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868744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6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 整体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是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时 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一、政治上:列强侵华加剧与中国人民的探索 西方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提出 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等,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1.列强侵华与民族危机 (1)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 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2、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 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 (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2.中国人民的抗争 (1)戊戌变法: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政 治运动;1898年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是 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 (2)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 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 限性。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

3、时约法,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巨变。此后,为 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等,屡遭挫折,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 二、经济上: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1.初步发展 (1)背景:甲午战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 台。 2.“短暂春天” (1)背景:辛亥革命扫除发展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

4、运动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2)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 业迅速萧条。 三、思想上:近代前期中国四大社会思潮 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思潮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维新变法思想:甲午战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 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 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民主共和,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一个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 逐步深

5、入人心。 3.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 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4.社会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宣传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 础。 四、生活习俗:社会生活与习俗的新变化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活 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2)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前后,“剪辫易服”具有反清革 命的色彩;

6、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 人士的欢迎。 2.交通事业的进步: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 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通讯工具的变迁: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 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 通史整合 主题一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视角1 从通史视角考查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影响 【考题1】 (2015四川文综,5)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 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审题定位 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辨析选项 观察图片信息,图

7、中有美、英、日、法的国旗 ,明显显示的侵略国家包括英、法、美、日等国,可判断 这次“战事”应该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结束后签订 了辛丑条约,故选D项。A、C、D项分别与鸦片战 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有关,不符合题意,均排 除。 答案 D 视角2 从现代化史观考查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考题2】 (2013课标全国I,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 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审题定位 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探索 解题关键 据题干情境及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体现了器物层

8、面的现代化方向,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体现了制度层面的现 代化方向,B项正确。 答案 B 视角3 运用文献史料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考题3】 (2014广东文综,16)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 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审题定位 近代中国辛亥革命 解题关键 据题干时间“1917年”及信息“新知事(县长)于昨 日初夜入城,(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 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可知县长仍是科举出身,说 明辛亥革命后,选官的方式和过去差别不大;县长的思想仍

9、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说明辛亥革命后,传统思想的影响仍 然较大,B项正确。 答案 B 【拓展延伸】 多视角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为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 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而颁布。 (2)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 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 (3)评价: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 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 进步意义。 (4)思想: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的主张:如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孟德斯鸠)

10、;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 等。 主题二 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原因、特点 及影响 视角1 创设新情境,考查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考题4】 (2014海南单科,16)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 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规定专 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 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审题定位 近代中国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题关键 据材料“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

11、5年 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可知,政府鼓励企 业自由竞争,故B项正确。 答案 B 视角2 运用图文材料,考查民国时期列强经济侵略的特点及原因 【考题5】 (2015福建文综,24)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 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苏联) 190919110905646 19191921891103214 19291931205764053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审题定位 近代中国的经济列强的经济侵略

12、辨析选项 观察表中数据,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逐年扩 大且幅度非常大,这说明美国对华经济侵略不断加剧,故 选A项。表格数据显示英国对华贸易优势减弱,排除B项; 中国对法国贸易呈现出超局面,C项错误;从数据无法得出 D项结论。 答案 A 【拓展延伸】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与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 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 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它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发展 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 进了无产阶级队伍

13、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 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 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 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 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 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 义,难以独立发展。 主题三 从君主立宪思想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特 点及影响 视角1 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维新派思想主张 【考题6】 (2015课标全国,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 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

14、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 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 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审题定位 维新思想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解题关键 新学伪经考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 经实系伪造,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 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 ,故选C项。A、B、D三项不能从本质上反映题干的主旨 ,均排除。 答案 C 视角2 利用文献材料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考题7】 (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 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 的传统重

15、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 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 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 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审题定位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 辨析选项 题干材料中“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 现光芒”说明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并加以 创新,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反对旧道德的主张 ,故A项错误。C项与作者意图完全相反,B项在材料中无 从体现,故均可排除。 答案 D 【拓展延伸】 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历程 及特点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 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其特点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立国 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实质是在不 触动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 专制制度,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的目的。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 物”的层面上。 (2)从早期维新思想到康梁维新思想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把 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 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 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到制度层次。 (3)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 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