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中考历史_历史分析与建议复习课件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691980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中考历史_历史分析与建议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中考历史_历史分析与建议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中考历史_历史分析与建议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中考历史_历史分析与建议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中考历史_历史分析与建议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中考历史_历史分析与建议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中考历史_历史分析与建议复习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突出人文 2014年历史中考卷分析与建议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教材七至九年级教材 镇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指南历史 二.命题原则 坚持基础性、科学性、灵活性和时代性的原则 体现“重基础,培能力,促发展”的理念 全面、准确反映本市初中毕业生在历史学习方 面达到的学业水平。 三.考试要求 本次考试通过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 型的设置,把历史知识的测试水平分为识 记、了解、应用和分析四个层次,注重对 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 查,主要测试学生的毕业合格水平,同时 试卷努力呈现梯度,拉开得分层次,因此 具备了部分考试选拔功能特点

2、。 四.试卷结构 1题型题量:2014年镇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历史试卷有两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共25小 题,每题2分,合计50分;非选择题(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共5小题,每题10分,合 计50分。试卷满分100分,按60%折合成中考成 绩60分。 2试题来源:其中约 50%-60%来自资料和教 科书,10%左右据资料和教科书改编,30%左右 为原创新题。 3. 试题难度:基础题、中档题、较难题的比例为 7:2:1;估计难度系数是0.70到0.75 五.主要特点 1覆盖面广,分布均匀 试题考点内容分布较为合理,覆盖面广,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在试卷中按比例分配分

3、值, 20个单元均有考点呈现;重要考点的分布上,在顾及各年 级知识点的同时,重点考查了近现代史的知识,如中国和 世界近现代史各占45%左右,重点考查了对重要知识点的 理解和把握。 2重视史实,突出主干 试题以基本历史知识考查为主,突出了历史主干知识的 记忆和再现,让学生获取最基本的分数,如重要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重要地点、法律文件、战争战役和时政热点 等。试题通过问题情境设置,让学生再认重要的历史事实 、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的基本线索。 3图文并茂 ,培养能力 试题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学的三维学习目标,在考查学生基础知 识的同时,试题统计文字阅读量5千左右,同时图文并茂,全卷有 15幅图和3个数据表

4、,注重培养学生根据材料情境获取历史信息、 综合分析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问题情境设置, 将相互关联的专题知识点加以整合,突出了对学生材料阅读理解、 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综合分析、归纳比较等学习能力的考查。试 题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 4专题鲜明 ,衔接高中 为了衔接高中历史专题教学,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线索 和发展过程的把握及综合学习能力,采取小专题命题,主观题跨度 大,综合性强,围绕特定历史主题线索组题,如2014年周年事件纪 念、近现代外交关系演变、近现代探索之路、美国崛起历史发展、 世界格局的演变等,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基

5、础上,实现 知识迁移与比较,并运用相关材料解决问题。 5关注时事 ,挖掘功能 试题能以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和2014年周年热点 问题为切入点来创设历史问题情境,使得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历史 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鉴往知今,更好地挖掘史学的德育功能。如第 5题的郑成功收复台湾体现民族英雄精神;周年纪念如12题原子弹 爆炸成功50周年、26题2014年四大事件考查等;26题长征精神和 深圳精神的考查;27题中国外交地位不断提高的考查;28题近现代 探索之路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9题美国崛起感悟国家统一、科 技革命对国家崛起强盛的重要,哥伦布、达尔文、华盛顿、林肯、 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外历史人

6、物的考查分析历史人物的对历史发展 的作用等。这些考查既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根据题意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能力,又体现了史学的德育功能,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现实。 6适度传承,力求创新 与以前镇江历史中考卷相比较,今年试题总体上求平 稳, 难度较前有所上升,试题设置有梯度,力求拉开学 生得分层次。总体来说,与以往试题相比,今年历史试题 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1)原创和改编结合。试题以中考指南为基准, 多方收集大量史料,进行原创和改编,选择题第8题、9题 、11题、24题、25题实行原创与修改结合,考查对比分 析和数据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主观题部分,四道题全 是原创

7、,试题减少了陈题、原题的使用量,试卷整体感觉 有新意,原创自编题和改编题的比例占全卷近40%左右。 (2)图表和文字结合。试题统计文字阅读量5千 左右,并适量用了15幅和3个数据表格,大量的历史 文字材料(含课内和课外)来创设答题情境,考查 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探究和文字表达能力,特 别注重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5道选择题除了第4、12题以外,其余都设置了答题 情境。其中第7、13题运用了图片材料,第8、11、 24运用了数据材料,其他题运用了文字材料。主观 题26、29、30题运用了图片、漫画、数据、文字史 料,这些图片、漫画、文字史料的运用,使试题更 加富有新意和活力

8、,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与要求。这 里需要指出的是,文字材料的增多,加大了学生的 阅读量,考查了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3)目标和达成结合。试题着力体现历史教学中 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达成,尤其加强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考查。如26题第(2)(4)问、27题第(2)、 28题第(4问)、29题第(4)(5)问、30题第 (5)问等,都是要求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纵 向和横向的联系和比较,针对某个专题或现象,从 一定的高度感悟历史,得出感想、启示,考查了学 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考查目标直 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选择题分析 选择题

9、失分较多的题目是第2、9、16、17、20、21、23、24 题,这些题目失分的共性原因主要包括:(1)试题情景经过重 新加工;(2)比较能力较弱;(3)材料(表格)中的信息提炼 能力差;(4)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弱。 (三)材料题分析 材料题第28题得分相对较高,因这道题学生情境较熟。其他试 题得分率都在65%以下,主要原因包括:(1)历史概念掌握不 准,专有历史概念写不准;(2)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差;(3 )概括能力差,不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4)基础知识不牢, ;(5)历史与现实联系能力差。 七、教学建议 从平时我们教学课堂反映和阅卷教师总结,我们学生存在问题 主要是基础不牢、审题不严

10、、答题不规范等等,因此,我们在后近 2个月的历史教学与复习必须要做到“四要”: 1.课堂教学要“扣指南与抓主干”,不要“信天游与拣芝麻” 中考既然是升学兼毕业的检测,从其过关性、基础性特点出 发,平时教学不必过难、过深,要把握历史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 基础不牢固,历史主干知识得不到落实,是学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识记是基础的基础。 因此,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理论、历史阶段特 征务必做到落实。 首先要紧扣中考指南,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 清教材的线索和章节间的各种联系,使学生从书本的章节中跳出 来,纵观全局,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使学

11、生对散见在各章节中的知 识点有个整体感。 其次,在教学和复习中要对每一个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 理,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以及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等认真分析,并 将其放在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去理解和把握,注意知识的主次,让学 生准确、系统地把握主干知识。再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在 联系、前后联系、纵横联系、中外联系 、正反联系等;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时序性”教学特点,有目的性地帮 助和引导学生全面梳理基础知识,初三复习阶段要以专题史和文明 史的形式,重组课本知识,通过一条条主线串联起历史史实,帮助 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便于学生掌握。 2教学复习要“重生活与注时政”,不要“纯知识与忽时事” 从近

12、年特别是2014年省历史小高考历史卷看,关注生活、关注 时事与热点是命题者的一大所好,也是历史学科史学德育功能价值 所需。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与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生活热点和时事 焦点。2014年、2015年3月前的重大时事热点、周年纪念、长效热 点等等,平时我们教师要在电视、报纸、网络注意并收集成文,讲 授或印发给学生,在训练中贯穿。同时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特别要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重视历史事件与现实社会的结合,注意历史 的时代性,重视历史对现实社会的借鉴作用,做到学以致用。 从近年特别中考历史卷看,关注生活、关注时事与热点是命题 者体现历史学科史学德育功能价值所需。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与复 习中

13、,要特别注重生活热点和时事焦点。2014年、2015年3月前的 重大时事热点、周年纪念、长效热点等等,平时我们教师要在电视、 报纸、网络注意并收集成文,讲授或印发给学生,在训练中贯穿。 如2014年周年纪念日:120周年 1894年甲午战争;100周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90周年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80周 年1934年长征开始、60周年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和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50周年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等; 2015年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1915年新文化运 动开始100周年、1935年长征中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1945年抗日 战争胜利和世界反

14、法西斯战争胜利等等70周年、1955年华约形成 60周年、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20周年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决 定美每年的9月3日抗战胜利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 家公祭日,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世界和国人永世铭记历史, 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在七七事变纪念活动77周年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是命题 的题库素材。我们教师要认真选题、选材并进行设计,以备无患。 3.各项训练要“重审题与抓规范”,不要“读答案与和稀泥” 考生应对考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快速有效地审题和组 织答案。如何有效地提

15、高学生审题和答题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答案 和采分点大致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逐 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要认真研究各地近几年的中考试 题,进行筛选和 改造,把脉中考命题走向,要针对每课、每单元 教学实际,多查找资料,如历史专著、高中必修教材资料等,自 编或选编习题,特别是材料解析题的综合练习等,最好是做到材料 题每课一练,训练学生解答材料题的能力,努力把历史课教活,培 养“活学”历史的学生。同时教师评讲老师卷要教给学生如何审题、 解题的方法技巧,尤其是怎样阅读史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提炼 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主观题答卷的基本要求 是:语句完整通畅,符合逻

16、辑;用词准确,言简意赅;主题突出, 层次分明;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4.教师自身要“不断充电与研究”,不要“吃老本与教死书” 中老年教师,由于大学毕业多年,加之教学各项教学事务繁 忙,知识的老化严重,而现在史学材料、观念、史学方法的更新, 许多教师仍然一本书、一本中考指南“打天下”,年复一年,肚里无 货,课堂教学的底气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死背书、背死书现 象严重。近两年中考命题形式和内容变化,已经初步力图改变这种 现象。因此,历史教师特别是一些非专业的教师,要加强自己知识 不断的“充电”,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才能适应当今历史教 学的要求。这也是2013、2014年中考历史卷在内容、形式变化的 宗旨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