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5课《离骚(节选)》课件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03259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5课《离骚(节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5课《离骚(节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5课《离骚(节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5课《离骚(节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5课《离骚(节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5课《离骚(节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5课《离骚(节选)》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粤教版第15课 离骚(节选)课件 第 四 单 元 第 15 课 晨读 新课启航 识记 知识必备 片段背诵 资料助读 探究 文本研读 领悟 学海览胜 整体把握 文本层析 积累 写作点滴 素材档案 佳作欣赏 应用体验之旅 课文对译 第14课诗经两首 第15课离骚(节选) 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 第18课汉乐府两首 第19课南朝诗两首 生 命 1如果人生是一次采集,那我就会把最美、最 甜的果子采下,酿成一壶醇醇的酒;如果人生是一 次酿造,那我就会去寻找最鲜、最美的花朵,去酿 出生命中最好、最甜的蜜糖;如果人生是一串珍珠 ,那我就会小心翼翼地将每一颗珍珠都擦得晶莹透

2、亮,因为它们是我的生命之珠。我要让自己的生命 绽放七彩的光芒! 2小草把绿色献给春天,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 ;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干渴者的心田,使它的 生命变得精彩;红日,把它的温暖传递到严寒的隆 冬,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 巴金说过:“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生命如果没有意义,那么尽早就结束它。”梵高的一 生融入了向日葵,把艺术的精华留给了人类,他的生命 是精彩的;贝多芬的一生奉献给了音乐,用生命之曲唤 醒人类,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马克思把他的一生奉献 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焦裕禄把他 的一生奉献给了兰考人民,他的生命同样是精彩的 屈原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屈原(

3、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名平, 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贵族。战 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 瑕的后代。屈原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 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流连于沅湘流域。都城 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 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是中 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 的著名诗人。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 受到广泛纪念。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 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忧愁幽思赋离骚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

4、 期。屈原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司马 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 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 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信 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 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 ,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 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 “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楚 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 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 、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 厚的地方特色。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 末年,

5、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 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 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 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 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 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 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现存的 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 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楚地巫风盛行 ,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 ,以娱乐神人。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 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优美、风格绚丽的浪漫

6、主义色彩 。楚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 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 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赐赐给 僻幽僻,荒远 导引导 证作证 光明正大 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 邪出的小路 以之为,把当做 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 形容词,俊美 形容词,高 形容词,优秀的,美好的 动词,同“导”,引导 名词,正道 动词,加上 副词,重新 形容词,重复 为什么 副词,何等 介词,拿 连词,表顺承关系 连词,表结果 副词,确实 副词,本来 名词,缘故 副词,特意,故意 取名 取表字 在早上;在傍晚 古人佩带在身边的饰品 污秽的东西 美德 杂聚 以为难事 五、文言句式 (一

7、)倒装句 1宾语前置 恐年岁之不吾与(“不吾与”应为“不与吾”) 2状语后置 肇锡余以嘉名(现代汉语语序:肇以嘉名锡余) (二)省略句 (1)指九天以(之)为正兮(省略宾语) (2)纫秋兰以(之)为佩(省略宾语) 内容提要 节选的这段文字,屈原自叙身世,阐明了自己的人 生追求,通过回顾历史,表明了自己的忠心以及自己不 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作者在诗中申述了自己远大的 政治理想,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对 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反动势力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同 时全诗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 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结构概览 1诗中表现出了诗人什

8、么形象? 提示:纯洁高大、一身正气;忠君爱国、忧国忧民。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句 有什么作用? 提示:承上启下,叙述自己已具内在美德,而 且具有优秀才能。 3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 提示:“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 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 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尽,待下句补充;用在句 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 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4作者为什么喜欢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这 里用了诗歌的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因为这些香草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追求它们 也是追求品德的高尚;另外,还可

9、以把它们比喻为贤臣 ,表明作者希望培养和团结一批贤人,为楚国的振兴服 务。这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 5“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用了什 么手法?试加以简析。 提示:用了“比”和“兴”的手法。由草木的凋 零引出有才德有作为的人(或指楚王)的衰老,这是 “兴”;将有才德有作为的人(或指楚王)比作美人, 这是“比”。 6“彼尧舜之耿介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用了 什么写法?表达效果如何? 提示:运用了对比。尧舜遵循正道,找到治国的 正确道路,桀纣猖狂放肆,治国举步维艰。更加突出 了走正道的重要性,从而警醒楚王,给他提供取舍的 参照。 7前四句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自己出身的高贵 和正统? 提示:表

10、明自己对振兴楚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8诗人的出生年月日有什么特别之处?诗人对此 十分自豪,隐含着一种什么意思? 提示:寅年、寅月、寅日生,十分巧合奇特,诗人 强调这一点隐含着出生不平凡,因而必将有一番作为的 意思,也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意思。 9“唯夫党人之偷乐兮及前王之踵武”一组 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达了作者对小人误国的痛恨和忠君报国、 永不放弃的精神。 10作者在这首诗中表现了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提示:对小人当道的愤懑,对国君不理解自己的悲 愤,以及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执著。 1象征手法的运用 屈原在他的诗篇中,把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比作 “美人”,“恐美人之迟暮”

11、;他描写自己“扈江离与 辟芷”“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的举动,又 赞美古圣先王“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这 些芳草香木都有象征意义:一是表明屈原追求美好事物 ,品格高洁,屈原佩戴它们,就是象征他的品德高尚; 二是用以比喻贤臣。这种“美人芳草”式的象征手法, 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2对比手法的运用 屈原在其诗篇中,以远古的尧、舜贤君的“耿介” “既遵道而得路”与纣暴君的“猖披”“夫唯捷径以窘 步”相对照,用以劝谏楚王要走正确的治国之路。又以 “恐年岁之不吾与”与“唯夫党人之偷乐兮”相对照, 使自己的热心为国与小人的苟且偷安形成鲜明对比。 3灵活的诗歌体式 将“兮”字放在

12、单句末尾,两句一韵。诗歌容量增 大,节奏优美。由此形成以屈原诗歌为代表的诗体 “骚体”。 课内素材 离骚中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 路”,充分表明了屈原积极辅佐怀王的态度,其爱 国之情溢于言表。屈原,作为开创一代诗风的一国 忠臣,给后世留下了那样多的瑰丽诗篇。按说该是 很坚强的,但只因为奸臣的陷害,君主放弃国家就 自投汨罗,我总觉得很可悲。如果他也像岳飞那样 被迫砍头也就罢了,至少还有“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满腔豪情长留天地间,他却选 择了自己了结自己的方式。也许别人都认为他是忠 义之士,国存我存,国亡我灭,所以他是伟大的。 应用角度 “爱国”“态度”“角度”“忠 诚”“节

13、操”等。 鲜活素材 屈原后裔让文化与财富共舞 屈金星,屈原后裔,文化策划人、诗人、中华新辞赋 运动发起人之一。致力于推介辐射中华文化。参与北京奥 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相关文化策划。 2012年1月7日,屈金星作为演讲嘉宾,登上第九届中 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他提出,使有文化者有财富,有财 富者有文化,做文化与经济的双重贵族。独到的观点,赢 得了与会者的好评。 现在,祖先开创的“辞赋”文体,被他打造成 了一条文化产业链,变成了赚钱的产业。他也因此 成为辞赋以及书画艺术产业领域的青年翘楚。 热评 屈金星独特的思路让他获得了成功,这不是 吃老本,不是沾了祖先的光。而是他能够巧妙地将“文 化”

14、与“财富”联姻。“文化”可以换来“财富”,又反 过来促进“文化”的发展。我们看这件事,不要仅仅将眼 光盯住人家手中获得的财富,而要学习人家是怎样获得成 功的。那就是要善于思考,善于开拓,要有自己的思路。 不是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吗,意义就在于此吧。 戴着花冠的诗人 当我们用现世的眼光审视屈原时,一定会觉得他很 傻很傻;可命运如果可以重来的话,他一定会重新投入 汨罗江。我想,执著和理想便是他的生命主题吧。当一 个人过于强烈地期望一件不可能的事时,生命就演变成 了一种悲剧。 可是执著却能在生命中开出艳丽的花朵,理想在黑 暗中也能碰撞出浪漫的火花。 一个被楚国和世人都抛弃了的人依然可以写出“ 路曼曼

15、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此坚定的诗句 ,可以唱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此 动人的歌词,可以吼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 犹未悔”如此慷慨的誓言。一个不被爱的人依然爱着 别人,希冀着祖国,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美政,楚王,理想是一种散发着香味的罂粟,引屈 原走向他的悲哀。所以他的诗中夹杂着光波流泻的星空 ,也充斥着令人心酸的孤独。一步,一步,从三闾大夫 的政治家,走向了腰悬长剑的诗人。 也许,诗和政治相遇时,本身便是一种错误,皎洁 怎能和黑暗相融合呢?然而当诗人和政治家成为一个人 时,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当他内心的情感涨满得无 法用言语诉说时,他选择来到了汨罗江畔。 江水,清风,香草。 江水涤不尽世上的污秽,清风吹不散朝廷的腐朽, 香草的诗句唤不醒昏庸的楚王。既然理想已死,肉体停 留在世上又有什么用呢?在诗人和政治家身份的纠缠中 ,最终,他选择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浪漫:在满是香草 的岸边,将肉体抛入水中灵魂融入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