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不为五斗米折腰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8746654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不为五斗米折腰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精品)不为五斗米折腰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精品)不为五斗米折腰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精品)不为五斗米折腰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精品)不为五斗米折腰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不为五斗米折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不为五斗米折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为五斗米折腰 主讲人:梁琳琳 辛集市第二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阅读本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有骨气,不趋炎附势、品格高尚。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 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庸俗, 没有骨气,为利禄所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 骨气、清高。 不为五斗米折腰 释义 : 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 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 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 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

2、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 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 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 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 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 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 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 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 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

3、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 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 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 由来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 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 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 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 归,否则栽赃陷害。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 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 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 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 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

4、:“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 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 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 “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 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 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不为五斗米折腰 近义词 不为斗米折腰不为斗米折腰 不吃嗟来之食不吃嗟来之食 作者生平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亮,又 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 、辞赋家。曾任江州

5、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 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 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 之宗 ”,有陶渊明集。 作者生平早年生活 陶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 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 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 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 ,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 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 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 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 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

6、世 ,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 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 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 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 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 ,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 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 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 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 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 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 ,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

7、 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 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作者生平仕宦生涯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 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 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 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 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 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 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 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 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 (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

8、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 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 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 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 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 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 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 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 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 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作者生

9、平隐居生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 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 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解印辞官,正式开始 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 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 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 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 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 。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 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 ,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 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

10、称病没有应 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 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 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 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 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 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 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 ,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 ”,后世称“陶靖节”。 文学成就 诗文作品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 渊明集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时运(并序)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庞参军(并序) 劝农命子归鸟 卷之二 诗

11、五言: 形影神(并序)九日闲居(并序)归园田居五 首游斜川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答 庞参军(并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与殷晋安别(并序)赠羊长 史(并序)岁暮和张常侍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 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 行涂口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癸卯岁 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 军使都经钱溪还旧居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庚戌岁九月中西田获早 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饮酒二十 首(并序)止酒述酒责

12、子有会 而作腊日 卷之四 诗五言: 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 十三首拟挽歌辞三首 卷之五 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闲情赋归去来兮 辞 卷之六 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 府君传五柳先生传扇上画赞读史述 九章(并序) 卷之七 疏祭文: 与子俨等疏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作品类型 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 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 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 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咏怀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 为代

13、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 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 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 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 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 世志向永不熄灭。 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 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 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 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 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 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 得特别可贵。陶渊

14、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 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 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散文辞赋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 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 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 最著名。 艺术特色语言 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 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 ;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 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 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 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艺术特色手法 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

15、物、点染环境, 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 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但陶诗并非只有飘 逸悠然、自然冲淡一种风格,也有金刚怒目的慷 慨豪放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的“精卫衔微 木”等。陶诗还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 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 活中的实有之景。如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 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 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 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 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 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艺术特色风格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 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 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 世俗社会的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