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8691068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六实验六 微生物微生物( (细菌细菌) )基因组基因组DNADNA的提取的提取 一、实验原理 1、核酸的分类 l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核外也有少量DNA ,如线粒体DNA(mtDNA),叶绿体DNA( cpDNA),质粒DNA。 l RNA 存在于细胞质中,如mRNA, rRNA, tRNA等。 l 除上述DNA,RNA外,还有非细胞形式存在的病毒和 噬菌体,其或只含DNA,或只含有RNA。 l分离纯化核酸总的原则: 应保证核酸一级结构的完整性; 排除其它分子的污染。 l核酸纯化应达到的要求: 核酸样品中不应存在对酶有抑制作用的有机溶剂和过高 浓度的金属离子; 其它生物大分

2、子的污染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排除其它核酸分子的污染。 2、核酸制备的一般原则 一、实验原理 l核酸制备时应注意的事项: 尽量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提取过程。 减少化学因素对核酸的降解。 减少物理因素对核酸的降解:机械剪切力和高温 防止核酸的生物降解。 3、核酸制备的一般原则 一、实验原理 l核酸制备的步骤 : 破碎细胞破碎细胞 提取提取 纯化纯化 I.材料准备 II.破碎细胞或包膜内容物释放 III.核酸分离、纯化 IV.沉淀或吸附核酸,并去除杂质 V.核酸溶解在适量缓冲液或水中 l核酸酶的抑制和抑制剂 降低温度,改变pH及盐的浓度,都利于对核酸酶 活性的抑制,但均不如利用核酸酶抑制剂更有利,当

3、然,几个条件并用更好。 对于DNA,抑制DNase活力很容易,但防止机械 张力拉断则更重要。 对于RNA,因分子较小,不易被机械张力拉断, 但抑制RNase活力较难,故在RNA提取中设法抑制 RNase更重要。 4、核酸制备的一般方法和原理 一、实验原理 l核酸酶的抑制和抑制剂 DNase抑制 加入少量金属离子螯合剂,如0.01 mol/L EDTA 或柠檬酸钠,DNase基本可以全部失活。 去垢剂、蛋白变性剂及DNase抑制剂也可使 DNase失活。 l核酸酶的抑制和抑制剂 RNase抑制 操作要带手套。 所有器皿要严格消毒, 试剂处理 低温操作 在分离过程中要加入一定的RNase抑制剂。

4、l核酸制备中常用的去垢剂 核酸本身带负电荷,结合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用 于核酸提取的去垢剂,一般都是阴离子去垢剂 ,去垢剂的作用: 1溶解膜蛋白及脂肪,使细胞膜破裂; 2溶解核糖体上面的蛋白质,使其解聚,将核酸 释放出来; 3对RNase、DNase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如:SDS、脱氧胆酸钠、4-氨基水杨酸钠、萘-1.5-二磺酸钠 、三异丙基萘磺酸钠 l核酸制备中常用的蛋白质变性剂 蛋白质变性剂的作用: 1.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从核酸提取液中分离除去,以防造 成蛋白污染。 2.使蛋白质变性,故可使核糖体解聚释放出核酸。 3.某些蛋白质变性剂也有抑制RNase活性和破裂细胞的作用 。 如:苯酚、氯

5、仿、盐酸胍、DEPC l核酸制备中常用的酶 DNase RNase 蛋白酶K 溶菌酶 l核酸提取的一般过程 1)破碎细胞(防止核酸酶的作用) 微生物:溶菌酶、SDS裂解。 高等植物:捣碎器破碎、液氮研磨。 酶法:蛋白酶,如胰蛋白酶, 冰冻法:反复冻融或液氮冻后组织捣碎 。 动物:液氮处理后用匀浆器破碎。 细胞器DNA:首先纯化细胞器。 以上处理时均要同时加入核酸酶抑制剂 l核酸提取的一般过程 2)破碎抽提核酸除去杂质 1首先使脱氧核糖核蛋白、核糖体、病毒的核蛋白与 其它成分分离 2使核酸与蛋白质分离 3除去脂类 4多糖的除去 l核酸提取的一般过程 3)核酸的纯化 根据所需核酸的性质和特点除去其

6、它核酸污 染,并除去提取过程中的系列试剂(盐、有机溶剂 等)杂质,最后得到均一的核酸样品。 4)核酸样品的保存 核酸保存的主要条件是温度和介质 温度: 4(5)最佳和最简单 -70是长期保存的良好温度,为一次性保存 -20保存 保存介质: TE缓冲溶液(最常用) 10mmol/L Tris-Cl pH8.0 1mmol/L EDTA pH8.0 二、材料、设备及试剂 菌种 :细菌 设备 :eppendorf管、微量取液器(20l,200l,1000l), 台 式高速离心机, 涡旋振荡器 试剂:TE缓冲液、10%(w/v)十二烷基硫酸钠(SDS)、20mg/ml 蛋白酶K、5mol/L NaCl

7、溶液、CTAB/ NaCl溶液、24:1氯仿/异戊 醇、25:24:1酚/氯仿/异戊醇、异丙醇、70%乙醇 、 1培养5ml的细菌培养物至饱和状态,取1.5ml的培养 物12000rpm离心5min。 2沉淀物加入567l 的TE缓冲液,用吸管反复吹打使 之重悬。加入30l 10%的SDS和3l 20mg/ml的蛋白酶 K,混匀,于37温育0.5h。 3加入100l 5 mol/L NaCl,充分混匀,再加入 80l CTAB/ NaCl溶液,混匀,于65温育10min。 三、操作步骤 4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混匀,10000*g,离心 4min。将上清液转入一个新管中。 5加入等体积的酚/

8、氯仿/异戊醇,混匀, 10000*g,离心5min,将上清转入一只新管中。 6加入0.6体积异丙醇,轻轻混合直到DNA沉淀下来 , 12000*g,离心5分钟,去上清,用 70%乙醇洗涤 。 77500*g,离心5min,弃上清,自然干燥,重溶于 30l 的TE缓冲液。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材料准备材料准备 最好使用新鲜材料,低温保 存的样品材料不要反复冻融 提取血液基因组DNA时,要 选择有核细胞(白细胞) 组培细胞培养时间不能过长 ,否则会造成DNA降解 含病毒的液体材料DNA含量 较少,提取前先富集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细胞裂解细胞裂解 材料应适量,过多会影响裂解,导致DNA量

9、少,纯度低 针对不同材料,选择适当的裂解预处理方式 : 植物材料液氮研磨 动物组织匀浆或液氮研磨 组培细胞蛋白酶K 细菌溶菌酶破壁 酵母破壁酶或玻璃珠 高温温浴时,定时轻柔振荡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核酸分离、纯化核酸分离、纯化 采用吸附材料吸附的方式分离DNA时,应提 供相应的缓冲体系 采用有机(酚/氯仿)抽提时应充分混匀,但 动作要轻柔 离心分离两相时,应保证一定的转速和时间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核酸沉淀、溶解核酸沉淀、溶解 当沉淀时间有限时,用预冷的乙醇或异丙醇沉淀, 沉淀会更充分 沉淀时加入1/10体积的NaAc(pH5.2,3M),有利 于充分沉淀 沉淀后应用70的乙醇洗涤,以

10、除去盐离子等 晾干DNA,让乙醇充分挥发(不要过分干燥) 若长期储存建议使用TE缓冲液溶解 TE中的EDTA能螯和Mg2+或Mn2+离子,抑制DNase pH值为8.0,可防止DNA发生酸解 1.DNA中含有蛋白、 多糖、多酚类杂质 2.DNA在溶解前,有 酒精残留,酒精抑 制后续酶解反应 3.DNA中残留有金属 离子 1.重新纯化DNA,去 除蛋白、多糖、多酚 等杂质 2.重新沉淀DNA,让 酒精充分挥发 3.增加70乙醇洗涤 的次数(2-3次) 五、五、DNADNA提取常见问题提取常见问题 q问题一:DNA样品不纯,抑制后续酶解和PCR反应。 原 因 对 策 1.材料不新鲜或反复冻 融 2

11、.未很好抑制内源核酸 酶的活性 3.提取过程操作过于剧 烈,DNA被机械打断 4.外源核酸酶污染 5.反复冻融 1.尽量取新鲜材料,低温保存材料避 免反复冻融 2.液氮研磨或匀浆组织后,应在解冻 前加入裂解缓冲液 3.在提取内源核酸酶含量丰富的材料 的DNA时,可增加裂解液中螯合剂 的含量 4.细胞裂解后的后续操作应尽量轻柔 5.所有试剂用无菌水配制,耗材经高 温灭菌 6.将DNA分装保存于缓冲液中,避免 反复冻融 q问题二:DNA降解 对 策 原 因 五、五、DNADNA提取常见问题提取常见问题 1.实验材料不佳或量少 2.破壁或裂解不充分 3.沉淀不完全 4.洗涤时DNA丢失 1.尽量选用新鲜(幼嫩)的材 料 2.动植物要匀浆研磨充分;G 菌、酵母裂解前先用生物酶 或机械方式破壁 3.高温裂解时,时间适当延长 (对于动物细胞、细菌可增 加PK的用量) 4.低温沉淀,延长沉淀时间 5.加辅助物,促进沉淀 6.洗涤时,最好用枪头将洗涤 液吸出,勿倾倒 q问题三:DNA提取量少 对 策 原 因 五、五、DNADNA提取常见问题提取常见问题 1简要叙述酚氯仿抽提体系后出现的现 象及其成因。 2.沉淀时为什么要用无水乙醇? 六、问题与讨论六、问题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