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8660167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阅读,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鉴赏评价 D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设题角度,1、比较情感 2、比较表达技巧 3、比较内容(形象) 4、比较语言 应对方法?,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第一节 比较思想情感,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读诗题。(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 注意注解。(了解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 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 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积累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注意: 内容凸显情感

2、,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内容孤立分析。,内容,情感,【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 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问: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诗歌内容 辨异:两诗主要意象?各自意境特点?情语?,真题示例1,比较思想情感【内容情感】,写景诗 ,方法:抓景析情】,方法:辨异【抓景析情】,落花 柳绵 斜阳 子规,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香,冷寂凄凉,寂静幽美,伤春之感,赏春、喜春之情(闲适之情),愁,缓步 (闲适),原则:整体

3、把握,求同辨异。,主要意象,意境,情语,情感,篇目,(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 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问: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答案示例: 暮春表达伤春之情,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营造出春去后冷寂凄凉的意境,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或:孤身飘零的凄惨); 暮春山间表达喜春之情,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流莺不语,只有燕子飞来飞去,桃花飘落,桃香飘溢,山间一片寂静,描绘出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

4、,表现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或:闲适之情),真题示例1,比较方法1,明确诗歌内容:写景?叙事? 写景诗抓景析情 对比主要意象;对比意境特点;对比情语。 求同辨异,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5分),课堂演练1,抓景:意象、意境、情语,内容:写景,抓景析情 求同辨异,辨异:抓景析情,雪净 月明,受降城 沙似雪 月如霜,澄澈壮阔,寒冷凄清,哀而不伤 乐观开朗,征人

5、思乡的悲凉,望乡,求同:,主要意象,意境,情语,情感,篇目,笛、芦管思乡,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5分) 【答】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感情。(1分)异:高诗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意境澄澈壮阔,感情哀而不伤(乐观开朗)(2分)。李诗写月如秋霜,充满寒意,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意境寒冷凄清,感情悲凉哀怨。(2分),课堂演练1

6、,小结1,内容情感 明确内容写景抓景析情 抓景:对比主要意象;对比意境特点对比情语 求同辨异,真题示例2,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六韬:古代兵书。 时髦:指当代俊杰。 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叙事诗】,抓事析情:两诗提到何事?情语?

7、,真题示例2,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请指出二者情感基调的不同之处。(6分) 【叙事诗抓事析情:两诗提到何事?情语?】,方法:辨异【抓事析情】,曾披金甲 不卖宝刀 臂健嫌弓软 眼明识云高,醉里挑灯看剑 梦

8、回沙场征战 (对比),壮心不已的豪情,功业未就的悲慨,尚嫌 犹识,可怜白发生,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事件,情语,情感,篇目,真题示例2,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答: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未已的豪情;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

9、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比较方法2,明确诗歌内容:写景?叙事? 叙事诗抓事析情 对比事件;对比行动细节;对比情语。 求同辨异,秋夜独坐(节选) 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 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抓事:对比事件;对比行动细节;对比情语。,抓事析情,叙事诗,课堂演练2,方法:辨异【抓事析情】,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果落 虫鸣,不闻更 坐书床 不知门外,悲哀孤独,专注苦读 宁静安适,悲,静,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10、。,事件,情语,情感,篇目,秋夜独坐(节选) 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 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答: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零落昆虫哀鸣,更添悲哀;(1分)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课堂演练2,小结2,内容情感 明确内容叙事抓事析

11、情 抓事:对比事件;对比行动细节;对比情语 求同辨异,课堂总结:诗歌情感比较,方法: 求同:抓住共同意象、事件分析共通的情感 辨异,写景诗【抓景析情】意象、意境、情语,叙事诗【抓事析情】事件、行动、情语,内容情感,课后任务: 完成“专题集训15”1、2题 以及“专题集训16”8题,比较表达技巧,(2015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 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轮台:庭州 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问:与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常见的写景的角度:正面侧面结合、动静结合 、 虚实结合、 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视听结合等,真题示例,比较表达技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间接描写 虚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间接地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

13、恶劣环境。,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标题闻说轮台路,直接描写 实写,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方法:分清类型,解析诗句,明确效果,写景角度,解析诗句,效果或情感,篇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用“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间接地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实写,而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所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想象之景,是虚写。这可从标题中看出,标题显示作者此时尚处于

14、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真题示例,比较表达技巧,比较手法技巧解题方法:,审清题干,明确考查的表达技巧的类型。 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 结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效果。,课堂小结,整体把握,前提是读懂诗词:,读诗题。(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 注意注解。(了解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 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 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比较鉴赏的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比较内容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比较表达技巧:分清类型,解析诗句,明确效果,阅读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

15、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辨异,常见考题:比较手法、情感的异同,课堂演练1,求同,答案: 都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杜诗凄怨低沉。“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

16、诗人感伤迟暮之恨,表露作者伤感不平之情。,杨诗活泼有趣。“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常见考题:比较手法、情感的异同,课堂演练1,课堂演练2,常见考题:比较手法、情感的异同,见专题专项检测P414第6题,比较意象、意境,(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 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真题示例,“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