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适合六级和初中一二级)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78318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适合六级和初中一二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适合六级和初中一二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适合六级和初中一二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适合六级和初中一二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适合六级和初中一二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适合六级和初中一二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适合六级和初中一二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文言文练习(一) 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 张光祖言行龟鉴)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 ) (2)吾为将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二) 狄仁杰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

2、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 ( ) (2)乃诣长史蔺仁基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三)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

3、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半年方得释( ) (2)就笼与语曰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4)。4.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鲁肃简公二事鲁肃简公宗道,为人忠实。仁宗在东宫,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

4、,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鲁肃简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在汀二年,杜门不与人接,日阅书数卷而已。室仅容一榻,坐卧其中,欲将终身焉。人不堪其忧,而公处之裕如也。注释 中使:即前面的宫廷“使者”。裕如:宽绰。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移时饮归 ( )

5、(2)中使具如公对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3. 根据文章分析,“中使嗟叹而去”,他嗟叹什么?4. 这篇短文主要表现了鲁肃简具有、的思想性格。(五) 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付子已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六) 韩休为相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

6、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注释峭直:严峻刚直。干:求取。允:与相当。掺shn:拿。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 )(2)及后苑游猎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3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七) 洪承畴二事洪经略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自闽迎入京。太夫人

7、见经略大怒骂,以杖击之,数其不死之罪。曰:“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经略疾走得免。太夫人即买舟南归。黄石斋先生被执,拘禁中,洪承畴往视之,先生闭目不视。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曰:“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盖成仇与承畴同音也。注释洪承畴:明朝末年将领,后降清。旗下:指清朝。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为天下除害 ( )(2)经略疾走得免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3太夫人对洪经略的态度是“大怒骂,以杖击之”, 黄石斋则是“”,他们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就是4请说说这幅对联的一个明显特点:(八) 刘南垣开

8、喻门生国朝尚书刘南垣公,请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便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唯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责人。注释国朝:指明朝。老:告老。直指使者:官名,亦称直指。治具:下厨房,烧饭。脱粟饭:即糙米饭。饮馔:指酒肴。盘飧:盘中之食物,亦称盘餐;

9、在此引申为饮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比食至 ( )(2)公强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1)直指以师命,不敢辞(2)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责人 3下列与“比食至”中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两膝相比者(B)比其反也 (C)天涯若比邻(D)鳞次栉比4阅读本文,从一个方面,说说你的体会。(九) 明成祖讲官仁宗为太子,曾侍侧,成祖顾问讲官:“今日说何书?”对曰:“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问:“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易进难退?”对曰:“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问:“何以小人之势常胜?”对曰:“此系上之人好恶,如明主在上,必君子胜矣。”又问:“明主在上,都不用小

10、人乎?”曰:“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之,不使有过可也。”注释警饬:警告,告诫。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成祖顾问讲官( )(2)君子守道而无欲(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之,不使有过可也3为什么“小人易进难退”?(用原文回答)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主张“远小人”,本文却认为小人也可用。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 (十) 银烛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

11、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注释:部:规定,程序。行:巡视,考察。墨:贪墨,贪财。爇ru:点燃,焚烧。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丰庆为河南布政使( )(2)顾谓令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汝烛不燃,易可燃者3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4、联系全文分析,丰庆是个怎样的人?(十一) 知人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改观,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之。抚其幼者如子,字以爱女。一时

12、咸叹赵为知人。 注释 辐辏:归聚、会集。望尘:拜尘,谄媚权贵。国门:指京师。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目送随其人之去而以目注视,在此表看重之意。振同赈,接济。字:嫁女儿。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寻召还 ( )(2)顾谓子友沂曰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一时咸叹赵为知人。3故事写“望尘者”的种种行为,是为了衬托“”(用原句回答)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做人道理?(十二) 谲判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姓子,每晨起,鬻菜于市,得钱以养母。一日,道中拾遗金一封,归而发之,内题四十五两。母见之,骇然曰:“汝一窭人,计力所得,日不过百钱,分也。今骤得多金,恐不为汝福也。且彼遗金者,或别有主,

13、将遭鞭责,或逼偿致死矣!”促持至其所以待,遗金者适至,遂还之。其人得金,辄持去,市人咸怪其弗谢也;欲令分金以酬,其人不肯,诡曰:“余金固五十两,彼已匿其五,又何酬焉?”市人大哗。适某官至,询得其故,佯怒卖菜者,笞之五;而发金指其题,谓遗金者曰:“汝金固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举金以授卖菜者,曰:“汝无罪妄得吾笞,吾过矣,今聊以是偿,汝母所谓不祥者,验矣。”促持去,一市称快。注释题:标明、注记。窭人:穷苦人。分:本分。匿其五:从其中藏匿了五两钱子。笞之五:在此谓打了五板子。聊以是偿:姑且用这个作为补偿吧。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道中拾遗金一封 ( )(2)或逼偿致死矣 ( )2用现

14、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汝金固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3当官的不把银子判给丢失的人,而是给了拾到银子的穷人,这是为什么? 4故事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十三) 物破自有时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乃开燕,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注释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中外亲:中表亲。开燕:开设宴席。吏将:差役中的统领,相当于现在的领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云耕者入冢而得 ( )(2)玉盏俱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