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8724658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3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精品)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精品)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精品)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精品)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纲要求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授课人:奚莉虹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 质。因为_具有多样性。 该物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 _ 后来,人们认识到DNA是由许多_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 子,其化学组成包括_。组成DNA的四种 _,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这一认识本可以使人们 意识到DNA 的重要性,但是,由于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 晰地了解,认为_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蛋白质 蛋白质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空间结 构不同 脱

2、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蛋白质 磷酸、碱基、脱氧核糖 高考链接江苏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 世纪初期,人们仍普便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 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回扣教材43页】 当时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地了解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类型的比较 菌落菌落荚膜荚膜毒性毒性 R R型型 S S型型 光滑有多糖荚膜有毒 粗糙无多糖荚膜无毒 1 2 3 4 处理方法结果 结 论

3、R型活细菌 S型活细菌 加热杀死 的S型菌 R型 活细菌 + + S型 死细菌 小鼠不死亡 小鼠死亡 小鼠不死亡 R型活菌无毒 S型活菌有毒 加热杀死的 S型菌无毒 小鼠死亡 尸体中分 离出 S型 活细菌 2.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 实验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转化因子”, 将无毒性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将S型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定 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设计思路: (2)实验过程及结果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分开,单独、直接的 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S、R R R R (3)实验结论: 。DNA 是

4、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1)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 (2)S型细菌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 (3)在艾弗里的实验中,DNA酶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为脱氧核苷酸 ,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 (PS.这一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对照 是S型菌使小鼠死亡 【热点题型】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 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 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 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 B. 小鼠体内出现活S型细菌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5、 C. 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 D. 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转化的实质是S型 细菌的DNA片段整 合到了R型细菌的 DNA,实现了基因 重组 【小结】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_变性失活,_在 加热过程中,_解开,_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 可恢复,故其没有完全失活。 蛋白质DNA 双螺旋氢键 2、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转化率_,形成的S型细 菌_,转化后形成的S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快速繁殖形成大 量的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的_是遗传物质。 低 少 DNA 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 科学家 培养场所 结果观察

6、 培养基中菌落类型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有 _ S型细菌的_是遗传物质, _不是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两个转化实验的比较 格里菲斯艾弗里及其同事 小鼠体内培养基中 小鼠是否死亡 转化因子 DNA 蛋白质等 三、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1)噬菌体的结构C H O N P C H O N S 等 (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_。因而噬菌体不能直接用 _培养) (3)噬菌体侵染细菌经过 _ 五个过程。 寄生于活细胞 培养基 吸附注入合成组装 释放 (4)侵染过程中用到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场所都有谁来提供? 模板:噬菌体 原料、能量、酶、场所:大肠杆菌

7、2、实验方法 _法,用35S、32P分别标记_ 同位素标记蛋白质、DNA 为什么要 选择35S和 32P而不选 择14C和18O DNA、蛋白质均含有C O元素 为什么35S和 32P不能同时 标记在同一个 噬菌体上? 检测时检测的是放射性存在的部位, 不能确定是哪种元素的放射性 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T2噬菌体噬菌体-蛋白质( 35S) 32P 35S 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T2噬菌体 大肠杆菌(32P) 噬菌体-DNA( 32P) 大肠杆菌(35S) 3、实验过程 (1)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 分别用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或 蛋白

8、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2)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3)短时间的保温,用搅拌器搅拌、离心 搅拌的目的: 离心的目的: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让上清液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 沉淀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 沉淀物: 噬菌体外壳 大肠杆菌 /噬菌体 (释放的/未侵染的) 35S标记的实验32P标记的实验 标记部位 放射性 情况 上清液 沉淀物 蛋白质DNA 很高 很低 很低 很高 (4)检测放射性存在的位置 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的实验中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的实验中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搅拌不够充分 保温时间过

9、长或过短 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_(进入/不进入 ) 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_(进入/不进入)细胞。 因此,子代噬菌体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_遗传 的。 实验结论,_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DNA DNA 高考链接(2013全国,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肺炎 双球菌转化实验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的X光衍 射实验 A B C D 【热点题型】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进行了如下实验: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 标记的细菌;用15N

10、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C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比较项目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设计思路 处理方法 直接分离法 检测结果 方式 检测_位置观察_类型 结论 【小结】.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比较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分开,单独、直接的 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同位素标记法 放射性 菌落 DNA是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等不是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

11、验都证明了DNA的遗传物质,而不是 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后来的研究发现,_的遗传物质是DNA,某些 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所以说 _ 绝大多数生物 RN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五、总结 1、总结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 同位素同位素实验实验 C C14 14 H H3 3 O O18 18 N N15 15 P P32 32、 、S S35 35 探究光合作用暗反应中卡尔文循环 探究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途径 探究光合作用氧气中氧的来源水 探究DNA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是遗传物质 2、总结基因重组的类型 交叉互换型 自由组合型 R型菌转化为S型菌 基因工程 教材第43页中图3 2和教材第44页中图33 ,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 教材第45页中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图解及相关文字信息。 1、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者、转化场所、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2、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设计思路、实验者、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实验材料、噬菌体特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