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686701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单元总结要点图解知识清单一海陆分布1. 大洲和大洋 地球上七分是海洋(71%)、三分是陆地(21%)(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面积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欧洲、大洋洲(面积最小)(2)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记忆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练习:填出图中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 重要的大州分界线:大洲州界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

2、直布罗陀海峡二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建造围海大坝等) 。2、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会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如科学家在南极大陆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3、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2)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版块,板块在不断的运动。(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4.熟记六大板块名称及相对位置: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 太平洋板

3、块(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例如:(1)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相互碰撞,使其不断升高(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3)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两板块不断发生张裂运动,所以红海在不断扩张。重难点突破一.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考查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形式)1.东、西半球多数考题给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在图上标出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名称。有的考题

4、还同时考查大洲和大洋的分界线知识。2.南、北半球南、北半球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是这部分考题的难点之一,判断起来难度较大,关键是首先确定南、北极点,然后读图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判断。(1)以海洋为中心的是北极点(北半球),北冰洋位于北极点周围,北冰洋被大陆环抱。(2)以陆地为中心的是南极点(南半球),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周围,南极洲被大洋包围。方法提炼:学画世界轮廓图,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分布通过画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出各大洲的形状,从而在头脑中建立一个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分布图。具体画法:(1)从图中A点出发,沿着图中箭头,按序号顺序,从箭头到箭头。这样,其中五个大洲的具体轮廓一笔画出。然后填充上大洋

5、洲和最南的南极洲(如图a)。(2)在做好的轮廓图上填写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如图b)。(3)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经线和180经线等,大致确定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如图b)。【典例分析】例1. 【2019呼和浩特】图中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完成12题。某大洋是指( )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北冰洋D. 大西洋【解析】解:读图可知,20W经线穿过该大洋,且被赤道穿过,该大洋是大西洋。图中为北美洲,为欧洲,为南美洲,为非洲。 故选:D。例2 .【2019滨州】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扭曲。如图“戴马克松地图”,能有效地控制

6、绘制时产生的扭曲。结合如图完成56题。5.关于图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面积最大的洲 B位于西半球C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位于的南侧6.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有( )ABCD3.【解析】读图可知,20W经线穿过该大洋,且被赤道穿过,该大洋是大西洋。图中为北美洲,为欧洲,为南美洲,为非洲。 故选:D。4.【解答】是面积最大的洲,故A正确;位于东半球,故B错误;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C错误;位于的东南侧,故D错误。故选:A。例3 .【2018白银】图4为“世界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码所表示的大洲与大洋的名称。 B 洲,C 洲, 洋, 洋。(2)南回归线穿

7、过 个大洲。D、E大洲之间的地理分界线是 (3)从地理位置看,中国位于北半球A大洲的 岸。【解答】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和数码所表示的大洲与大洋的名称为:A为亚洲,B为欧洲,C为非洲,D为北美洲,E为南美洲;为太平洋,为大西洋,为印度洋,为北冰洋。(2)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洋洲、南美洲3个大洲。D北美洲、E南美洲之间的地理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3)从地理位置看,中国位于北半球、A亚洲的东岸。故答案为:(1)欧;非;印度;北冰;(2)3;巴拿马运河;(3)东。二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考查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一般有两种形式:1.结合某区域发生的火山、地震等

8、地理现象,对板块运动进行考查。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之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2.结合一些山脉和海洋的形成和变化,对板块运动进行考查。(1)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它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在不断张裂,地壳断裂下陷。(2)地中海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地中海在不断缩小。(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目前

9、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4)科迪勒拉山系是地球上最长的山系,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方法提炼:看图思考法解决实际问题板块构造学说抽象,难于理解,学习过程中应多看图、多思考、多想象,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多联系实际,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分析板块运动方向,理解板块的碰撞、挤压与张裂所引发的现象;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地震的分布情况。【典例分析】例4. 【2019河南省】2019年4月18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如图为台湾岛略图。读图,台湾岛多地震是由于地处( )A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板块交界处,地壳稳定C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板块,地

10、壳稳定【解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例5.【2018扬州】读图,完成45题。4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 )A大西洋B阿尔卑斯山脉C地中海D红海5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至今它还在不断升高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B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4.【解析】从图中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判断,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处,会扩张;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处,会缩小,逐步消失;阿尔卑斯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会不断升高;大西洋位于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面积不断扩大。故选:C。5.【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致使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