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18743555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昏迷病人的护理一)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 P R BP) 2. 评估GLS 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3.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4. 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 (二)护理要点 1.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 3.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 4.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 变形及神经麻痹。 5.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

2、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 6.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注意无菌技术 7.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擦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 8.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度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舍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 9.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

3、时水温不宜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10.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每12小时翻身一次。 11.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擦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 (三)健康教育 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 2.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偏瘫病人的体位摆放 一良肢位摆放的作用 良肢位是为防止瘫痪病人早期肢体痉挛、肌肉萎缩畸形而采取的功能体位,贯穿于瘫痪患者治疗的全

4、过程,在发病初期尤为重要,是康复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通过良肢位的摆放还有助于关节保护,防止足下垂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利于皮肤清洁,利于生活护理,大小便护理,通风透气 二仰卧位的摆放 1. 在患侧臀部、大腿下面放置一个枕头,使骨盆向前,以防止患腿外旋。禁忌用沙袋或其它坚硬物体靠在腿上机械性的保持下肢体位,因为腿的体位实际上源于这一侧骨盆的后旋。如果骨盆的姿势不正确,腿将因此不断受到任何固定形式的压力,容易引起这一区域的褥疮或神经损伤。 2. 在偏瘫肩胛下放一个枕头,保持其前伸,并使上肢处于正确抬高的位置,即伸肘、腕背屈和伸指。 3. 下肢伸直。应避免用枕头在膝

5、或小腿下支持,因为前者导致膝过于屈曲,后者引起膝过伸或对下肢静脉造成不必要的压迫。 三健侧卧位的摆放 1. 达到舒适的健侧卧位可能有些困难,因为患侧在上面时患者感到更无助,无力的患侧手臂尤其需要很好的支持,以保持在不引起肩痛的位置。 2. 偏瘫上肢由于枕头支持在患者的前面,上举90度伴肩胛前伸。为保持舒适的体位,必须注意肩胛带不能处于上提位,像在软瘫期常有的倾向那样,肩头几乎触到耳朵。需要用一个大的支持枕头靠胸放在整个臀下面直到腋窝。如果患者肩内旋、前臂旋前,肘就应该稍屈曲,以避免固定的伸肌模式。3.健侧上肢可放在患者感觉最舒适的位置,有时可屈曲在枕头下面,或放在腹部。有些患者喜欢向下伸直放在

6、身体前面 4. 偏瘫侧腿向前稍屈髋、屈膝,并完全由枕头支持,尤其要注意,不能让足悬在枕头边缘内翻。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稍伸髋,微屈膝,用大枕头防止健侧腿移向前面,尤其是在偏瘫早期。四偏瘫侧卧位的摆放 1. 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从一开始就应采用。实际上,大部分患者似乎喜欢这种体位,可能是因为这样可使感觉比较正常的一侧处在上面。由于整个患侧被拉长而减轻了痉挛,由于患者的体重压在患侧床面上,增加了对患侧的感觉刺激输入。另外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健手能自由活动,如拉起床单等 2. 在理想体位上,头应有良好的支持,使头稍高于胸部。如果头部位置舒适,患者更喜欢保持这种正确体位并在这种体位入睡。头部

7、应在上颈段屈曲而不是使其后伸。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牢固的支持住。 3. 患侧上肢应前伸,与躯干的角度不小于90度,前臂旋后,腕被动地背伸。帮助者站在患者的前面,将一只手放在患肩和肩胛骨下面,使肩胛骨前伸。患者的体位保持这种钱伸,在其肩胛骨前伸时,整个上肢的屈曲痉挛就会减轻,使正确体位得以保持。要检查肩胛骨确实前伸,帮助者应经常检查胸背部。当患者的体位正确时,肩胛骨的内缘不突出,而是平坦地靠在胸后壁上。若前伸不充分,患者常主诉肩痛或不舒适,因为肩受压。 4. 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上或后边枕头上。如果健侧上肢放在前面,它将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这将引起患者肩胛骨后缩。 5. 下肢呈迈步位,健腿髋、膝

8、屈曲并由枕头支持。髋和膝都不应完全屈曲,而应以小于80度的舒适体位放置。把大枕头放在健腿下面也有助于使偏瘫腿保持在伸髋并且稍屈膝的体位。 脑卒中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与方法 定义: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 目的:使瘫痪患者能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 方法分类:一般分为独立转移、辅助转移和被动转移三大类 独立转移是指由患者独立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 辅助转移是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协助的转移方法 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 注意事项: 1、 水平转移

9、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2、 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 3、 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 4、 床垫和椅面应有一定的硬度 5、 辅助转移时,辅助者与患者之间应互相信任 6、 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 7、 利用机械搬运时,转移前应检查器械是否完好,并保证空间通 畅,没有障碍 选择转移方法的基本原则: 1、患者能够独立转移时则尽量不要帮助,能提供少量帮助时则不 要提供大量帮助,而被动转移作为最后选择的转移方法 2、患者残疾较重或存在认知障碍时不要勉强其独立转移床上转移活动床上翻身(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屈曲,双上

10、肢握手伸直,肩上举约90度,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翻向患侧。(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双手握手上举后向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2、床上的侧方移动患者仰卧位,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健手将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侧下肢将患侧下肢抬起向一侧移动,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同侧,臀部侧方移动完毕后,再将肩、头向同方向移动。3、由卧位到床边坐位 患者侧卧位,两膝屈曲。治疗师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边,然后一手托着位于下方的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着患者位于上方的骨盆或两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侧屈头部,治疗师抬起

11、下方的肩部,以骨盆为枢纽转移成坐位。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治疗师站在其患侧(右侧),用左上肢托住患者的颈部和肩部。治疗师微屈双膝,将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当患者从患侧躺下时帮助其双腿抬 到床上。治疗师转到床的另一侧,将双侧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下方。患者用左足和左手用力向下支撑床面,同时治疗师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髋部。调整好姿势,取舒适的患侧卧位。5、由坐位到立位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躯干尽量挺直,两脚平放地上,患足稍偏后。患者握手伸肘,治疗师站在患者偏瘫侧,面向患者,指引患者躯干充分前倾,髋关节尽量屈曲,并注意引导患者体重向患腿移动。治疗师进一步引导患

12、者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一手放在患膝上,重心转移时帮助把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对侧臀部帮助抬起体重。患者伸髋伸膝,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起立后患者双下肢应对称负重,治疗师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以防“打软”。6、立位到坐位:与上述顺序相反7、辅助下由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方法1: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轮椅置于患者健侧,与床成45度角,制动,卸下近床侧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边,用自已的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治疗师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置于患者患侧肩胛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已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内缘,另一上肢托住患者健侧上肢,

13、使其躯干向前倾。然后将患者的重心前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的臀部离开床面。治疗师引导患者转身坐于轮椅上。方法2:同上。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者,用同侧手穿拇握法握 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患者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然后以双足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背靠轮椅。治疗师向前倾斜身体,并半蹲,帮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动慢慢坐于轮椅中。8、辅助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患者坐于轮椅中,正面接近坐厕,制动,移开脚踏板。轮椅与坐厕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利治疗师活动。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者,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患者健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然后患 者将健手移到坐厕旁的扶栏上。治疗师和患者同时移动双足向后转身,直到患者双腿的后侧贴近坐厕。脱下裤子,治疗师协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动坐于坐厕上。 9、 四肢瘫与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患者坐在轮椅中,双足平放于地面上。治疗师面向患者,采用髋膝屈曲、腰背伸直的半蹲位,用自己的双脚和双膝抵住患者的双脚和双膝的外侧,双手抱住患者的臀部,同时患者躯干向前倾,将下颏抵在治疗师的一侧肩部。然后治疗师用力将患者向上提起,呈站立位后,再向床边转动。治疗师左手仍扶住患者臀部,右手向上移动至其肩胛骨部位以稳定躯干,同时控制住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其髋关节,将其臀部轻轻放到床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