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MBA宏观经济学简答题考试题库

上传人:实*** 文档编号:118663237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山大学MBA宏观经济学简答题考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燕山大学MBA宏观经济学简答题考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燕山大学MBA宏观经济学简答题考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燕山大学MBA宏观经济学简答题考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燕山大学MBA宏观经济学简答题考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燕山大学MBA宏观经济学简答题考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山大学MBA宏观经济学简答题考试题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微观经济规律能够直接转变为宏观经济规律吗?一般来说是不能的。第一,二者的前提不同。微观经济学在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给定的前提恰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总量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扩大。第二,相对价格变动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是微观经济学揭示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恰恰假定相对价格是不变的。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可以不变,也可以同比例上涨或下跌。在相对价格机制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调节经济的规律如何,正是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例如,价格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数量起着调节总产出水平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数量机制。第三,微观经济学研究一般均衡,即各种

2、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量均衡,即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难道不就是总量均衡吗?乍一看,二者似乎是一回事。由于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揭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在微观经济学中,把一般均衡归结为一系列边际条件的实现;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则把总量均衡归结为注入和漏出即投资和储蓄的相等。第四,由于具有特定的观察视角,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难以进入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诸如货币数量对经济的重要影响、经济的增长与波动,等等。宏观经济学则要研究这些问题,并揭示其中的规律。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解决那些经济问题?该问题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实现那些宏观

3、经济政策目标?等的提法虽有不同,但所要求的回答大体是一致的。若按本题,则可这样回答: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闲置问题,使产出达到潜在水平;从长期看,应使经济减少波动,实现稳定均衡增长;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实现物价稳定;若考虑开放经济,则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实现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3宏观经济学为何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对应。宏观经济学以总量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经济萧条是一个总量经济问题。就是说,不是一些部门萧条,一些部门繁荣,而是各个部门都萧条,都出现了开工不足、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这些现象。通货膨胀也是一个总量经济问题。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往往不是一些部门价格上涨,一些部门价

4、格下跌,而是几乎各个部门价格都上涨,当然上涨的比率不一定完全一致。既然问题出在总量上,就必须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这些总量经济问题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为了把总量问题考察清楚,必须暂时撇开结构问题,单纯地考察总量问题。当然,这不是说,一个具体的总量经济问题不包含任何结构因素。例如,某部门相对落后,形成瓶颈,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制约总量的问题。再如,通货膨胀时,各部门价格上涨的比率并不一致。这说明总量中包含着结构问题。当宏观经济学撇开结构问题而单纯地研究总量经济问题时,它实际上是在说:即使当不存在结构问题时,总量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当存在结构问题时,总量问题是否存在呢?当然存

5、在,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总量问题是以一种叠加的、复合的、变形的面貌出现。和单纯的时候相比,已经不大容易看清楚了。这就说明,当作一般性研究时,必须把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分开,分别进行研究;当研究一个具体经济问题时,必须尽可能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地进行研究。4宏观经济学为什么侧重于流量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都是必要的,但侧重于流量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学最初的研究重点是经济萧条问题。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是一种短期现象,其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即这一段时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必须研究,为什么这一段时期总需求不足,而这正是流量分析。侧重于流量分析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认识,即认为

6、经济萧条与该经济体系在长时期积累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存量并不具有重要的联系,问题只是出在短期总需求不足。这种认识当然不一定正确,但却可以使分析变得相对简单。因此,从认识论上说,这种分析上的侧重是可取的。当然,更进一步的研究还必须考虑存量因素。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研究非常注重对存量的分析。显然,对这些长期经济问题的研究是不能撇开存量因素的。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答: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 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 点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

7、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答:产出指GNP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 和,例如长期来我们所讲的工农业总产值。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耗棉花价值为15万元(我们用棉花代表生产纱的耗费的全部中间产品价值),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

8、20万元。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假定工资是2万元,利息是15万元,地租是5千元,则利润就是1万元。正由于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把利润着成是产品卖价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因此,总产出总等于总收入。总产出总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例 如,假定一件上衣卖500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出 500元, 而这500元又是许多

9、与之有关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农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上衣是如此,千千万万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3各人收入是对产量的衡量吗?答:个人收入不是对产量的衡量,而只是对收入的衡量,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再分配因素。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 GNP?答:算。因为这里虽没有发生市场交换活动,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时房子也提供了效用,因而被看作供了生产服务,创造了价值。他的房子如果不自己住而租借出去也可以收到房租,这部分房租也应计入GNP。总之,不管房子是自己住还是出租,这部分房租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5总投资

10、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答:不对。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加净投资。总投资增加时净投资不一定增加,而只有净 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才能增加。例如,某年某国总投资增加 1000亿美元,重置投资也是 1000亿美元,则净投资为零,资本存量并未增加。6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的说法对吗?答:对。即使本年度没有生产任何资本品,总投资也只是零而不能为负。7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这一说法对吗?答:不对。如果本年度生产的资本品价值不足以弥补资本消耗折旧时,净投资就为负 数。例如本年度生产了1000台机器,但报废了1200台机器,则净投资就是负数。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

11、入GNP?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N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

12、,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NP。当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1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是耐用品消费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答:住宅建筑即当年建造为私人购买和使用的房屋总值,之所以列为投资一部分,是由于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增加是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消费,假定它是出租的话所取得的房租可以计人GNP。11为什么存货会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答:存货对厂商来说

13、,像设备一样,能提供某种服务。例如,当市场发生意料之外的需求增加时,存货可应付这种临时增加的需要,同时,生产过程要顺利地连续不断地维持下去,仓库也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储备。至于商店,更需要库存必需的商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可见,存货对厂商的正常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资本存量的一部分。GNP是某经济社会在每一时期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NP之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而不是生产额。例如,某国某年生产9 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8 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要作为存货投资计人GNP,即看作是企业自己购买存货的支出计入 GNP。12政府购买计入GNP时有何特点?答:政府购买和

14、消费及投资支出在计人GNP时虽都是从支出角度计算的,但计算方法并不相同。买机器设备和消费品都是根据购买这些物品所费货币金额加以计算。比方说,买1台机器用10万美元,则 10万美元作为投资支出计入 GNP。可是,政府购买是政府花钱设置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政府这些购买通过雇请公务员、教师、造公共设施或枪炮、潜艇等为社会提供服务。由于这些服务不是典型地卖给最终消费者,因此对政府购买提供的服务难以有一个市场估价。因此,在计入GNP时,不是根据购买政府服务所费成本,而是根据政府提供这些服务所费成本。例如,根据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来计算公共教育的价值,用国防费支出来计算国防服务的价值。1

15、3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NP而后者计入GNP,自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14为什么计人 GN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答:出口是

16、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GNP的一部分,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并不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只是外国生产的一部分,但却被计入本国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的一部分。例如,进口1台价值 10万美元的机器,被计入本国投资,进口价值5万美元的香水被计入本国消费,进口价值15万美元军火被计入政府购买。如果我们计算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时不把这30万美元的进口减去,就会误把外国生产的GNP计作本国的GNP。因此,我们计算GNP时,必须从出口中扣除进口即仅计算净出口,否则,我们就会犯多计算GNP的错误。15为什么间接税应计人GNP?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东西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NP和收入法计得的GN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