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82424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自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D)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观念的例证是(D)A.胡适年轻时,引用王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B.孔颖达正义有“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说法C.欧洲宗教史上,高尔文烧死科学家塞维图斯等多人D.“五四”白话文运动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3.整体看来,五代伶官史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A.

2、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4.吃饭所揭示的社会丑恶现象的共同规律是(A)A.名实错位B.名实相符C.和而不同D.摩擦冲突5.下列历史著作属于纪传体的是(C)A.左转B.战国策C.史记D.资治通鉴6.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驳斥污蔑许远投敌的谬论时,其批驳的主要着眼点是(B)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7.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意义是(D)A.战争形势的转变B.民族融合的体现C.服饰制度的演化D.思想文化的变革8.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C)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D.

3、奇怪而高的天空9.纪念傅雷的作者引用俗话“秀才人情纸半张”,表现手法为(A)A.欲扬先抑B.欲抑先扬C.比拟D.夸张10.我与地坛中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C)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D.侧面烘托11.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情景交融方式是(B)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12.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所用的抒情方法是(D)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1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C)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

4、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14.声声慢中,蕴含着对往昔夫妻幸福生活无限思念之情的一个意象是(C)A.晚来风急B.黄花堆积C.旧时相识D.梧桐细雨15.婴宁中,促使婴宁“矢不复笑”的事件是(C)A.爬上树梢,狂笑而坠B.走出深山,嫁到王家C.惩罚邻子,遭遇诉讼D.归葬鬼母,伏尸痛哭16.宝玉、黛玉“假意试探”的实质是(C)A.爱恋初生,互不了解B.有了爱心,相互表白C.爱得愈深,求得愈苛D.疑虑重重,总不放心17.断魂枪中王三胜的主要个性特点是(A)A.争强好胜B.乐观开朗C.落寞孤傲D.有时代感18.哦,香雪中用鸡蛋换塑料铅笔盒,所表现的香雪的性格特征是(C)A.心地质朴纯真B.性格执著坚韧C.追求

5、现代文明D.心灵愚昧无知19.金鲤鱼的百裥裙揭露社会罪恶的主要着眼点是(B)A.封建社会B.等级制度C.等级观念D.身份意识20.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D)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肖像和对话呈示D.行为和表情显现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作品,体现民本思想的有(AC)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种树郭橐驼传D.论毅力E.张中丞传后叙2.冯谖客孟尝君的主要艺术特点有(ACD)A.先抑后扬B.倒序方式C.一波三折D.相互映衬E.象征暗示3.垓下之围所表现的项羽的主要悲剧英雄性格特征有(ABCDE)A.无可奈何心境B.勇猛无敌气概C.知

6、耻重义心理D.宁死不辱性格E.至死不知失败原因4.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有(CE)A.陶渊明饮酒(其五)B.李白行路难(其一)C.杜甫秋兴八首(其一)D.蒹葭E.杜牧早雁5.下列婴宁中教诲婴宁的话,属于鬼母所说的有(ABC)A.“颇亦不钝,但少教诲,嬉不知愁”B.“有何喜,笑辄不辍?若不笑,当为全人”C.“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D.“人罔不笑,但须有时”E.“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三、词语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2.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系:捆绑干禄:求取禄位以组:用绳索终南捷径:求取名利的最近便的道路3.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4

7、.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过:拜访,访问抑耗:抑制损耗早而蕃之:使它结果又早又多5.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6.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愀然:忧愁、凄怆貌速:催促正:整危:端7.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8.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又东风:意指春天又降临人间故国:这里指南唐故国9.左右以君贱之也。 10.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贱:轻视、看不起嫉:嫉妒出己上:超过自己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

8、者败。 -选自论毅力A.从这个开头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中心论点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为什么说这个开头体现出作者纵横捭阖、大开大合的视野和思路?答:纵横捭阖、大开大合:“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是大开“天下”是横观一切,“古今”是纵观一切,“成败之林”是囊括一切成败现象,“莽然不一途”是包罗一切不同情况,都是开到了极点;“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是用设问方式将人们刚张开的广阔视野,又一下子凝聚到共有的成败原因上,于是顺势推出一个普遍规律:“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就完成了大合的任务,从“一切”到“一”,这就是大开大合。可以说,

9、纵横捭阖、大开大合,是梁启超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C.为什么说这个开头揭示了全文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答:这个开头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有毅力和无毅力两种态度和成与败两种结果,全文正是围绕着这正反两种态度和两种结果展开的,从而形成了统贯全篇的正反对比论证方法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选自马伶传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答:描述马伶与李伶第一次技艺较量的情景。B.这里整体上是什么描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答:整体上是属场面描写

10、。采用的表现方法是侧重烘托,通过坐客的“西顾而叹”、“大呼命酒”、“移坐更进”、“首不复东”等情景描写,从侧面来烘托马伶的惨败局面。C.马伶“易衣遁”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答:马伶“易衣遁”是正面行为描述,表现马伶耻为人下的倔强性格。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选自早雁A.概括四联大意。答:首联:写边乱给人民带来流散灾难;颔联:写统治者腐败无能、冷漠无情;颈联:写敌人猖狂,百姓有家难回;尾联:写作者无可奈何的宽慰。B.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有揭露,

11、有谴责,有同情,有宽慰,主要是关心民瘼。C.整体来说,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答:象征。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两根纤细、闪亮地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的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粱,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选自哦,香雪A.这里描述的是什么景象?答:铁路穿过崇山峻岭。B.这景象有何象征意味?答:新时期社会发展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前进,现代文明冲击着封闭落后的古老文化。C.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比拟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

12、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A.这里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答:勤俭、宽厚。B.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任务描写方法?答:细节描写。C.这里两次写到母亲娘家人来,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属于什么表现方法?答:侧面烘托。娘家经常来人看望、赠送东西,说明母亲在娘家备受关注,然而并不因此在婆家就自居,突出了母亲的宽厚、明理。五、作文(30分)某个历经战火毁坏的国家,其博物馆的大门上高悬着这样一条横幅:“只要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就活着。”请以“国家、历史、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