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8689329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第八章 教 学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第八章 教 学 (上)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一)汉语“教学”的释义 ?教学即学习 ?教学即教授 ?教学即教学生学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汉语“教学”语义例举 : (1)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 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 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王策三:教学论稿(1985),第8889页。 (2)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

2、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 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1991),第2页。 (3)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 活动。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990),上海教育出 版社产,第178页。 (二)英语“教学”的释义 ?在英语世界里,教(teach)和学(learn)最 早也是同义的,可以通用的,它们是同一词源 派生出来的,Learn与所教的内容相联系, Teach与使教学得以进行的媒介相联系。 ?后来,语义的发展是基于分析的逻辑,教与学 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两种不同的概念,也 就没有像汉语涵盖教与学两方面的“教学”的概 念。 (三)教学的规定性

3、定义 1、教与学在理性思维中是可分的。 2、“教的行为”是教学理论的中心问题。 3、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 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师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如呈示、对话 、辅导等)和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 教师期望、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两 大类别。 “学生进步”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一是 注重结果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预期目 标,二是注重体验的过程性目标,三是 注重创造的表现性目标。 (四)教学教育,教学智育,教学上课,教学 传授知识。 1、教学与教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教 育是指培养人的活动,而教学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基 本途径。 2、教学与智育也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4、。 智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 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 组成部分。教学是实现智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但同时也 是实现其他各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因此说学校以教学为 中心,并不意味着学校就是以智育为中心。 3、“传授知识”只是教的一个方面,它排除了学生的 学习活动,也排除了教学的其它任务。 4、“上课”只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更不能代替教 学的全部。 二、教学的任务 (一)关于教学任务的传统表述 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3、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优 良的道德品质 (二)近些年以来

5、我国关于教学任务的不同表述 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1、三种比较典型的看法 (1)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 程。没有揭示“教”与“学”之间“结合”的基本特性。 (2)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 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 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把教 学过程内涵等同于“教育”的内涵了,未能把握教学过程 的质的规定性

6、。 (3)教学过程系指开展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时间流程。 这种看法虽强调了教学过程是一种时间流程,但还没有 深入揭示教学过程中教授活动与学习活动的相互关系。 2、现代教学理论对“教学过程”概念的理解 (1)超越了仅重视教学的“结果”的局限,特别 强调教学的“过程”,强调教学中教师教什么、 怎么教和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过程。 (2)在承认教与学相区别的同时更强调它们之 间的统一。 (3)突出强调,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统一机制 是“引导”,即教的引导与学的被引导的新型关 系。 二、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的观点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认识说 ) 2、教学过程是一种学生身心发展 的过程(

7、发展说 ) 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实践说) 4、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交往说) 三、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其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传授科学的规律性知识 科学组织教学过程 重视操作与活动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 4、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作为学 习者和教学参与者的主体能动性结合 两种师生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

8、分发挥教师主 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 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三节 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Teaching Strategy) (一)含义 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 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 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 定的教学方案。 (二)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三)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理论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教学实 践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一)内容型策略 (二)形式型策略 (三)方法型策略 (四

9、)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 教学(中) 第四节 教学原则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第六节 教学方法 第四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述 1、含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 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2、依据 (1)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3)教学原则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教

10、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教学组织形式所 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 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 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 二、班级授课制 1、含义: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 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 续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优越性: 1、使得教学获得了巨大的效率,一位老师同 时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为 可能。 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 地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3、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 平接近,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互相交

11、流和启发 。 局限性: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是 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 2、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 会比较缺乏,因此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的多样化,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 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 利于因材施教。 5、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 间没有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难以保证。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1、分层教学(分组教学、能力分组) (1)涵义:是将学生按照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 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2)分层类型:

12、通常在每一年级A、B、C、D、E五个水 平,A组为最高,B组次之,余此类推。 (3)分层依据:以美国部分州为例,主要依据智力测验 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家长意见决定。 (4)分层范围:通常在主要科目实行分层。比如,数学 、英语、科学、社会。 (5)分层管理:一般初实行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 ,每学期或每学年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进步显著,可以上调,学习吃力 ,则可以下调。 (6)评价 2、小组合作学习 (1)涵义: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 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性为机制,以小组 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 组织形式。 (2)小组

13、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A、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通常由46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征、 家庭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习组成。 B、设立小组目标 C、实行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 D、个人责任的明确 E、均等的成功机会 3、小班教学:是社会和义务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 的产物,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教育公平性、 公正性的进一步要求,不仅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而且得到高质量的教育。许多国家在教育法中规 定的每班学生人数。通常在1525人之间。 第六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述 1、涵义: 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 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 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14、2、指导思想; 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 、参观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一)发现法 1、涵义: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 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 习结果。 2、评价: 发现法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超过对学习结果的关注。 优势:由于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的全面的智 力活动,他们的智力也就因此获得发展,这是讲授法难 以企及的。 弱点: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它的时间花费要比讲授法多 出许多;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引起学生自 己获得学习结果比之直接讲解不仅需要教师

15、有更高的教 学水平,而且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紧张和更加具有挑 战性。 (二)范例教学法 (德国 瓦根舍因 )不是系统地进行知识学习,而 是提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范例,学习研究这一范例,获 得一般的知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情感。 (三)程序教学法 1、内涵:指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逻辑编 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法。 2、评价 :它能提供及时反馈,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以及 游戏般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非指导教学法 (罗杰斯)把心理临床治疗的原理运用于教学之中,教 师不对学生进行指示,而是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注 重情感的适应性,双方都真诚、平等地进行沟通。注重 学生的个性和情感,

16、体现着学生的主体性。 第十章 教学(下) 第七节 教学工作的实施 (教学环节) 第八节 教学评价 第七节 教学工作的实施 一、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 1、备课 (1)意义 (2)主要内容: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设计 教学过程 (3)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内心备课和行为备课 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2、上课 (1)课的类型和结构 A 、课的类型 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来划分的课的种类。 可分为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B 、课的结构 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及其顺序和时间分配。 可分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新 知识,布置&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