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和教育修改四稿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700806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发展和教育修改四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心理发展和教育修改四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心理发展和教育修改四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心理发展和教育修改四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心理发展和教育修改四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发展和教育修改四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发展和教育修改四稿(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主要内容 心理发展概述 1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3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Question: At which age do children begin to hear sound? 儿童多大开始能听到声音? At which age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swim? 多大的儿童可以教他游泳? After which age do children become less likely to develop a clos

2、e bond with the adoptive parents? 在多大年龄之后儿童不易与收养父母形成亲密关系? At which age do children begin to understand 1+1=2 or2-1=1? 在什么年龄儿童能理解加减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乌申斯基(.)曾说过, 我们不要告诉教师应该怎么做,但要对他们说, 请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在遵循规律及其 使用条件的同时积极加以实践。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一、发展与心理发展 (一)人的发展 n狭义: -即人类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 n广义: 种系的发展

3、 个体的发展 -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的连续的和系 统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社会情感的变化。 -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到衰老再到死亡的连续不断 的有规律的系统的变化过程。 自然人 社会人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阶段的连续的系 统性的变化, 教材: 关于“个体的发展” (0岁18岁) 即儿童青少年的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8 (二)个体发展的内容 个体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 大脑的发育 认知的发展 身高体重的增强 语言的发展 人格的发展 生理机能的改变 指儿童青 少年的注意 、观察、记 忆、想象、 思维与学习

4、等方面的成 长与进步。 指儿童青少 年学会使用 本民族的语 言,并达到 比较高的水 平。 指儿童青少年 的性格包括道 德品质、自我 意识、社会行 为的成长与转 变。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9 心理发展 个体的发展 生理发展 物质基础 影响作用 个体发展内容的关系图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三、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1、心理发展是教育的前提,教育须以心理发展

5、水平 和特点为依据(准备性原则) 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前提; 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突破口; 重视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 2、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 导作用(发展的助力或阻力)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四、理解心理发展对于教师的重要意义 1、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教 学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 2、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教 学要做到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 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作好各个阶段教 育教学工作的衔接。

6、切忌“一刀切”。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3、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要求,教 育教学要做到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 熟期和关键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教学,取得最佳 效果。 4、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的要求 ,教育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5、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的要求,教育教学要做到既看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发 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 又要看到其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 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

7、育与心理发展 五、有关心理发展的基本争论 1.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2.一种还是多种发展路线 3.天性与教养 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一、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环境 遗传因素是指与遗传基因相联系的生物有机体内在的 因素。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 生理特征而言。 环境因素就人类个体成长来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 然环境; 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 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 的各种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遗传与生理成

8、熟是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和基础。 遗传遗传 基因为为儿童身心发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序列 图谱图谱 。 在遗传遗传 素质质的基础础上,儿童的心理发发展才有了 可能,遗传遗传 确定了发发展上的基本时间进时间进 程。 (一)遗传、生理成熟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人类大脑有1000至 2000亿个神经元(神经细胞),它们之间构成了复杂 的联系突触联系,制约着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水平和方向。在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历程中,大脑的发 育成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9、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大脑功能单侧化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案例: 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 即21-三体综合征,属常染 色体畸变。患儿的主要特征为智 能低下、体格发育迟缓和特殊面 容。患儿眼距宽,鼻梁低平,眼 裂小,眼外侧上斜,外耳小,舌 常伸出口外,流涎多;身材矮小 ,头围小于正常,骨龄常落后于 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头发 细软而较少;四肢短,手指粗短 ,小指向内弯曲。通贯手。患病 儿童的精神发育迟缓,智商很少 超过60的。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 折流产。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案例: 苯丙酮尿症(PKU) 苯丙酮尿症是先天代谢

10、性疾病的一种, 由于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血液里缺乏一种 分解苯丙酮的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 伤。神经系统异常体征不多见,可有脑小 畸形,肌张力增高,步态异常,腱反射亢 进,手部细微震颤,肢体重复动作等症状 。由于黑色素缺乏,患儿常表现为头发黄 、皮肤和虹膜色浅。患儿尿液中常有令人 不快的鼠尿味。 智力低下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约90% 以上的患儿可有中至重度智力低下。 我国苯丙酮尿症患儿达12万。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遗传与成熟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美国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人的 发展是一个球,发展的可能性是一片地形,这个球 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但是,无

11、论它如何滚动,都 不能超出这片地形。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二)环境与教育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与教育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遗传遗传 具有稳稳定性,而发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发展的空间间是由 环环境与教育提供的,发发展的水平与内容则则完全是环环境 与教育作用的结结果。 环环境:指人的周围一切并对人有影响的客观现实,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26 自然环境:不依赖人而存在的,人与其它生物所共有的的环 境,包括宇宙星辰、山川河流、阳光、空气、水分等。 自然环境是人与其它生物生存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产生、

12、繁衍,种族的文化、习 俗的形成和个体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人体组织中的元素种类及其含量与所在地区的元素分布及 含量有密切关系,而人体的元素种类及含量对人的身心发展有 着重大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27 缺碘与碘过量: 如甲状腺肿大,克汀病等,智力发育落后是两种 克汀病病孩共性表现,而地方性克汀病病孩则落后更 严重,可呈白痴状态。病孩从小表现为智力低下、表 情呆滞、反应迟钝。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上半 身较长而下半身(双腿)较短,体型不匀称。运动发 育迟缓。毛发稀疏、粗、脆、无光泽。可见特别面容 :鼻根部低下,眼距增宽,眼睑小,眉毛稀少色淡, 唇厚,舌大、宽、厚、

13、常伸出在唇间。 资 料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28 佝偻病: 也叫软骨病,在医学上的全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 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其主要 原因是体内维生素D水平不足。导致钙、磷不能正常 沉着在骨骼生长部位,骨骼钙化不足,在临床上会出 现佝偻病的症状。 克山病: 克山病是由于缺硒造成的一种地方性心肌病。 资 料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29 社会环境: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 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 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 社会环境可以分为多种层次和系统

14、。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30 生态系统理论 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19172005)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提出的生 态系统理论是得到最广泛接受和应 用的生态模型之一。 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 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 ,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 体发展 *30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微观系统:是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家庭、学校、同 伴、玩耍地等)。 中间系统:是在微观系统之间、微观系统和外层系统之间的 联系系统。 (例如,一个孩子的“家和学校”) 外层系统: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

15、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 环境。 (例如,父母的工作场所) 宏观系统:是个体所处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 时序系统:是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环境事件与生活方 式的改变。 按照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环境并不是静态地以一成不变的 方式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相反,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阅读材料: 印度狼孩卡玛拉 卡玛拉,女, 1912 年生于印度,当年被狼叼走,与狼一 起生活了八年。 1920 年她在加尔各答东北山地被人发现,从 狼窝里抓回送到附近一个孤儿院,由辛格牧师夫妇抚养。刚进 孤儿院的头一年,卡玛拉只有狼的习性而没有人的心理,她不 会说话,不会思考,用四肢行走,昼伏夜行,睡觉也是一副狼 相。卡玛拉常半夜起来在室内外游荡,寻找食物,想要逃跑时 ,像狼一样嚎叫,吃饭、喝水都是在地上舐食。她愿意与猫、 狗、羊等动物一起玩,不让别人给她穿衣服,不愿与小孩接近 。尽管她每天与人生活在一起,但心理发展极慢,智力低下。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