最大应力最大应力 主要应力变化范围主要应力变化范围 常规常规PLIF PLIF 9.049 9.049 1.0061.0068.0448.044 加压固定加压固定 21.332 2.05321.332 2.05318.46918.469 有限元分析应力结果有限元分析应力结果 加压融合:通过腰椎植骨区的应加压融合:通过腰椎植骨区的应 力较通常的固定方法的实际增加了力较通常的固定方法的实际增加了 1 1倍。倍。 通过腰椎椎体的应力较通常的固通过腰椎椎体的应力较通常的固 定方法的实际增加了约定方法

10、的实际增加了约7070。 讨论讨论 脊柱脊柱融合融合术术腰椎不稳症腰椎不稳症 脊柱融合术是脊柱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有效方法方法 目的解决脊柱不稳目的解决脊柱不稳 消除疼痛和控制畸形发展消除疼痛和控制畸形发展 重建脊柱稳定性重建脊柱稳定性 保护脊髓神经保护脊髓神经 力学稳定是影响融合的首要问题!力学稳定是影响融合的首要问题! 内固定也不能完全控制 腰椎三维方向的微动 峡部崩裂性和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其病 变节段都是不稳定的,伸屈和旋转范围 比正常腰椎节段增加619,这是导 致不融合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难在术后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的骨性融 合环境。 Mechanica

11、l Principles of Mechanical Principles of Compressive Interbody FusionCompressive Interbody Fusion BiomechanicBiomechanic Andreas K, SPINE 1996 Vol.21(7) : 821-826Andreas K, SPINE 1996 Vol.21(7) : 821-826 simple dorsal compression simple dorsal compression Schematic view of preloading compressionSche

12、matic view of preloading compression Another possibility to achieve compressive anterior Another possibility to achieve compressive 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 preserving interbody fusion preserving lordosislordosis, to change the to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interbody bone graft. the implantation of sh

13、ape of the interbody bone graft. the implantation of a a trapezoidallytrapezoidally formed bone block. formed bone block. 腰椎生理前凸腰椎生理前凸的的2/32/3位于位于L4S1L4S1, 两个终板成两个终板成“ “鱼口鱼口” ”形成前开口的楔形形成前开口的楔形 它对维持直立状态时腰椎运动功能、平衡和矢 状面椎间运动的代偿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它决定了椎间植骨的生 物力学环境,如果椎间植 骨的形状与它不一致,融 合失败的可能性增高。 腰椎生理前凸意义腰椎生理前凸意义 维持节段

14、间运动的协调和稳定 性,提高运动时节段间成角的 范围 吸收邻近节段成角的能力, 还能减缓邻近节段退变, 避免平背综合症的一系列症状 。 椎体间植骨吸收与内固定的载荷分布椎体间植骨吸收与内固定的载荷分布 术后3个月植骨吸收, 椎间隙高度减少20以上, 植骨块失去支撑作用8。 植骨吸收后植骨吸收后 植骨吸收前 维持椎间隙高度不应该是手术治疗维持椎间隙高度不应该是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目标之一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目标之一 好处!好处!腰椎管扩大和椎间孔减压和扩大,解腰椎管扩大和椎间孔减压和扩大,解 决了避免椎管狭窄和椎间孔狭窄;决了避免椎管狭窄和椎间孔狭窄; 不利!不利!增加椎间隙高度就增加椎间骨性融合增加椎间隙高度就增加椎间骨性融合 的时间和难度;的时间和难度; 椎间加压固定椎间加压固定符合符合 脊柱内固定的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生物力学原则 n n 张力带原则张力带原则 经椎弓根系统经椎弓根系统“ “纵向加压纵向加压” ”产生产生“ “预载荷预载荷” ”, , 使椎体承担大部分轴向负荷,椎弓根系使椎体承担大部分轴向负荷,椎弓根系 统起到张力带的固定作用统起到张力带的固定作用. . 促进植骨融合促进植骨融合 减少了椎弓根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