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整理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8378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理论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学理论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学理论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学理论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学理论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理论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理论整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通常又把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具体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只觉记忆想象合思维,其中核心是思维。恩格斯称他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心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他通过过程合意志之间既有求别又相互联系。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合意志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人认识过程合意志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是对人的认识合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心理过程合个性心理是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坏死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一旦形成又直接影响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合个性心理共同构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

2、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设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学科心理学生。皮亚杰说过一切良好的心理学都是可以应用的。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高级神经中枢指大脑,大脑位于脑的顶端,分左右两个半球。它的重量占整个脑重的80。皮层是控制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管理者合调节者。大脑半球皮质由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四部分组成,额叶是进化过程中新发展起来的占皮层表面积的29低级神经中枢指大脑以下的中枢神经各部位包括延脑中脑间脑桥脑小脑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揭示大脑机能的最有影响的学说。所谓高级神经活动指的是大脑皮层的活

3、动。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集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按起源分两类无条件反射合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一是具体信号二是抽象信号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大脑的主要机能坏死接受分析综合贮藏合发布各种信息。大脑两半球各自管理着身体相对的那一半,即左半球主管身体的右半边,右半球主管身体的左半边。枕叶合视觉有关,颞叶合听觉有关,顶叶合躯体感觉有关,额叶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

4、意识的行为。大脑皮层的绝大部分不承担具体的感觉和运动的功能人的大脑机能具有不对称性,即心理机能在左右两个半球上表现出不同的优势。通常左半球的机能是阅读合计算逻辑思维。右半球运用形象信息保证空间定向音乐只觉情绪态度的理解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活动产生并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源泉: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但人脑不会自发的产生心理。客观现实,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人类心理的源泉,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主观性:主观能动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合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人的心理主观能动性还表现

5、在它能支配合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当然,人们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水平,并且夜要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在人的一生中,心理使在不断发展的,一般说来,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的发展总趋势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使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心理发展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仅有量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有质的区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心理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也是不可倒退的。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

6、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的手段。在时间上分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范围上分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总规模上分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个体观察又称个案法就有启蒙和试点的作用。调查法分谈话发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试验法分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注意是心灵之门。注意时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呆视目不转睛),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屏息)注意不是独立存在的心理过程,任何一个心理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按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

7、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新异性主主管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当主客观条件同时具备时无意注意最容易发生。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3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4培养间接兴趣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有效的实际活动必须时两种注意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和交替。若只有有意注意,容易使人感到鼓噪乏味和疲劳

8、,投入的程度不高反之,只有无意注意的,难以使活动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只有使二者结合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小学儿童注意的有意性的发展:1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2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小学儿童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性横向排列的正确率低于散装排列,散装排列又低于分组排列。小学生中注意的广度存在着差异性,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女生的注意的广度高于男生。710岁儿童可维持20分钟,1012岁儿童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维持30分钟注意的稳定性也有差异,女生的稳定性高于男生注意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在进行某

9、种活动时候,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动作。小学儿童注意到转移男生要比女生发展的快。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A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B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A提高活动的目的性B激发学习的动机C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感觉:由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知觉使认识的开端,使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感知

10、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感觉剥夺实验)人的八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知觉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适应: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明适应,暗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影响而发生的变化的现象。(代偿)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定义)人们所获得的8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小学儿童视觉在真个感知觉中占主导地位。视敏度俗称视力,指在一定距离上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视觉能力。听觉的发展包括: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整个小学阶段听觉敏度都不如成人)运动觉包括大肌肉运动觉和小肌肉运动觉。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

11、觉,方位知觉。(形状知觉的2条是重点)79岁儿童已有初步具体的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911岁儿童已能比较概括灵活的掌握左右的概念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发展观察力的意义:1观察力是研究科学,创造发明的基础2观察力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3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学儿童观察力水平的特点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的顺序性,观察的深刻性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培养: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

12、的机能A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B充分利用感官勤于思考C观察时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回忆则是识记保持的结果的表现和加强。记忆是“思想的工作车间。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逻辑记忆要记住某一事物,常常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记忆类型的参与。根据保持时间长短不同:瞬时记忆(感觉记忆)视后象短时记忆大约是7加减2(后面没有单位)长时记忆表象分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两类。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特征:形

13、象性,概括性表象的作用:1表象时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人事的桥梁2表象时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3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识记:时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无意识记(潜移默化),日常学习工作主要依靠有意识记。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效果好。识记还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是实现回忆的保证,是记忆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识记的材料会随时间的推移和后继经验的影响而发生量与质的变化,量的变化主要指内容的减少,质的变化是指内容的加工和改造。在保持过程中,质和量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内部活动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主观性的

14、一种表现。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回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时期内,以往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遗忘有两类: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再认和再现两种。再认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低水平的回忆)再现时指过去经验的重现,时一种较高水平的回忆。无意再现,有意再现。无意再现(触景生情)有意再现(搜肠刮肚,追忆)再认和再现的关系:能再现的一般不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都能再现,所以任何年龄的人,再认记忆比再现记忆要好,但年龄越小两者差异越大。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1

15、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A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意义识记的保持量高于机械识记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1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的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2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3逐渐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情绪状态和外加动机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1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2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A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B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C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文意义后加以识记。D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E掌握一些识记的策略把词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识记,在识记前必须对材料做充分分析。3合理地组织复习A复习要及时(先密后疏)B复习地方式要多样化C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D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调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先审题,再系统搜索知识,最后运用概念来回忆。前摄抑制:先前所学内容对后来学习产生的干扰或抑制;后摄抑制:后面所学的内容对先前所学内容产生干扰或抑制。过度疲劳:就是指长时间地复习一门功课或长时间地连续学习几门功课,引起脑细胞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