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的治疗三.创面处理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8695374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伤的治疗三.创面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烧伤的治疗三.创面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烧伤的治疗三.创面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烧伤的治疗三.创面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烧伤的治疗三.创面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烧伤的治疗三.创面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伤的治疗三.创面处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暑 l 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 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l 多见于: 拥挤的公共场所 建筑工地 高温工作环境 冶金、厨房 野外行军 产褥期 。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37左右、皮肤温度 保持在32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 果。 。和外界的热量交换主要通过传导、对流、 辐射以及水分蒸发等方式,随着气温的升 高,以传导、辐射方式散热的逐渐减少, 汗液蒸发散热逐渐增加。尤其当外界气温 高于32时,大部分热量要通过汗液蒸发 了。 。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 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 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

2、管的血流越多 ,散热就越多。 l 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 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 状况、水盐供给以及健康状况有关。此外,老年 人、体弱多病、肥胖、饥饿等均可能是中暑的原 因。 l 当气温40、湿度30%,气温38、湿度50%, 气温31、湿度80%,体温调节即会发生障碍。 因此,气象上规定灾害性的天气标准,长江以南 ,最高气温38,或最高气温35、湿度 61%,或最高气温33、湿度64%。 l 即使气温不很高而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时,从事 重体力者亦可发生中暑。 中暑分为以下三级: 1先兆中暑是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 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

3、 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 面色 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 温升高至385以上。 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 型 重症中暑 1.热射病型中暑 2.热衰竭型中暑 3.热痉挛型中暑 因暴露于热环境下,身体所散发之汗液中之 盐份损耗过多所致,主要为各部骨骼肌肉 发生疼痛性收缩、皮肤潮湿寒冷、全身抽 搐、体温正常或稍增高。 血钠和氯化物降低,尿肌酸增高 死后尸检发现,小脑和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坏 死。心脏有局灶性心肌细胞出血、坏死和 溶解,心外膜、心内膜和瓣膜组织出血; 不同程度肝细胞坏死和胆汁淤积;肾上腺 皮

4、质出血。劳力性热射病病死后病理检查 可见肌肉组织变性和坏死。 处理方法 1. 迅速将患者移往荫凉而通风之处所,放低 头部。 2. 解除其负荷,松开衣服,全身淋以冷水( 或用冰块擦澡),直至患者苏醒为止 3. 水浴时,同时强力按摩四肢,以防止毛细 血管流血滞积,并促使散热加速。 4. 如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应立即施行人工呼 吸。 处理方法 5. 患者清醒后,应请医官或送至附近医疗机构检诊 以利作进一步之治疗。 6. 供给水份(患者意识清醒才可经口给予水份,否 则应经由点滴给予)。 7 还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 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8 穴位按压解暑 人中、合谷、内关

5、 、风池 、承浆 穴 中暑的预防: 1、饮水方面 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特别应 适当喝一些盐水。 2、食物方面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 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 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 等。大量吃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 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 常运行。 中暑的预防: 3、外出方面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 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 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 、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 。 中暑的预防: 4、睡眠方面 高温天气体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 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 放松,有助预防

6、中暑。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 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 5、耐热锻炼方面 在办公室工作的坐班族可以长期 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这一人群存在着很大 的中暑隐患, 应进行耐热锻炼,每天抽出一定时 间到室外活动,主动适应自然气温 烧伤 烧伤的原因 1. 热物烫伤 小孩多见 不小心碰倒热水瓶、热水杯、热饭菜、 热电熨斗、蒸汽烫伤 2.火伤 火焰、灼热的气体吸入伤,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 爆炸烧伤 3. 电烧伤 各种触电、雷击 4. 化学烧伤 硫酸、盐酸、硝酸等烧伤 5. 放射线烧伤 如放疗 烧伤的分度 l度烧伤: 为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的损伤。局 部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有

7、疼痛和烧灼感 ,皮温稍增高,35天后局部由红转为淡褐色 ,表皮皱缩脱落后愈合。可有短时间色素沉着 ,不留瘢痕。 l浅度烧伤: 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局部红 肿,有大小不一水疱,内含黄色或淡红色 血浆样液体或蛋白凝固的胶冻物。若无感 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短期内可有 色素沉着,不留瘢痕,皮肤功能良好,又 称水泡烧伤。 l深度烧伤: 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 层。局部肿胀,间或有较小水疱。由于残 存真皮内毛囊、汗腺等皮肤附件,仍可再 生上皮,如无感染,一般34周可自行愈 合。愈合后可有瘢痕和瘢痕收缩引起的局 部功能障碍。 l 度烧伤: 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甚至骨、内脏器

8、官等。 皮肤坏死、脱水后形成焦痂,故又称为焦痂型烧 伤。创面蜡白或焦黄,甚至炭化。干燥,无渗液 ,发凉,针刺和拔毛无痛觉。可见粗大栓塞的树 枝状血管网(真皮下血管丛栓塞),以四肢内侧 皮肤薄处较为典型。愈合后多形成瘢痕,正常皮 肤功能丧失,且常造成畸形,又称焦痂性烧伤 。 烧伤严重性分度 分度II度面积 III度面积并发症 轻度9% 中度29%9% 重度49%19%较重复合伤,中重度吸 入伤 特重度49%19%严重并发症 新九分法 部位 占成人体表 占儿童体表 发部 3 头颈 面部 3 9 9+(12-年龄) 颈部 3 双上臂 7 双上肢 双前臂 6 9X2 9X2 双手 5 躯干前 13 躯

9、干 躯干后 13 9X3 9X3 会阴 1 双臀 5 双大腿 21 双下肢 双小腿 13 95+1 95+1-(12-年龄) 双足 7 烧伤的病理 一、 局部病变 蛋白质变性和酶失活 血管通透性增高 烧伤的病理 二、全身反应 面积较小,较浅表的热烧伤,除疼痛刺激外,对全身 影响不明显。 面积较大、较深的热烧伤,则可引起下述的全身性变 化。 1.血容量减少 伤后2448小时内,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高,血浆成分丢失到组织间(第三间隙)、水泡 内或体表外(水泡破裂后),故血容量减少,严重 烧伤后,除损伤处渗出处,其他部位因受体液炎症 介质的作用也可有血管通透性增高,故血容量更加 减少。除了渗出,烧伤区

10、因失去皮肤功能而蒸发水 分加速,加重了脱水。 2.红细胞丢失 3.免疫功能降低 烧伤的临床症状 一、局部症状 疼痛和烧灼感,若神经被烧伤破坏,无感 觉 二、全身性反应和并发症 中度以上烧伤的严重性实际包含其全身反应和 并发症,并发症甚至可使轻度烧伤病人发生危险 。 1.休克 2.脓毒血症 3.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 4.急性肾功能衰竭 5.应激性溃疡 6.其他 心肌功能降低 烧伤的病死常为多系统器官衰竭所致。 烧伤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1.保护烧伤区 防止和尽量清除外源性感染 2.预防和治疗低血容量或休克 3.治疗局部和全身的感染。 4.用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并尽量减少瘢痕所

11、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畸 形。 5.预防和治疗多系统器官衰竭。 烧伤的治疗 对于轻度烧伤的治疗,主要是处理创面和防 止局部感染,并可使用少量镇静药。 对于中度以上烧伤,因其余全身反应较大和 并发症较多见需要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 重。在伤后2448小时内要着重防治低血 容量性休克。对于创面,除了防治感染以 外,要尽力使之早日愈合、对度者尤应 如此如能达到这两点要求,则中度以上烧 伤也能较顺利地治愈。 二.现场急救 正确施行现场急救,为后继的治疗奠定良 好基础。反之不合理或草率的急救处理, 会耽误治疗和妨碍愈合。 1.保护受伤部位 2.镇静止痛 3.呼吸道护理 烧伤的治疗 三.创面处理 烧伤创面一般只需

12、保持清洁和防避再损伤,面积 较大者可用冷湿敷或烧伤油膏以缓解疼痛。以 上烧伤创面需用下述处理方法。 (一)创面初期处理 又称烧伤清创术,目的是尽 量清除创面沾染。但已并发休克者须先抗休克治 疗。使休克好转后方可施行。 修剪毛发和过长的指(趾)甲擦洗创面周围的健 康皮肤。以灭菌盐水或消毒液(如新洁尔灭、洗 必泰、杜灭芬等)冲洗创面,轻轻拭去表面的沾 附物,已破的水泡表皮也予清除,直至创面清洁 。可同时注射镇痛镇静剂。 烧伤的治疗 三.创面处理 (二)新鲜创面用药 主要为了防治感染,促使创 面消炎趋向愈合。应根据烧伤的浓度和面积选择 药物 1.小面积的烧伤水泡完整者可涂以碘伏或洗 必泰等;也可吸出

13、泡内液体,加以包扎。 烧伤的治疗 烧伤的治疗 三.创面处理 (二)新鲜创面用药 2.较大面积的烧伤 。可低位剪破水疱放水,保留疱皮 。外用湿润烧伤膏(黄芩,黄柏,黄连等, 清热解毒,止痛生肌)或其他烧伤膏(含 制菌药和皮质醇),或用其他制攻的中西 药药液(可以单层石蜡油纱布或药液纱布 使药物粘附于创面) 。创面暴露或包扎。 烧伤的治疗 三.创面处理 (二)新鲜创面用药 3.烧伤表面也可先涂以碘伏,准备去痂 处理。 注意:创面不宜用龙胆紫、红汞或中药粉 末,以免妨碍创面观察、也不宜轻易用抗 生素类,因为容易引起细菌耐药 三.创面处理 (三)创面包扎或暴露 1.肢体的创面及躯体小面积多用包扎法 2.头面颈部和会阴的创面或大面积宜用暴露法 3 深度烧伤宜用暴露疗效 尽可能及早去除痂 壳,植皮覆盖创面,以防瘢痕形成造成畸形和 功能障碍 烧伤的治疗 烧伤的治疗 三.创面处理 (四)去痂 1手术切痂和削痂 2 脱痂 (五)植皮 (六)感染创面的处理 较大的创面感染需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肉芽 组织生长良好后,应及时植皮,促使创面愈合 (四)全身治疗 1抗休克 2抗感染 3 全身营养支持 烧伤后消耗增加,与受累面积、浓度、感染等的程度相一 致而营养不足可延迟创面愈合、降低免疫力、肌无力等, 所以需要补充,已受到普遍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