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导论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8690469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0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导论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临床导论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临床导论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临床导论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临床导论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导论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导论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导论第一篇 第一、二章 医学发展史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中:1、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医学理论著作。 包括素问(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和灵枢(解剖、经络、针灸)2、 扁鹊: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第一个进入正史记载的医生。3、 华佗:“外科始祖”,最突出贡献为创制“麻沸散”。其他贡献有行剖腹术、创五禽戏。4、 张仲景(医圣)与伤寒杂病论。5、 孙思邈 与 千金方。 中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大医精诚、大医习业 精湛医术 高尚品德修养6、李时珍 与 本草纲目。 达尔文称其为“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西1、(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医学之父 重大贡献:推动巫医分离,奠定西方

2、医学基础 其他:“体液说”(血液、粘液、黄胆、黑胆) “希波克拉底誓言”2、维萨里(解剖学之父)的人体的构造:奠定了解剖学的基础。 盖伦:“猴子解剖学家”、血液运动的“潮汐说”。3、 哈维 的 心血运动论: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4、巴斯德(法)与 科赫(德):开创现代微生物学与细菌学。巴士高温消毒法 在结核病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使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治疗狂犬病方法 结核菌素5、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诞生。 过程: “抗生现象”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弗洛里、钱恩促进青霉素临床应用 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青霉素的完美补充) 抗生素大量问世 有抗结核杆菌的能力现代医学的发展1、 现代医学的主要

3、发展:器官移植、微创外科、医学影像学。器官移植:1、移植:将身体的一部分(如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手术或其他途径移到同一个人或另一个人的特定部位,使其继续存活的方法。(供者 移植物 受者) 2、简史:器官移植萌芽 免疫抑制方法的发展 临床应用 (里程碑药物,免疫抑制药物)(X线照射并骨髓移植 6巯基嘌呤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制剂 环细胞素A 细胞毒性药物 ) 3、现状:肾脏移植、肝脏移植、心脏移植、胰腺移植、肺移植、骨髓移植、其他。 4、存在问题:供体器官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 经费短缺 规范尚未形成 排斥反应微创外科(MIS):1、定义:通过微小创伤或微小入路,将特殊器械、物理能量或化学药

4、剂送入人体内部,完成人体内病变、畸形、创伤的灭活、切除、修复或重建等外科手术操作,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外科技术。 2、起步于胆囊切除术,先发展到机器人手术系统。 3、目的:将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达到最小,“损伤”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医学影像学:1、定义:通过各种成像检查技术获得有关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活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的图像,根据图像所显示的特点进行疾病诊断以及在影响下监视下直接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的一门新兴医学科学。 2、分类:影像诊断学、介入医学(介入影像学)。 3、X线成像检查应用:普通检查(荧光透视、摄影),特殊检查(软X线摄影),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缺乏自然对比的组

5、织中,人为形成密度差别形成影像)。 4、发展:传统放射诊断学 数字X线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USG) 核素成像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 磁共振成像(MRT)(形态学成像、功能性成像)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 介入医学 不同技术综合运用 介入诊断学 介入治疗学 (支架植入术、成形术、栓塞术、穿刺引流术、消融术、灌注术、取异物术)二、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基因医学、干细胞、核酸疫苗、介入医学。基因医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好梦成真 后基因时代接踵而至(蛋白质组学)(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基因图谱)干细胞(SC):1、定义:来自胚胎、胎儿或成人的具有持久或终身的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6、。 2、发展:胚胎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伦理争议)核酸疫苗:1、疫苗:由减毒的或灭活的病原微生物制得的,具有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抗体或细胞免疫的生物制品。(菌苗:由细菌制得。疫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得。) 2、核酸疫苗:DNA疫苗。将含有编码外源性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DNA直接接种到机体后,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系统合成抗原蛋白。 3、发展:第一代传统疫苗 第二代重组基因工程疫苗 第三代核酸疫苗介入医学:“通、堵、注、消” 1、通:再通术。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技术使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再通,或者通过导管、导丝将支架置于管道狭窄处重建管道。 2、堵:栓塞术。将某些栓塞物质选择性

7、地注入血管或体内异常通道,阻断血流进行栓堵的治疗技术。 3、注:灌注技术。用导管、细针向组织或器官内注入各种药物进行治疗的技术。 4、消:消融技术。通过化学性或物理性手段对病变组织进行破坏的治疗技术。三、21世纪的医学实践模型循证医学1、 循证医学:人们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活动。2、 核心思想:医务人员应该明智地运用在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研究证据来诊断、治疗患者。3、 方法:RCT、系统综述等。 “随机对照试验” 条件:随机化、有对照。4、 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活动: 第一步:明确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步:通过检索科学文献来寻找相关证据。(PICOS文献检索) PICOS

8、 P:患者类型;I:干预措施;C:对照措施;O:患者结果;S:研究类型。随机分配?随机化方法恰当?采用盲法?分析得当?被测人员中途退出、失访有说明?结果、结论真实? 第三步:严格地评价这些证据的质量。 审查文献中报告结果的真实性。(研究方法、基本原则) 审查文献中报告结果的临床重要性。 审查文献中报告结果的适用性。META分析 系统综述 队列研究 病理对照 动物实验 高 (证据级别) 低 第四步:把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决策。 (综合考虑最佳证据,具体的医疗环境,患者价值取向) 第五步:评价决策效果,不断提高临床决策水平。 第三章 医学目的与责任1 医学目的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双重特点 医学目的首先

9、是客观的,它能正确反映医学发展的实际水平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性质和特点,因此具有客观真理性和历史阶段性。同时医学目的又是主观的,他作为人们的一种追求与愿望,必然存在主管对客观反映的超前性。科学的医学目的应该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体。2 医学目的的变迁古代医学减轻痛苦,挽救生命近代医学去除疾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现代医学防病治病、卫生保健、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减少死亡新世纪新的医学目的重视和提高生命质量,优化生存环境;增进心身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减少发病率;治疗疾病,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避免早死和追求安详死亡3 医疗危机

10、“医疗危机”主要是指医疗保健费用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4 医学责任为了保证顺利实现医学的目的和任务,社会赋予了医学特定的权利。例如信息获取权、处方权、手术权等,但是医学的权利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看病贵”的社会问题;面对“安乐死”和代孕、器官移植、亲子鉴定等医学伦理问题,医学权利也只能服从医学伦理学的原则,有限制有条件的行使。社会赋予医学义务的权利的局限性,决定了医学对于健康责任的有限性。医学的范围、医学的能力、医学的权利的有限性影响着医学责任面对人们无限的健康需求,具有有限性。 第四章 医学模式1 医学模式概念医学模式又称医学观,包括健康观、疾

11、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也就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是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医学模式分为医学认知模式和医学行为模式2 医学模式的演变时间医学模式健康观医学发展时代5-15世纪神灵主义人的健康和生命是神灵所赐 经验医学模式15-16世纪自然哲学用五行等解释生命现象和健康16-18世纪机械论人是机器,治疗疾病如修机器 实验医学模式19世纪下半叶生物医学单因单果,宿主-病因-环境平衡20世纪70年代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多因单果,宿主-环境-个人平衡整体观 整体医学模式三未来可能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自然-社会医学模式大生态医学模式全人医学理论模式全息时空系统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

12、式思维空间医学模式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第五章 医学教育1. 医学教育要适应“诊断-治疗”模式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模式的转变,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手段。2. 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从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七个方面对医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了界定。第二篇 第一章 生命与健康1.生命的定义:生命是由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所组成的生物体进行的由物质、信息和能量三种要素为代表的综合运动形式。生命的价值: 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人性价值价值的判断 : 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2.健康定义: 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统一3.健康教育的目的: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健康教育的方法:促进人们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4.健康促进的宗旨: 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健康促进的核心:创造支持性环境个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改变5.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策略:制定能够促进健康的公共策略创造支持性环境 强化社区性行为 发展个人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