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鉴赏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8660447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鉴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红柳绿笑东风 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 明溪一中 余海燕 鉴赏评价 D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明确考纲要求 (考什么) 考情回顾 命题 特点 不同诗人作品 的比较。 (2015北京卷)17、19题 (2015浙江卷)第21题 (2015湖南卷)第10(2)题 (2014全国)第9题 ( 2014福建卷)第6(2)题 同一诗人作品 的比较。 (2015全国)第8题 (2014山东卷)第14(1)(2)题 命题考点命题考点 1、比较形象 2、比较语言 3、比较表达技巧 4、比较内容情感 考情回顾 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内容

2、情感 (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 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真题示例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 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 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考生答案1 红,明。 考生答案2 “园花经雨百般红”的景色,色彩红艳 ,通过视觉 描写,突 出园花经雨后的美丽景象。 “乔木峥嵘 明月中”的景色,面 目峥

3、嵘 ,写月夜中的乔木,有点阴森让人害怕的景象。 问题诊 断 内容理解不到位,形象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答题不规范。 剖析矫正 此题要求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时, 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 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 的 特点,乔木“峥嵘 ”,即高耸峭拔的特点。考生答案1只满足于 从诗句中找出自认为 关键的词语 ,对诗 歌内容理解不到位,对 诗歌形象概括不准确,无具体分析;考生答案2对前一句的理解 和概括很好,但对后一句的“峥嵘 ”一词理解不到位,且没能 结合上下语境分析,导致分析错误 。 问题例析 答题 解析 本题考查景物

4、形象(意象与意境)。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景色, 也就是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实际 上都是在为诗 歌营造某种意境。“ 园花经雨百般红”是写园里的花经雨水清洗后显得更为娇艳 ,主要 是表现其色彩的艳丽 。“乔木峥嵘 明月中”一句中,“峥嵘 ”有“ 高耸峭拔”的意思,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而 幽远。 参考 答案 前者艳丽 ,后者清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 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乔木峥嵘 明月中” 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 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问题例析 辨

5、异 寻“异”关键词经雨 红;峥嵘 明月中 比较形象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比较原则 比较鉴赏,即“求同辨异”。比较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 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 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步骤 。 求“同”关键词 寻“异”关键词 比较方法 大部分的比较类诗词都可以借助关键词来更好地分析异同 。关键词可能是描述意象的名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表明情感 的动词等,当然也有的找不出具体的词,要结合诗词的整体内 容去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6、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 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 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 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 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考题例示 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以自己 化身千万置身每个峰头这一奇妙的想象来收束全篇,表达了对故 乡亲友的强烈怀念。 比较语言(炼字) 望高楼帝京 峰头故乡若为 (2016龙岩市质检) 阅读下面两首诗

7、歌,完成8-9题。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 到帘栊。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 拂还来。 9张若虚诗“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与李煜词的末尾两句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都是借月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它们 表现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9.李煜词采用视听结合、声色交融的方式,写出秋月的清光和断续的捣衣声 共同触动了词人内心孤独的心弦,引发了他的满怀愁情。张若虚诗运用了拟 人的手法来写“月”。闺中思妇睹月生愁,但月光多情相依,卷不走也拂不 掉,生动地表现了思妇内

8、心无法摆脱的愁苦和迷惘。 考题例示 借月 数声 月 月徘徊卷不去 拂还来 比较表达技巧 到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 ,汉箭 朝飞金仆姑 。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 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 锦襜(chn)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襜:战袍。衣蔽前曰“襜”。夜娖( chu):整理 银胡觮(l):箭袋 金仆姑:箭名。平戎策:指辛弃疾 上书给皇帝为光复中原、抵抗金兵出谋划策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换得东家种树书:指归隐山林,过田园生活。 这首鹧鸪天的上片和下片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

9、(6分) 考题示例 比较内容情感 上片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的豪迈情怀。下片表达了词人韶华易逝 的感叹,英雄空老的无奈。两相对比,更突出词人不能实现自己政治 理想的苦闷,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词人的人生悲剧色彩更加浓郁。 阅读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 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辨异 常见考题:比较手法、情感的异同 课堂演练 求同 都采用拟人

10、的修辞手法。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1、比较修辞手法 求“同” 2、比较情感 辨“异” 恨 回首 背 低面 藏 愁 藏低面回首 恨 愁 拟人 杜诗凄怨低沉。“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 人感伤迟暮之恨,表露作者伤感不平之情。 杨诗活泼有趣。“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 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背 常见考题:比较手法、情感的异同 读标题,解要素 看注释,推主旨 品语句,体情感 细辨析,

11、找异同 课堂小结 整体把握,前提是读懂诗词: 读诗题。(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 注意注解。(了解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 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 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比较鉴赏的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比较方法:求“同”关键词 寻“异”关键词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崔融 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注崔融:杜审言的友人,时任节度使书记官。杜审言:(645-708),湖北襄阳 人,官修文馆直学士。杜甫祖父。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北平:郡名, 此处泛指北方边地。 1、“笳吹夜边声”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都 写了“边声”,二者各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5分) 2、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6分) 课后练习1 阅读下面两首李贺的诗,完成后面的题。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 析,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5分)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 (6分) 课后练习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