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自动化加工编程培训教材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118702243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96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自动化加工编程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数控自动化加工编程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数控自动化加工编程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数控自动化加工编程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数控自动化加工编程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自动化加工编程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自动化加工编程培训教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D3D全自动加工编程技术全自动加工编程技术 培训培训 刘玉明刘玉明 2011.03.18 目录 ?1. 3D自动加工定义: ?2. 3D全自动加工编程步骤 ?3. 3D全自动加工子程序-O1001-O9999 ?4. 3D全自动加工机床动作程序-O1111 ?5. 3D全自动加工【程序清单】自动输出 ?6. 3D全自动加工程序【配刀信息】自动输出 ?7. 3D全自动加工碰撞检查批量处理 ?8. 3D全自动加工相关规范和要求 推广自动加工技术,提高编程水平推广自动加工技术,提高编程水平 3D自动加工定义: 利用自动加工功能产生一数控加工用主程序。 将编制的NC程序作为NC加工子程序。数控加工之

2、 前将主程序和子程序都传入到数控机床的内存或硬盘 中。操作者仅需要执行主程序,即可完成所有程序的 加工,并且包括机床的各种加工动作:换刀、测刀、 自动补偿、刀具折段判断等。 一. 3D全自动加工定义 二. 3D全自动加工编程步骤 1. 使用POWERMILL软件调用软件中自动化刀库按 3D编程规范编制 NC加工程序; 2. 将编制的NC程序作为NC加工子程序。 3. 调用外挂开发软件实施程序连接生成自动加工主 程序; 4. 选择自动加工后处理进行程序后处理,生成自动 加工程序清单和配刀信息清单; NC加工子程序的生成: 三. 3D全自动加工编程子程序 用刀具路径后处理功能进行以下操作: 1、将

3、刀具路径重命名为 “O+四位数字+(原名称)” 格式; 2、产生NC程序; 3、将NC程序命名为“O+四位数字”格式; 4、写入NC程序。 必须选择自动加工后处理。 NC加工程序重命名的方法: PMPT-(刀具路径)后处理后处理-刀路重命名刀路重命名(选择刀具路径列表中的自动 加工程序)-(刀路起始号刀路起始号定义为1001)-点击刀路命名刀路命名软件界面右侧刀具 路径列表 刀具 路径列表自动生成重命名后的NC加工程序; 点击本按键 刀路重新命 名完成 1.NC加工子程序重命名 2.NC加工程序后处理 NC加工子程序后处理方法: 1.PM界面生成独立NC 程序; 2.Pmpt中编程坐标系输出勾

4、选上,在请选择后处理后处理文件一栏选取RH 自动加工三轴后处理,点击【NC程序参数预设】键点击【产生独立程序- -再点击写入程序;- O1001O9999等子程序生成; 特别注意:1.无需选中PMPT窗口刀具列表中的刀路; 2.后处理后子程序文件名必须为O1001O9999 不可带有.tap等 扩展名其他类似字母、 括号等符号; 1 2 3 5 自动加工NC子程序头、尾部分 4 3.建立自动加工程序列表 分别选择开始程序 和结束程序 点击此键,生成以 下程序列表 4.NC加工子程序限制参数设置 建立加工程序列表: 1.PMPT界面 1.SNK(DC/RB)3D自动加工 NC加工限制参数设置 配

5、刀伸出限制设置: 1.PMPT界面1.SNK(DC/RB)3D自动加工 此三处请按图示 数据设置参数 四、自动加工机床动作程序-O1111 自动加工机床动作程序-O1111 注:机床动作程序 中,预热和刀折两 项不可设置; 1. 请 勾 选 此 项 2.点中保存主程 序,生成动作程 序-O1111 五、自动加工主程序-O1000 注:主程序中, 仅在第一次调刀 即O1001中设 置30分钟预 热;刀折项要求 20、16、 12、10、 8 、6球刀要 进行刀折判断 1. 关 闭 此 项 2.点中保存主程序, 生成主程序-O1000 ? PMPT-6.程序清单 五、3D自动加工【程序清单】自动输

6、出 进入此项生成程序单 六、3D自动加工程序【配刀信息】自动输出 ? 3.刀具加工信息表 ? 配刀信息表 进入此项配刀信息表 七、3D自动加工碰撞检查批量处理 七、3D自动加工碰撞检查批量处理 八、3D全自动加工编程相关规范和要求 自动加工程序编制请参照下面规范和要求执行 八、 3D全自动加工编程相关规范和要求 (一).刀具选用的一些规定 1.自动加工中不可以选用25球刀做清根; 推荐以下编程策略: 半精铣按要求编制30单刀清角程序,本程序可以根据需要局部增 加轴向分层清角;然后使用20球刀做轴向分层清角;后续按规范 要求编制; 25球刀-不选用 八、 3D全自动加工编程相关规范和要求 (一)

7、.刀具选用的一些规定 2.新制模具二期设备3D型面加工一律使用自动化刀库刀具编制自动化程序; 备用刀库使用时要求自行给出刀位号(T34-T40) 注:使用RH自动加工三轴后处理, 可以避免出现程序中丢失S代码; 注:使用RH自动加工三轴后处理, 可以避免出现程序中丢失S代码; 八、 3D全自动加工编程相关规范和要求 (一).刀具选用的一些规定 3.刀具库中T1、 T2、 T3三个刀位用于Q30和BJ30等半精加工; T4、 T5、 T6 、 T7四个刀位用于J30-1、 J30-2、 J30-3等精加工; 用于Q30和BJ30等半精加工 用于J30-1、 J30-2、 J30-3等精加工 八、

8、 3D全自动加工编程相关规范和要求 (一).刀具选用的一些规定 4.目前T2为空刀位,编程员可以选定本刀具后,在程序单和配刀清单中注明:由刀具 配送中心另行配刀; 5.除B1设备外,B3-B4-B7-B8设备目前T1-T33为机床刀具库固定刀具, T34-T40为空刀位;由编程员根据需要自行定义T34-T40号刀具; 在程序单和配刀清单中注明:由刀具 配送中心另行配刀; 6. 仅B1设备, T34-T60为空刀位;由编程员根据需要自行定义T34-T60; 自行 定义 刀位 号 固定刀具固定刀具T01-T33 空刀位空刀位T34-T40 八、 3D全自动加工编程相关规范和要求 (一).刀具选用的

9、一些规定 7. 相同直径刀具的单刀清角单刀清角和半精加工半精加工不可以调用同一把刀. (Q30用T1;BJ30用 T2或T3;) 8.半精铣和精铣精铣不可以调用同一把刀。 9. 单刀清角和多刀清角(精铣)如果都用到相同刀长的刀具,则单刀清角可以在备 用刀库中选用L相同,但热夹部分略长的刀具代替 自动加工单刀清角十分重要,通过单刀清角保证将型面凹R部位清空;自动加工单刀清角十分重要,通过单刀清角保证将型面凹R部位清空; Q30使用的是单球刀片,清根后刀片磨损或崩刃,不宜再做半精铣,因此 单刀清角单刀清角和半精加工半精加工不可以调用同一把刀 半精铣后刀片磨损或崩刃,不宜再做精加工 八、 3D全自动

10、加工编程相关规范和要求 (一).刀具选用的一些规定 10.长刀、中长刀、短刀程序必须分开编制; 11. 16、 12以下清根球刀浅滩面优先选用强力刀柄装夹的刀具; 12.清根刀具优先选用的次序为: (1).强力刀柄装夹的刀具 壁厚为3MM的热夹刀具 壁厚为1.5MM的热夹刀具 (2) .3D刀具库-自动加工2011版; 再选3D刀具库-备用; 最后选用3D-粗加工-维修刀库刀具; 例如:拉延模压边筋清根使用本刀具效果好; 短刀:刀体L较短(15-35),优先使用强力刀柄,再选用热夹刀柄。 中长刀:刀体L中等(55-70);长刀:刀体L较长(90-150) 八、 3D全自动加工编程相关规范和要求

11、 (一).刀具选用的一些规定 13. 20以下小直径球刀单刀清角要求分层清角(轴向分二层); 14.型面U/V型槽的部分适当可以增加留量多刀清角程序;(刀路数为3或5 环即可) 15.平刀清角一律不可做自动加工程序; 16.型面先补刀程序可以放在精铣J30-123现行自动加工; 后补刀程序不可以做成自动加工程序,应放在自动加工结束后由操作员手动接刀完 成; 17.球刀30精加工程序在20小时左右长度,一般不建议换用新刀具; 压料面三维偏置策略编程 刀路由内向外加工 压边筋内侧及侧壁面参考 线控制由外向 内加工 型腔内浅滩面平行铣顺长加工 三部分程序接刀部位均选在了型面凹角部位 3D自动加工中避

12、免了接刀痕迹产生 举例:K06-5401061-拉延模凹模自动化加工精铣程序接刀处理 18.自动加工精铣接刀原则上选择在凹R部位接刀; ? 避免避免3D自动化加工分区域或分段精铣程序产生接刀痕迹自动化加工分区域或分段精铣程序产生接刀痕迹 举例1:K06-5401061-拉延模下模自动化加工精铣程序改善 浅滩面及X方向侧壁面平行铣顺长加工 Y方向凸圆角及侧壁面参考 线控制三维偏置策略加工 Y方向凸圆角及侧壁面参考 线控制三维偏置策略加工 三部分程序先行合并后实施程序刀路编辑 关键词:1.刀路编辑去除三程序合并后产生的两处跳刀, 使程序在工件加工时只有一处下刀点和一处抬刀 点;2.本方法体现了顺长加工的原则减少了加工的 缓冲时间;3.解决了Y方向侧壁面拉刀问题;4.解 决了在3D型面上跳刀接刀,产生接刀痕迹问题; 改善后刀路已经 是一个独立的程序,无任何 接刀 19.通过将刀路合并后,编辑程序后使程序变成一个完整的程序, 保证只有一个下刀点; 八、 3D全自动加工编程相关规范和要求 20. 在编程前做出接刀辅助面延伸接刀处刀路实现在凸缘切线方向接刀后, 无接刀痕迹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