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材料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8054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诗鉴赏大辞典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本文以白描的手法写了孔融的丧子之痛,塑造了一个至哀无声的慈父形象,在至爱的柔情与豁达的理性交融的悲歌中,潜流着一种坚忍不拔的人性生存张力。“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这是一个父亲无法弥补的遗憾,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奈。这里暗伏着一个父亲对于没能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悔恨,读来有一种“我来迟了,我来迟了。”痛心的呼唤感觉。“入门望

2、爱子,妻妾向人悲。”从“入门”的第一眼就巡视“爱子”的迫切,可知父亲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在深深的思念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至爱。然而寻子不见,看到的却是妻妾们守着他人悲哀的哭泣。“聞子不可见,日月潜光辉。”在妻妾的哭泣中,他知道了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儿子的不幸消息,“日月潜光辉”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听到儿子死去的消息,使他顿感到天昏地暗的精神打击,其二是儿子是父亲心中的太阳,从此那颗太阳在父亲的生命中隐去,失去了光明。明明知道儿子死了,可父亲一时从精神上接受不了,他是否不愿意相信儿子死去的消息,他执拗地仍然在寻觅儿子的踪迹。这时候家人告诉他:“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儿子在病中,常常呼唤着父亲,在弥

3、留之际,眼睁睁地盼着能和父亲见一面,亲人也在祈祷他的父亲能够早些回来让他们父子见上最后一面,然而他却没有回来,这种无言的愧疚、自责与悔恨是多么的沉重。如今唯一可以看到的只有西北角上的孤坟,一个需要亲人呵护的幼小的生命,孤零零地躺在荒郊野外的墓穴中,疼爱孩子的父亲怎能不为在另一个世界的凄凉悲惨以及孤独与恐惧的灵魂忧虑痛心呢?“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知道儿子的葬身之地,做父亲的立刻提起下摆,急跑着来到坟地,父亲想见得是孩子的音容笑貌,映入眼帘的是坟墓上长出的黄蒿与野豌豆蔓。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他日思夜想的儿子,现在连坟头也被荒草淹没了。“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他不但见不到活着的儿子,而且

4、连儿子的尸首也见不上,儿子的骨头早已被埋入泥土,肌体早已化为尘埃。这一切都怪他来迟了。“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当孩子还不懂得认人的时候,他就离开了他,现在孩子死了,他在坟墓旁来看他,陪他,孩子的阴魂知道他是谁吗?至亲的骨肉却生死不相识,如此无缘的悲哀,做为父亲愧对儿子的内疚能不撕心裂肺吗?“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如今一个幼小的灵魂,孤独地游荡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在恐惧荒旷的四野中能有什么依靠呢?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牵挂,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入微至阴曹地府而始终放不下,从这阴阳相隔的永恒的痛中我们感到了人性的柔情。“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世俗观念中,在“栽

5、根立基”的人性希冀中,儿子是支撑生命的希望。本应是儿子为父亲送终,现在却是父亲在追念儿子,在这生死颠倒的无常面前,对于一个父亲是多么的残酷。“俛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此时的父亲悲痛欲绝,无以自拔,俯地仰天都是痛,无尽的泪水湿透了衣裳。这里作者悲痛到了极点。在悲痛发泄后,作者理性的认识到“人生自有命”生死不由人的道理,“但恨生日稀”,令父亲可悲的不只是父亲的希望,更是父子难舍的情分与幼子短命的惋惜与怜悯。本文情致哀婉,富有抒情色彩,情景交融,真挚感人。作者以丧子的悲痛,写出了冥冥人生的宿怨,从死亡的伤害中,揭示了生命的无奈。人的生命是分离的个体,人的情感却需求依赖,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6、。个体的生命意识总在按需所求的设法绑架所需的爱排除所厌的恨。岂不知世界复杂异变,对于个体来说,情不是按需分配的,也不是刻意追求的。相吸的情可能会在瞬息间离去,相斥的情却在碰撞中打成永远的死结无法解开;情有时候飘渺的抓不住追不上;情有时候微妙的推不开躲不掉。孔融和他的儿子有先天的血缘,却没有后天的情缘,先天注定了父子关系,后天却在时空的阻隔下没有见面的机遇。人世界连血缘的纽带都栓不住情缘,还有什么的情缘可以一尘不变粘合不弃呢?生命只有生死之别,而没有长短定数。老树枯枝在风中摇摇摆摆挣扎着,活了一年又一年,一朵娇艳夺目的鲜花不料却在一瞬间凋零了。百岁的老人如松柏一样地活着,初生的婴儿来不及啼哭就已

7、经夭折。孔融“父在子已亡”的悲痛是人生的无奈。世事颠三倒四的运行,叫做无常,无常没有公平,既然连生死都不会公平,世界上还会有什么公平存在呢?娇女诗是中国最早吟咏少女情态诗之一。左思以诗人的敏锐和慈父的怜爱,选取了两个女儿寻常的生活细节,写出了两个女儿幼年逗人喜爱的娇憨,同时也写出了两个女儿令人哭笑不得的天真顽劣,展露了幼女无邪无忌的纯真天性。本诗采用了分总式的表现结构方式,开头简洁利落点出“娇女”主题。接着用了十四句描写小女儿纨素,中间十六句描写大女儿惠芳,诗人恰如其分的展现了两个不同年龄的幼女形象,小女儿娇憨笨拙,稚气横生;大女儿矜持爱美,稚气未脱。后半部分合纵写了她们共有的童年顽劣乐趣,同

8、时展现了她们活泼可爱的天性,字里行间闪烁着一个慈父忍俊不禁的爱意和家庭生活特有的情趣。“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左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左芳,小字“惠芳”,小女儿叫左媛,小字“纨素”两个女儿长的白皙靓丽。“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历”是清楚的意思,纨素说话一字一板说的很清楚,诗人很得意自己孩子说话的伶俐。“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额头很宽,鬓发下垂盖住前额,双耳白润,就像一双相连的美玉。诗人以父亲的慈爱,从不同角度品味女儿的可爱。“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天一亮就跑到梳妆台前玩弄化妆品,抓起眉笔乱画,把眉毛画的很不像样,就像扫把扫过一样。“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衍”是漫的意思,就

9、是把口红涂的不但沒有規則而且超过嘴唇范围,颜色也过浓。“黄吻”是黄口,因为小鸟的嘴巴是黄色的,形容小孩稚嫩可爱象小鸟,叫黄口小儿。这两句写纨素笨拙地模仿大人化妆,显示出幼童爱美的娇憨。这一段清晰可见活灵活现的刻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个跃然纸上宽额白嫩的小女孩,一大早照着镜子如猴子学人一般乱涂乱抹的笨拙憨态,叫人顿生忍俊不禁的欣然爱意。“娇语若连锁,忿速乃明huo(忄画)”,“连琐”本指环环相套勾连的花纹,这里指说话流利清楚而又没完没了。“忿”是气忿,“忿速”是气急了,“忄画”是乖戾的意思,“忿速乃明忄画”就是气急了明着耍赖的样子。这又是一幅生动的童趣速写,从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无忌任性。

10、“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利”在这里是以什么为好的意思,就是说纨素抓笔虽然专挑贵重的彤管笔,写字却像画篆字一样随意画圈,不过是一种无心的模仿,根本就没有把字写好的意愿。这里陈述的是小孩子没有目的随意爱好。“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绨”是粗厚平光的丝织品,用来做书的封面,素是薄绢,(古人当纸用),“矜”是自夸,就是喜欢拿最好的绢本书看,稍微懂一点就会引以为傲。这里描写了小孩子毫不掩饰的自信娇态。以上写妹妹纨素,下文是写姐姐惠芳:“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姐姐惠芳长的眉目如画光彩亮丽。“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姐姐比妹妹会美且化妆淡雅,不像妹妹把个脸画的乱七八糟。但是姐姐和妹妹一样爱化妆

11、,常常坐在窗口入神地为自己化妆,对着镜子经常忘了纺花织布的份内事情。“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觯”是“觚”之误,指化妆的笔。汉朝的张敞做过京兆尹,他曾经为妻子画过眉,所以说“举觯拟京兆”,“立的”是在额头点上一种图案,如梅花,月牙或者一个圆点。因为小孩子化妆技术不成熟,点的位置老是不当,所以点了嫌不好,擦掉了重新点,这样描来描去就有了重复的影子了。诗人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虽说姐姐比妹妹的会打扮,但是化妆起来总归不如大人,尽管姿势摆的像京兆尹张敞画眉的样子,可画的结果还是不够完美以至留有擦不干净的重复影迹。“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剧”是剧烈,形容动作紧张。“兼”是倍的意思。在眉间脸上来来

12、回回地描摹,动作比织布穿梭还要辛苦几倍。“从容好赵舞,延袖象飞翮,”,“从容”是从容不迫;“赵舞”就是歌舞,因为春秋时赵国的女乐以能歌善舞闻名,所以古人以赵舞指代歌舞。“延”伸长的意思,“延袖”就是把长长的袖子甩开,晋代人衣袖宽松,甩开袖子有些类似唱戏的水袖。这两句是说惠芳跳起舞来无拘无束自然大方,甩开袖子的翩翩姿势就像鸟儿展翅一样。“上下弦柱间,文史辄卷襞”“弦柱”是琴瑟乐器上的定音装置,“辄”是常常,“襞”是折迭,她随着弦乐的节奏上下舞动,常常忘记了正在诵读的文史类书,所以把书卷折起来丢在一面不管了。小孩子天性贪玩,好表现自己,喜欢歌舞,不愿专注于枯燥的文史学习。“顾眄屏风画,如见已指摘”

13、,有时候回头瞟一眼屏风上的画,还没有看清楚,就指指点点评论起来。为什么没有看清楚呢?其一是小孩子不懂得仔细观察,其二是因为“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丹青:指屏风上的画。尘暗:为尘土所蒙蔽。明义:明显的意义。赜:幽深难见。隐赜:隐晦。这两句是说屏风上的画,日久为灰尘所蔽,明显的意义已经隐晦难知了。小孩子不知道欣赏屏风画面的本来意旨,看到画面陈旧模糊就随意指责。以上刻画的是姐姐惠芳。下文是姐妹俩共同的喜好与顽劣“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红葩缀紫蒂,萍实驺抵掷”,她们常常飞奔在园子里,把没有成熟的果子生摘下来,把正开的鲜花连紫色的花托一起掐下来玩。“萍实”是一种很大很贵重的果实。相传楚王渡江看到江里

14、,有一个斗大的红色园东西飘来,随从把这东西捞上来,没有人能够认识。于是楚王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这个东西叫萍实,可以剖开吃。并说萍实是一种吉祥物,只有功业大的人才能得到。”于是楚王就把萍实吃了。小孩子不知道萍实的珍贵,拿着它抛来抛去当皮球玩。“贪花风雨中,倏眒数百适”,小女孩喜欢花,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到园子里去看,“倏眒”形容時間短,就是眨眼的功夫。“数百”在这里是形容多的意思。就是说小孩子喜欢跑到园子里玩花,刮风下雨都无所顾忌,大人们不愿意让她们出去,但是却看不住她们,转眼的功夫她们就往园子里跑好几趟。“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她们觉得雪天新鲜,偏爱在雪地里玩耍,大人们怕她们冷,可是拦不住

15、她们。“綦”指鞋带,下了雪怕冷,鞋子外套着鞋子,用带子缠绕系住,“綦”在这里指代脚印,她们跑来跑去,雪地里踏下了重重叠叠的脚印。“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槅”,“槅”是一种木制的果盘。小女孩关注做饭做菜的事情,她们郑重其事的摆弄盘子,却不愿意写字,“翰墨戢函案,相与数离逖。”“戢”是收藏的意思,“函”是小匣子,“逖”是远的意思,她们把笔墨收起来装在匣子里,放在书桌上,常常是一前一后地相跟着离开书桌老远。“数”是很多次,这里是经常的意思。“动为垆钲屈,屣履任之适”,“垆”是缶,这里指像盆、罐之类的打击器具。古代民间把瓦盆当乐器敲打。“钲”指锣铙之类的敲击拍打乐器。只要外边有敲锣打缶的声音,她们就什么

16、也不顾地往外跑,甚至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好,拖拉就跑出去了。“止为荼菽据,吹嘘对鼎鬲”“荼”是苦菜,“菽”是豆类的总称,“鼎鬲”烹饪器具,“鼎”用来煮,“鬲”用来蒸。饭食对她们有吸引力,看着锅里煮饭,她们会消停下来,“据”是安坐,这里是消停的意思,对着火吹,希望食物快点熟。“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緆”,“阿”是细缯,“緆”细布,“阿緆”这里指细的丝织品或细布做成的衣服。她们喜欢拨弄吃的,使得袖子上沾满油腻,衣服被烟雾熏黑。所以“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被”是“披”的意思,穿宽松的衣服叫“披挂”,这里是衣著的意思,就是说衣服的底色被油烟污染的看不出原来的底色,“碧”指水清亮,这里是干净的意思,她们的衣服脏的放在水里很难洗的干净清亮了。“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小孩子任性,羞于接受大人的责备。“瞥闻当与杖,掩泪具向壁”“瞥”是斜眼一瞅的意思,感觉大人要打,就用手捂着眼泪躲到墙的一边去了。这首诗用了不少当时的口语白话,所以有些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