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68667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唐诗二首文章主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卖炭翁叙述了卖炭翁辛勤劳动的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示了唐代“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结构图示 考点提炼自然环境描写及其作用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对应训练见第14题)点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解答 渲染凄苦的氛围,烘托诗人愁苦的心境,为下面的内容作铺垫。拓展链接杜甫草堂杜

2、甫草堂坐落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1请把下面的词语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怒 号挂 罥塘 坳 布 衾 大 庇 突 兀 俄 顷 两 鬓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三重茅()沉塘坳()口称敕()回车叱牛() 挂罥() 辗冰辙()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突然)C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的样子) D宫使驱将惜不得(吝惜不得)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

3、正确读法是()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诗的一种体裁。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C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悲悯情怀。D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6下列对卖炭翁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劳作。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

4、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7下列对卖炭翁的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制度的公开掠夺性。B白居易是宋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

5、法简洁,富有表现力。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指的是_这一历史事件。9杜甫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_10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

6、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_1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_13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课外阅读2017无锡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7、注 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14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_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_16学完本课后,班级举行以“古诗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活动一:识诗人,长知识 唐代不少诗人都有雅号,这些雅号同他们的诗篇一样流芳千古。如李白的雅号是“诗仙”,杜甫的雅号是“诗圣”,王维的雅号是“诗佛”等。请问下列诗人中谁的雅号是“诗杰”?()A王勃B孟郊C刘禹锡 D贺知章(2)活动二:仿句子,我会填 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金黄的夕阳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

8、镇,在绵绵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_,_,_;我梦想_,_,_。教 师 详 解 详 析1略。2chngochchjunnin3解析 B“突兀”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4B5解析 A此诗是古体诗。6C7解析 A B项,白居易是唐代诗人;C项,诗歌没有表现卖炭翁敢于反抗的形象;D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描写。8安史之乱9描绘了风高雨急、屋破漏雨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在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10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11写出了牛车之重,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12示例:“千余斤”炭与“半匹红纱一丈绫”价值悬殊,运用对比手法,反映了卖炭翁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13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14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15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时局动荡的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