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复习试题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8692977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复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马哲复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马哲复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马哲复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马哲复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复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复习试题(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沉重哀悼”5.12”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 一、单选题: 1、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据是( )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 认识同实践相分裂 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D、自然观和历史 观相分裂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D、实质或灵魂 3、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 上学的斗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D、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 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

2、义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 A、历史性B、真理性 C、科学性D、实践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7、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 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 C、不可知论D、反映性 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辩证法B、直观性 C、形而上学D、机械性 9、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康德B、费尔巴哈 C、孔德D、黑格尔 10、现代西方哲学不论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其 实质都是( )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 C、辩证法D、形而上学 11

3、、哲学的生命从根本上说在于( ) A、反映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12、我党一贯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 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14、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 ) A、贝克莱和休谟B、谢林和费希特 C、叔本华和尼采D、黑格尔和 孔德 15、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的 物质形态的是( ) A、古代朴素唯物论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

4、 C、辩证唯物论D、经验论 1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客观实在性B、运动的绝对性 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 1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二 者的统一 A、物质和运动 B、事物变化的多样性的连续性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D、形而上学和诡辨论 18、设想某种不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 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 C、二元论D、诡辩论 19、时空是( ) A、运动着物质唯一属性B、运动着物质 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 整了的体系 20、实践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 A、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活动 B、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

5、 C、人们的精神活动 D、个人的行为 21、人类社会发展是这样一个过程( ) A、阶级斗争的过程B、自然历史的过程 C、自发的过程 D、周而复始的过程 22、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 A、人 B、阶级和国家 C、社会制度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3、就物质的反映特性而言( ) A、无机物不具有类似反映特性 B、只有生命物质具有类似反映特性 C、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D、部分物质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24、坚持世界是物质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 ) A、形而上学唯物论B、辩证唯物论 C、折衷主义 D、二元论 2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是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6、 B、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其内容是客观的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其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2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 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是( )的 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7、矛盾是( )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C、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系 D、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2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辩证形式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D、源泉和动力 2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7、的转化是( ) 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30、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 A、头脑中自生的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固有的 D、从书本上学来的 31、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2、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的问题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世界的状况怎么样 C、世界是否可知 D、世界本质是什么 3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 )

8、 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 C、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 泉 D、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35、系统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 ) A、高于唯物辩证法 B、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C、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D、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36、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 义是( )的性质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 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 通 C、对立面相互转化 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 、

9、相互排斥 37、关于联系的观点是重要的哲学命题,而唯心主 义都否认( ) A、联系的普遍性B、联系的多样性 C、联系的客观性D、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1: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 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 在就是被感知”。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马赫认为:“ 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尼采主张“自由选 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说“意志是世 界的本质,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 格丹诺夫认为:“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 素”,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 材料2、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 的影子”、“世界是

10、上帝的创造物”,黑格尔 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 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 本原”,程颐认为:“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 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 ,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 观点? (2)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做 简要概括和分析。 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 ,说宋国有个喜欢养猴的人,他常常省下 自己的口粮喂猴子,不久家里粮食所剩无 几,他试图减少给猴子的粮食供应,便与 猴子商量道:“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三个 栗子,晚上给你们四个,好不好?”猴子 们听了都站了起来,十分生气。过了一

11、会 儿,他改口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 上三个,行吗?猴子们听了个个都趴在 地上,非常高兴。 请用质量互变原理分析这个故事。 v 狗猛酒酸:宋国有个买酒的人,为了招徕生 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 酒坛、酒杯收拾得清清爽爽,门外高悬“天 下第一酒”的酒幌子,但是却门庭冷落,顾客 少,酒卖不出去就变酸了.他非常苦恼,于是 请教左邻右舍,邻居说:“这是你家养的狗太 凶猛了,往往人们高高兴兴地想去你家买酒, 但一走到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叫不 止,甚至还想扑上去嘶咬人家,你说谁还敢上 门买你的酒呀,这就是狗猛酒酸的的道理.” 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辨证法的有关原理进行分 析. 辨析

12、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 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3.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4.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是否承认认识是客观在人脑中的反映 D、是否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 A、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3、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

13、)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坚持的错误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D、正确的观点,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接受 它 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5、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 复合” C、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D、认识来源于 精神 6、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 ) A、只有参加实践 B、只要刻苦读书 C、既要积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 D、依靠灵 感和机遇 7、真理的一元论就是指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14、( )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 一个 C、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用同一种方 法获得的认识 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处真理 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 段 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D、可以独立存在 的真理 9、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A、主观唯心主义承认B、客观唯心主义 承认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D、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 认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 动 C、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D、它是直接现实性的 活动 11、“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真理”,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的错误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观点 C、混同真理与谬误的错误观点 D、唯物主义关于真理定义的另一表达方式 12、谬误和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为 ( ) A、谬误和真理没有确定的界线 B、谬误本身也是真理的表现形式 C、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主观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