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80074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综合规范训练1(用时:45分钟满分:4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日本安倍政府近期的荒唐行径,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_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_的那一天。时间真如_,刚刚迈进高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我们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一百多天了。A休戚与共东山再起另眼相看白驹过隙B休戚相关死灰复燃刮目相看行云流水C休戚与共死灰复燃刮目相看白驹过隙D休戚相关东山再起另眼相看行云流水答案C解

2、析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重客观存在的关系。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不管是跟着长征火箭“大叔”的长途跋涉,还是和嫦娥“三姐”的翩翩落广寒,以及那标志性的自拍和月球第一步,“玉兔号”往日那俏皮可爱、活蹦乱跳的形象都历

3、历在目。B刘师培与章太炎齐名的国学大师,因出身于经学世家,自己又涉猎广泛,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对经学、小学、汉魏诗文皆有深入研究,被称为扬州学派的“殿军”。C巴黎图书沙龙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书展之一,自1980年创办以来,每年举办一次,主宾国或主宾市重点推荐该国该市的文化、图书及作家。D“有质量的教育”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有质量的教育”,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国内一些教育专家对此持否定的态度。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可在“刘师培”后加“是”。C项结构混乱,前面分句的主语是“巴黎图书沙龙”,中途易辙,转为叙述“主宾国或主宾市”。D项表意不明,由于代词“此”的指代对

4、象不确定,“国内一些教育专家对此持否定的态度”表意不明。3下面是书信中的句子,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某学生给编辑写信:“编辑,您好!奉上涂鸦之作一篇,敬请拜读。”B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让他处理一件事情:“此事由你钧裁。”C某学生给一位刚病愈出院的老师写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D某学生给他的同学写祝贺信:“祝贺你取得与陈景润一样的骄人成绩。”答案C解析A项拜读:敬辞,阅读。多用于读别人的作品或书信。此处应用谦辞。B项钧:敬辞,用于称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对尊长或上级用)。D项“与陈景润一样”,夸大其词,用语不合适。4下列句子顺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早在200

5、0多年前,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把中阿两大文明联系在一起。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交流传播之路。中阿文明的交流传播,其意义不仅是限于双方的,而是普及到世界的,两大古老文明,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在现代,中阿合作论坛,为双方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更宽广的平台。在论坛框架内,成立的中阿文明对话机制,为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是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国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阿占据其三,即当今的中国、埃及和伊拉克。中国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先传到阿拉伯,再由那里传到欧洲。中国的丝织、制瓷、医药学也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的。ABCD答案D解析第句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历史

6、中的地位和关系;第句强调丝绸之路把中阿文明联系在一起;第句紧承第句,具体介绍丝绸之路上的交流;第句谈双方交流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第句分析了中阿合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鲁迅先生曾说:“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吧,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鲁迅先生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

7、文本“还原”人物或其他有关形象时,会出现某些倾向。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些倾向,不超过50个字。答:答案评价人物形象总要把自己熟悉的人物附着到形象上;总要根据自己所处时代及思想、情感等对形象进行个人加工。(每点2分)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人间如梦,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靡有朝矣。(诗经氓)(4)半卷红旗临易水,_。(李贺雁门太守行)(5)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6)商旅不行,樯倾楫摧;_,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7)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8)落红不是

8、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答案(1)一尊还酹江月(2)长河落日圆(3)夙兴夜寐(4)霜重鼓寒声不起(5)箫鼓追随春社近(6)薄暮冥冥(7)此情可待成追忆(8)化作春泥更护花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郭莹贵和尚中,是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们虽然具有哲学上的意味,但立足点仍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

9、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民间广为流传的“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等俗谚,以及流播千古的“将相和”“兄弟和”“姑嫂和”等历史美谈,便反映出以和谐为取向的社会心态趋势。中国人的贵和取向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宗法型社会,乡土社会稳定的生活秩序,聚族而居的血缘亲情,以及在落后条件下对互助协作的寻求,正是“和为贵”处世观念的现实基点。中国古人所推崇的“中”,既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态度与方法,又是一种做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儒家又把尚

10、中与贵和联系在一起,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关联,“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和”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的“执中”,应用于为人处世,则表现为凡事讲求适中,毋过亦毋不及,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正如中国传统处世箴言所说“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这些代表性言论,充分表现了传统处世之道中的中庸精神。正是因为具有“在观

11、念的世界里和行动的世界里都不把事情弄到极端”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中国人几乎“在思想上对所有过激言论,在道德上对所有过激行为”产生“厌恶”。“凡持极端说的,一经试验,辄失败;而惟中庸之道,常为多数人所赞同,而且较为持久。”总的看来,贵和尚中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但其负面效应亦不可忽略。对“中和”气象的崇尚与追求,在消解缓和正面冲突的同时,又导致人与人之间不满情绪表达的间接性和模棱两可、表里不一的市侩习气,人与人之间难以形成坦诚轻松的交流风格。更重要的是,对“中和”品格的推崇和执着,压抑了个性的发

12、展,助长了不求进取、反对冒尖、无所作为的保守心理,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匮乏。(有删节)7结合文意思考,如何理解“和”与“中”?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6分)答:答案“和”的基本含义是和谐,其中包括宇宙自然、人与自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既是认知事物的态度与方法,又是做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儒家认为它是天下根本。“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8如何理解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答:答案中国人处世遵循的是“贵和尚中”的思想,凡事讲求适中,恰如其分,反对思想上的过激言论,道德上的过激行为。9结合文意谈一谈,你是如何看

13、待“贵和尚中”思想的?(8分)答:答案(1)正确认识“贵和尚中”思想的积极意义,并发扬光大。“贵和尚中”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因而应对其积极的一面有选择地发扬下去。(2)深刻认识“贵和尚中”思想的负面效应,积极应对。对“中和”气象的崇尚与追求,导致人与人之间不满情绪表达的间接性和模棱两可、表里不一的市侩习气,人与人之间难以形成坦诚轻松的交流风格。对“中和”品格的推崇和执着,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助长了不求进取、反对冒尖、无所作为的保守心理,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匮乏。这些不良影响必须引起我们注意,在生活中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消除这些影响。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