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概述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118725832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概述(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 陈卫红 2013年1月7日 提 纲 职业有害因素的定义与分类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概念与分类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工作程序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依据 2008年职业卫生监督报告 监测总人数32,024,118 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人数 11,428,704 (35.7%) 生产性粉尘 5,232,079 (45.8%) 有害化学物质 2,942,343 (25.7%) 高危险物质 670,074 有害物理因素 3,118,478 (27.3%) 噪声 2,110,509 生物性有害因素 51,144 (0.45%) 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职业有害因素 预防疾病和安全事故

2、治疗职业相关疾病和康复 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和目标 职业有害因素的检测为职业卫生服 务提供基础数据 职业有事因素的检测是进行评价、 预测和控制的关键 一、职业有害因素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 环境中存在和(或)产生的,对职业人 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 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 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性病伤 化学毒物中毒、肿瘤、皮肤疾病 粉尘呼吸系疾病(尘肺、慢阻肺、哮 喘)、皮肤疾病(接触性皮炎) 噪声耳聋 手工操作、超负荷搬运 腰背痛、肩颈疾病、工伤 微生物、寄生虫感染 精神过度紧张工伤、身心病 职业活动的主要内涵 生产工艺过程:技术、设备、材料和工 艺流程

3、劳动过程:组织、设备布局、操作体位 、 劳动方式、脑/体比例 生产环境: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 境, 户外自然环境 劳动条件 2. 职业有害因素的分类 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异常气象、噪声、振动、电离与非电离辐射 化学因素:原料-中间产品、副产物-成品,废气、水渣等 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 社会经济因素 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 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 1.异常气象条件 2.噪声与振动 3.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1)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 噪声 使人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 对健康的影响 听力损失听力下降 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听阈位移听觉疲劳 永久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耳聋耳聋 耳聋的发展:早期高频段

4、损伤,不影响交谈。晚 期语言频率(500Hz2000Hz)听力受到影响,语 言交谈能力出现障碍。 名称射频辐射红外辐 射 紫外辐射激光 接触机会电磁波和 微波通讯 高温 1200 人造,工业 、军事、医 学 健康损害神经、心 血管、生 殖内分泌 皮肤 眼 皮肤 眼:电光 性眼炎 眼睛 皮肤 防护发生源屏障;增加与发生源距离;个人防护 非电离辐射 (2)化学性职业有害因素 1.化学毒物 金属及其化合物 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 有机溶剂、高分子化合物、农药 2.生产性粉尘 刺激性气体甲醛 纯甲醛为无色透明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极易溶于水,易主要以水溶液存在。其40%的水溶液 通称福尔马林。 甲醛浓度

5、超过过 0.1mg/m3, 会导致眼睛和粘膜细胞的 伤害:刺激、水肿 过敏:过敏性皮炎、哮喘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分类为I类人类致癌物质 ,鼻咽肿瘤。 1.生物试剂 2.细菌、病毒 3.植物花粉、果实等 4. 动物毒素 (3)生物性职业有害因素 一些工作场所常存在多种职业 有害因素! 二、职业有害因素检测与分类 1.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概念 采用设备和检测仪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识别、浓度(强度) 测定与鉴定。 二、职业有害因素检测与分类 2.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作用和意义 掌握职业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和分布 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和劳动条件 评价职业有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为改

6、善劳动条件、防控职业病、保障劳动 者健康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二、职业有害因素检测与分类 3.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分类 按检测对象分类 物理因素检测 有害化学物检测 生物检测 物理因素检测 利用仪器设备在作业现场环境中测定噪声、 WBGT、振动、电磁辐射等物理性因素,并 记录劳动者的接触时间。 有害化学物检测 通过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 的浓度,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 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特点 使用范围广,可测定多种毒物 评价工作岗位的化学性有害因素水平,可反 映个体接触水平,不能反映机体损伤情况。 生物检测 生物监测:指通过定期和/或连续测量劳动 者生

7、物材料中有害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并与参比值进行比较,以提供人体接触有 害物的程度和潜在健康影响。 生物监测样品:血液、尿液和呼出气,有时 也用头发、乳汁、唾液和指(趾)甲。 生物检测 生物检测常用指标 接触标志物:毒物及其代谢物剂量 效应标志物(损伤、修复):酶、蛋白、DNA 易感性标志物:代谢酶多态 特点 直接反应个体的效应和损伤,适用个体接触评价 测定结果反映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剂量 一种毒物可有多个检测指标 二、职业有害因素检测与分类 3.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分类 按检测对象分类 评价检测 日常检测 监督检测 事故检测 分类目的检测方式 评价检测建设项目职业有害 因素预评、控评和 现状

8、评价 连续采样3个工作 日,包括有害因素 最高的工作日或者 时段。 日常检测了解生产过程中职 业有害因素水平 有害因素最高一个 工作班或时段 监督检测职业卫生监管部门 对用人单位监督 选择代表性工作日 和采样点,包括最 高时段 事故检测发生职业危害事故 时的紧急检测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连续检测至达标 二、职业有害因素检测与分类 3.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分类 按检测方法分类 现场检测 实验室检测 分类检测方式结果报告检测方法 现场检测直读仪实 时检测 快速出结果检气管法,便 携式分析仪, 物理因素测定 仪 实验室检 测 现场采样 ,样品送 回实验室 测定分析 较长时间出 结果。灵敏 度、准确度

9、和精密度高 ,主要的职 业卫生标准 检测方法 采样:吸收液 、吸收管、固 体吸附剂、滤 膜。 测定:光谱法 和色谱法 三、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工作程序 项目委托制订检测方案现场调查 检测前准备 现场采样 现场检测 实验室检测 数据处理报告编制报告审核签发 现场调查确定职业有害因素 单位概况: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工作班制 。 材料: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副产品等种类、数量 、理化性质等。 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加入、温度、设备布局、操作方 式、废弃物排放、设备维修情况等。 劳动者:人数、工作点、工作方式、作业活动范围、 接触有害因素种类、频率、持续时间等。 车间类型:密闭或敞开型、有无通风装置

10、?通风效果 ? 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等。 制订检测方案 识别职业有 害因素 确定检测项目 采样检测点或对象 采样或检测方式 采样或检测数量 采样时间和频次 检测前准备 确定检测人员和各自任务 采样仪器和检测仪器的准备,正常运转、计 量校准、电池准备或充电、防爆等 准备采样介质(如吸收液、滤膜)、器材( 如吸收管、滤膜夹、支架)、材料试剂等 现场采样记录单 现场采样的个人防护用品 现场采样和检测 正常生产状况下,按检测方案进行,确保采 样和检测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如实记录采样或检测点名称、生产状况、环 境条件、劳动者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情况; 记录应经被检测单位陪同人员签字确认。 实验室

11、检测 对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浓度测定 采集样品的交接、记录单交接、样品编号和 保存、样品前处理、分析测定 数据处理 对原始采样和检测记录的分析整理 仪器显示原始数据的计算整理、质控 依据采样时间和体积,计算有害因素的浓度 或强度 计算时间加权浓度或强度 报告编制和审核签发 检测报告 被检测单位的一般情况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种类和分布 职业有害因素的检测结果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对被检测单位的建议(可选) 四、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的依据 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职业有害因素 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版, 2011第52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 中

12、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十五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还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第十七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 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 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 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用人单位 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 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 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凡有粉尘作业的 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顶起测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 ;从事粉尘作业的单位必须建立测尘资料档案。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第十三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 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应当依照职业病防 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中毒危害预评价;可能产生职业中毒 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项目竣 工,应当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4、并经行政部门 验收合格。 第二十六条: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 每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 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卫生标准 定义: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对劳动条件各种卫生要 求所做出的技术规定。 制定目的:统一技术尺度,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 康。 制定原则: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 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在保障在保障 健康的前提下,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健康的前提下,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职业卫生标准 国家强制性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国家推荐性标准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

15、测定第1部分:总粉 尘浓度 GBZ/T192.1-2007 与职业有害因素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有害因素的采样检测规范和具体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1-160.8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192.1-192.5)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189.1-189.11) l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 与职业有害因素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 l企业设计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3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l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作业场所控制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17061 l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作业分级评价和管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229.1-3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方案举例 某铁矿职业有害因素检测 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 矽尘,噪声,高温 矽尘、噪声, 矽尘、噪声 、高温,CO 矽尘,噪声 某大型铁矿生产流程 废石运往废石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