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南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8697724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南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届南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届南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届南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届南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南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南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南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卷共6页,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25题,共50分)和综合题(第2631题,共50 分)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用条形码的考生,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不用条形码的考生,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考试证号。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2、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一律无效。5.请保持答题卡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选 对得2分,共50分。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图1),完成12题。1. 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北京市的经纬度大致为A. 116E,40SB. 116E,40NC. 116W,40SD. 116W,40N2. 从北京市地图上可以看出,北京市位于天津市的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西南方向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图2),完成35题。3. 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A.南回归线 B.赤道C.北回归线 D.北极圈4

3、.一年中有太阳光直射的是A.北寒带 B.北温带C.热带 D.南温带5.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五带中的A.北温带和热带 B.北温带和北寒带C.热带和南温带 D.南寒带和南温带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3),完成68题。6.四地中,分别位于陡崖和山谷的是A.和 B.和C.和 D.和7.地与地的相对高度约为A. 470 米 B. 670 米C. 200 米 D. 870 米8.图中、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为A. 1千米 B. 2千米 C. 3千米 D.4千米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图4),完成910题。9. 南极洲濒临的大洋不包括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0.主体既在

4、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大洲是A.亚洲B.南极洲C.北美洲D.非洲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和日本南部地震灾害图片”(图5),完成1113题。1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大致划分为A.五大板块B.六大板块 C.七大板块 D.八大板块12.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13.前不久,日本南部地区三天内遭遇两次强震(里氏6.5级和7.3级),死伤逾千。日本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受到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这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6),完成1416题图61

5、4.非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A.010之间B. 1020之间C. 20以上D. 0以下15.下列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大陆气温相同C.南半球自南向北气温没有变化D.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升高16.赤道附近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冰雪覆盖。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读“亚洲地形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图7),完成1718题。17.亚洲地势的特点是A.南高北低B.西高东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东西高,中部低18.受地形的影响,亚洲主要河流A.均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B.均自西向东流入太平

6、洋C.大多数由北向南流入印度洋D.多数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读“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图8),完成1921题。19.俄罗斯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山地高原。它们之间的界线是A.伏尔加河 B.鄂毕河C.叶尼塞河 D.勒拿河20.北极圈横穿俄罗斯,据此推测俄罗斯大部分地区A.全年高温,有干、湿季之分B.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1.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首都是A.圣彼得堡 B.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C.摩尔曼斯克 D.莫斯科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图9),完成2223题。22.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7、的主要经济作物是A.甘蔗 B.甜菜C.花生 D.油菜23.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南部沿海地区读“我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图10),完成2425题。19.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最稠密的是A.青 B.甘C.藏 D.苏20.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宁夏 B.新疆C.内蒙古 D.广西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1)和“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示意图”(图12),回答问题。(10分)(1)当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此

8、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半球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 。(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通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较 ,气温低,处于四季中的 季。(3)2016年奥运会将在 (国家)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该城市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奥运会期间(8月521日)地球最接近公转轨道上、两点中的 点。(4)巴西北部的 平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人口 (稀少或稠密)。27.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3)和“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4),回答问题。(8分)图13图14(1)东南亚位于太平洋和 洋之间,欧洲西部濒临 洋和北冰洋。(2)东南亚的赤道附近地区以热带 气候为

9、主,具有全年 的气候特征,有利于 (粮食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3)欧洲西部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 (东或西)风,西部沿海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 业。.28.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5)”,回答问题。(9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 海。(2)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 的河流。(3)下游进入 平原,坡度变缓,流速 (加快或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 河”,极易决堤成灾。(4)实

10、验探究表明: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而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 。为了防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A.上游地区修筑梯田B.中游地区植树种草C.下游地区筑坝拦水D.中游地区陡坡垦殖29.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图16),回答问题。(9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 (山脉)淮河为界。这条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份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2)界线乙大致位于 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附近,确定界线乙的主导因素是 (填字母)。A.地形 B.季风 C.气候 D.植被图16(3)北方地区位于界线甲以东

11、,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多于400毫米,农业生产类型以 业(种植或畜牧)为主: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较 ,气候干旱,农业生产类型以 业为主。(4)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 ,墙体高;在传统交通运输方面,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地区河流众多,以 为主。30.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滨江临海,江海联运,加上发展迅速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本地区人口众多,科技发达,城市密集,市场广阔。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和上海

12、市气温降水资料图”(图17)(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 省南部地区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东临东海和 海。(2)该地区地处我国三大平原中的 平原,我国最大河流 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气候类型)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3)该地区是我国髙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地区之一,其发展高新技术的最有利条件是 (填字母)。A.农业基础好 B.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C.科技力量雄厚 D.矿产资源丰富(4)我们学校所在地隶属于图中的 (城市)。 (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31.节能、环保、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身边的环境洁净优美,充满生机,抬头可望蓝天白云,低头可见清水长流。请你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家乡的环境建设提出建议(至少两点)。(6分)地理试卷 第7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