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8661144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水,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淮南一中 地理组,考点导读:,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过程; 2、理解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过程; 3、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高频考点,一、水循环过程,二、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大气降水、河流、内流湖、外流湖冰川、海洋、地下水、雨、雪、季节性积雪、内流河、外流河,1.地表水的下渗,降水历时长强度小,植被条件好坡度缓利于下渗,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016全国卷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

2、此完成13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B,2016全国卷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 A B C D. ,C,2016全国卷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

3、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D,2.河流的补给,春汛,夏汛,季节性 积雪融水,雨水,雨水,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降水补给,2.河流的补给,冰雪融水,湖泊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 在河流的源头可调节河流水量; 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洪峰。,2.河流的补给,2012课标全国卷 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

4、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45题。,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 A地 B地C地 D地,D,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C,第8题,读图b可知,甲、乙两个水文站都观测到了河流流量明显增大,说明此次暴雨对甲、乙两个水文站都有影响,若暴雨出现在三地,暴雨只会影响到乙水文站流量。 第9题,甲、乙两个水文站之间有个湖泊,在洪水期可以蓄洪,对下游水位起调节作用。 【答案】 8.D 9.C,【解析】,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2.河流的补给,3.内流湖的萎缩,阅读下

5、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咸海的位置及其变迁(下图),(1)试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8分),自然原因:降水少,蒸发量大 人为原因:人类大量引用河流水灌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咸海的位置及其变迁(下图),(1)试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8分) 问题:湖水盐度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干燥; 土地荒漠化,3.内流湖的萎缩,2017新课标全国卷1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6盐湖面积多

6、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C,2017新课标全国卷1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A,2017新课标全国卷1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8如

7、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B,请各位同学完成作业,Thank you ! 谢谢大家!,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湖,河,湖,河,丰水期,枯水期,(2017临沂模拟)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其自由表面称为潜水面。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完成34题。,3如果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 ) A图中城市排放废水下渗所致 B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 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 D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4前些年,涌泉一度断流,要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 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降雨 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 限制城市地

8、下水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 绿化南部山区 A B C D,2.1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长江,春汛,夏汛,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冬季下雪,春季融化,夏季时雪早已融完,因此洪水期在春季。,观察这条河流出现了几次汛期,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式?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2.3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考向二 水循环 (2016课标)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214题。,12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

9、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 【答案】 B,13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植被对降水量影响不大,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正确。选择C项。 【答案】 C,14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读图可知,透水岩层向乙河流域倾斜,导致部分甲河流域坡面径流渗到乙河流域从而汇入乙河,故甲河径流减少,乙河径流增加。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