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课件-足阳明胃经--图文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8704114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腧穴学课件-足阳明胃经--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经络腧穴学课件-足阳明胃经--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经络腧穴学课件-足阳明胃经--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经络腧穴学课件-足阳明胃经--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经络腧穴学课件-足阳明胃经--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学课件-足阳明胃经--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腧穴学课件-足阳明胃经--图文(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足阳明胃经 (the Stomat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ST) 经脉循 行 病候 腧穴 足阳明胃经循行 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 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 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 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 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 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 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 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 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 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 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 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 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 其端。 足

2、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 起于鼻,交頞中, 旁约太阳之脉, 下循鼻外,入上 齿中,还出挟口 ,环唇,下交承 浆,却循颐,后下 廉,出大迎,循 颊车,上耳前, 过客主人,循发 际,至额颅。 足阳明胃经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 迎,循喉咙,入缺盆,下 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 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 其支者:起于胃口, 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 合。以下髀关,抵伏 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 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 ,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 大指间,出其端。 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联系的脏腑有:胃、脾 联系的组织器官:鼻、目、上齿、口 唇、 喉咙和乳房

3、足阳明胃经病候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 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 ,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 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 ,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 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 、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 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 栗,胃中寒,则胀满。 足阳明络脉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 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 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瘖。实,则 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 别也。

4、足阳明经别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别,入于腹里,属 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 于口,上頞出页(zhuo),还系目系, 合于阳明也。 足阳明经筋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斜 )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 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 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 ,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 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九页 ,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 阳明为目下纲。其之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 兔转筋,髀前肿,颓疝,腹筋急,引缺盆及 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 开。颊筋有寒则急

5、,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 纵,缓不胜收,故僻。 第六章第二节足阳明腧穴 本经左右各45穴,起穴承泣,止穴厉 兑。12穴分布于头面颈部,18穴在胸 腹部,15穴在下肢的前外侧面和足部 。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胃 肠病变和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症。如: 头面、目、鼻、口、齿痛及本经循行 部位的其他病症。还可主治神志病。 面部8穴 面部8穴。以对瞳孔 的直线,鼻翼,口角 ,咬肌,额角发际为 标志。 承泣 在面部瞳孔直 下,当眼球与眶下缘 之间 四白 在面部瞳孔直 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巨髎 在面部瞳孔直 下,平鼻翼下缘处, 当鼻唇沟外侧 地仓 在面部口角外 侧,上直对瞳孔 常用腧穴 承泣 定位:在

6、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 间。 主治 : 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等。 球后 口眼歪斜。 配穴举例:配攒竹、合谷主治口眼歪斜。 配风池、耳尖放血主治目赤肿痛。 操作: 紧靠眶下缘缓慢直刺0.51寸,不 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禁灸 。 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功能:清热明目, 疏风通络。 主治: 目赤痒痛,目翳,眼睑润动,近视。 口歪眼斜,面痛。 头痛、眩晕(少用)。 配穴举例: 配风池,太阳治目赤肿痛、近视; 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等治疗口歪眼斜(面瘫); 配胆囊穴,阳陵泉,四白透迎香治胆道蛔虫症。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灸。且本穴不可深刺

7、,以免伤眼球 。铜人:“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地仓 定位:口角外侧,上直瞳孔。巨髎穴直下取之(即 目正视,瞳孔直下与口角水平的交点处)。 功能:祛风通络 主治: 口歪,流涎。 眼睑润动。 配穴举例: 配颊车,四白,下关,合谷等治口歪; 配承浆治流涎。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一般说来,治疗流涎 朝承浆方向斜刺,治口歪向迎香、颊车方向透刺 1.0-2.0寸。 面部8穴 大迎 在下颌角前方 ,咬肌附着部的前缘 ,当面动脉搏动处 颊车 在面颊部,下 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 (中指),当咀嚼时咬 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 在面部耳前方 ,当颧弓与下颌切迹 所形成的凹陷中 头

8、维 在头侧部,当 额角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4.5寸耳 颞神经分布。 颊车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 咬肌隆起最高点,按之凹陷处。 功能:疏风清热,开关通络。 主治:口涡,颊肿。 齿痛,口噤不语。 配穴举例: 配合谷,内庭治疗牙痛、颊肿(主要治下牙痛)。 配翳风,合谷治疗痄腮(急性腮腺炎)。 配地仓、水沟、承浆治口涡。 操作:直刺0.3-0.5寸,或向迎香、颊车方向透刺1.5-2.0 寸。 下关 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 凹陷中。 功能:疏风清热,通关开窍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 齿痛,口眼歪斜。 配穴举例: 配耳门,听宫,外关,翳风等治疗耳聋

9、,耳鸣 ,聤耳; 配合谷,内庭等治疗上牙痛; 配合谷,太阳,四白等治疗三叉神经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0寸。 头维 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 正中线旁4.5寸。 主治: 头痛; 目痛,眼睑瞤动等。 配伍: 配合谷、列缺主治偏头痛。 配丝竹空、太阳主治目痛。 操作: 向后平刺0.51.0寸或横刺透率谷。 颈部腧穴 颈部穴。以结喉, 胸锁乳突肌为标志 。 人迎 在颈部,结喉旁 ,当胸锁乳突肌的前 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水突 在颈部,胸锁乳 突肌的前缘,当人迎 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气舍 在颈部,当锁骨 内侧端的上缘,胸锁 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 骨头之间 缺盆 在锁骨上窝中央 ,距

10、前正中线4寸 胸部腧穴 缺盆至胸部7穴,均在前正中 线旁开4寸,以肋间隙为标志 。 气户 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 缘,距前正中线4寸 库房 在胸部,当第一肋间隙 ,距前正中线4寸 屋翳 在胸部,当第二肋间隙 ,距前正中线4寸 膺窗 在胸部,当第三肋间隙 ,距前正中线4寸 乳中 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 ,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乳根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 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 正中线4寸 腹部腧穴 腹部12穴 均在前正中 线旁开2寸,从脐上6 寸至脐下5寸每隔1寸1 个腧穴。 不容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 6寸,距前正中线2寸 承满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 5寸,距前正中线2寸 梁门 在上腹部,当脐

11、中上 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关门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 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太乙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 2寸,距前正中线2寸 滑肉门 在上腹部,当脐中 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腹部腧穴 天枢 在腹中部距脐 中2寸 外陵 在下腹部,当 脐中下 l寸,距前正 中线2寸 大巨 在下腹部,当 脐中下2寸,距前正 中线2寸 水道 在下腹部,当 脐中下3寸,距前正 中线2寸 归来 在下腹部,当 脐中下4寸,距前正 中线2寸 气冲 在腹股沟稍上 方,当脐中下5寸, 距前正中线2寸 天枢 大肠募穴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功能:调理胃肠,理气和营。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 月经不调,

12、癥瘕。 配穴举例:天枢穴是临床治疗胃肠病的常见穴 配足三里,上巨虚,合谷等治疗菌痢,急慢性肠 炎(腹痛,泄泻); 因 为是大肠募穴,故配合气海,关元,大肠俞,上髎 治疗肠麻痹; 配关元,三阴交等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 操作:直刺1.0-1.5寸,局部出现酸胀感,可扩散至 同侧腹部。 归来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能:益气,和血,通经。 主治:腹痛,疝气。 月经不调,带下,阴挺。 配穴举例: 配太冲、大敦治疗疝气; 配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治疗月经不调 ,痛经,阴挺(加百会),带下量多以及盆腔疾患 。 操作:直刺1-1.5寸。 大腿4穴 以髂前上棘和髌底外侧端 为主要标

13、志。 髀关 当髂前上棘与髌底 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 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 陷处 伏兔 在大腿前面,当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 线上,髌底上6寸 阴市 在大腿前面,当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 线上,髌底上3寸 梁丘 屈膝,在大腿前面, 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 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梁丘 郄穴 主治急性胃痛、乳痈等。 膝关节肿痛,下肢不遂。 配伍 配曲泉、膝阳关可治疗膝关节 曲伸不利。 配肩井、乳根可治疗乳痈 用法 直刺1.01.5寸。 小腿6穴 小腿6穴。以胫骨为主要取穴 标志。 犊鼻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 韧带外侧凹陷中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 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

14、 上巨虚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 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 条口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 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 下巨虚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 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 丰隆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 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 缘二横指(中指) 犊 鼻 定位:屈膝,在膝 部,髌骨与髌韧带 外侧凹陷中。 功能:祛风湿,利 关节。 主治:膝肿痛 操作:从前向后内 斜刺1.0-1.5寸。不 宜用瘢痕灸。 素问刺奇病论: “刺膝髌出液为跛” 犊 鼻 定位:屈膝,在膝 部,髌骨与髌韧带 外侧凹陷中。 功能:祛风湿,利 关节。 主治:膝肿痛 操作:从前向后内 斜刺1.0-1.5寸。不 宜用瘢痕灸。 足三里 合穴,下合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寸,距胫骨前缘 一横指(中指) 功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 主治: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 秘; 乳痛,肠痈,下肢痹痛,水肿,脚气; 癫狂; 虚劳羸瘦。 配穴举例: (1)配中脘,内关,公孙等治疗胃脘痛,恶心呕吐 ,消化不良等症 (2)配天枢,上巨虚治疗急慢性泄泻,痢疾,便秘 等病 (3)配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等治疗下肢麻木 ,疼痛,功能障碍等。 (4)配曲池,太冲,风池,人迎可降血压。 操作:直刺.0.0寸。 足 三 里 合穴,下合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 犊鼻穴下寸,距胫骨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