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技术监控技术要求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8647227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能质量技术监控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能质量技术监控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能质量技术监控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能质量技术监控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能质量技术监控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能质量技术监控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能质量技术监控技术要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能质量技术监控技术要求1.1 规划设计阶段监督电压偏差监督发电机组无功调整能力a) 无功补偿装置设计应按DL/T 5242的要求,以及国家、行业关于电压、无功电力的有关条例、导则的要求和网、省电力调度部门的有关规定,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谐波水平、负荷特性及环境条件,合理地确定无功补偿设施和调压装置的容量、选型及配置地点;b) 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值,可参照以下原则执行:1) 直接接入330kV750kV电网处于送端的发电机功率因数,一般选择不低于0.9(迟相);处于受端的发电机功率因数,可在0.850.9(迟相)中选择;2) 直接接入输电系统的送端发电机功率因数,可选择为0.85(迟相);

2、3) 其他发电机的功率因数可按0.80.85(迟相)选择;4) 100MW及以上机组应具备在有功功率为额定值时,功率因数进相0.95运行的能力;5) 发电机组自带厂用电运行时,进相运行能力不应低于0.97。变压器调压能力各级变压器的额定变比、调压方式、调压范围及每档调压值,应满足发电厂母线和受电端电能质量的要求。电压监测设备a) 在规划设计中,对于发电机、母线、变压器各侧应配置齐全、准确的无功电压表计,以便于无功电压的监测和管理;b) 电压监测宜使用具有连续监测和统计功能的仪器、仪表或自动监控系统,其性能应满足 DL/T 1227的相关要求,测量误差不大于0.5%;c) 电压监测装置的电压幅值

3、测量采样窗口应满足GB/T 17626.30的要求,一般取10个周波,一个基本记录周期为3s,其分析数据为各窗口测量值的方均根值。频率质量监督发电机频率调节能力a) 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应具有一次调频的功能,并根据调度部门的要求安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自动装置;b) 正常情况下发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应满足DL/T 1053、DL/T 824的要求,并满足以下要求:6) 单元制汽轮发电机组在滑压状态下运行时,必须保证调节汽门有部分节流,使其具备额定容量3%以上的调频能力;7) 发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应满足当地电网一次调频性能要求,负荷响应滞后时间一般不大于4s;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

4、机组宜在15s内根据机组相应目标完全响应; 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开始的45s内,机组实际出力与响应目标偏差的平 均值宜在理论计算的调整幅度的3%内;8) 汽轮发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负荷变化幅度,正向调频负荷(即机组负荷增加)不应小于机组额定容量的5%,负向调频负荷则不予限制;9) 汽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转速不等率、转速迟缓率、转速调节死区等应符合DL/T 824的要求。频率监测设备频率偏差的监测,宜使用具有连续监测和统计功能的仪器、仪表或自动监控系统,其性能应满足DL/T 1227的要求,测量误差不大于0.01Hz,一个基本记录周期为1s。谐波、三相不平衡度监督谐波监

5、督a) 选用变频器或整流设备时,应重点注意其输出形式和调节方式,具有谐波互补性的设备应集中布置,否则应分散或交错使用,避免谐波超标;b) 谐波监测装置性能能满足DL/T 1227的要求,其允许误差见表1。表1 谐波监测仪表允许误差被测量条 件允许误差谐波电压Uh3%UNUh3%UN5%Uh0.15%UN谐波电流Ih10%INIh10%IN5%Ih0.5%IN注:UN为基波电压,Uh为谐波电压,IN为基波电流,Ih为谐波电流c) 谐波监测装置测量采样窗口应满足GB/T 17626.30的要求,一般取10个周波,一个基本记录周期为3s,其分析数据为各窗口测量值的方均根值。三相不平衡度监督三相不平衡

6、度监测装置测量采样窗口应满足GB/T 17626.30的要求,一般取10个周波,一个基本记录周期为3s,其分析数据为各窗口测量值的方均根值。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测量允许误差限值为0.2%,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测量允许误差限值为1%。1.2 运行阶段监督电压偏差监督电压偏差限值a) 发电厂凡由调度部门下达电压曲线的母线电压,均应按下达的电压曲线进行监测、调整;b) 发电厂凡未由调度部门下达电压曲线的母线电压应满足DL/T 1053的要求。电压及无功调整a) 发电厂应按调度部门下达的电压曲线和调压要求,控制高压母线电压,确保其在合格范围内,并网母线电压月度合格率应不低于98.0%;b) 发电厂应保证AVC

7、正常运行,其投入率、调节合格率等技术指标应符合电网要求;c) 发电机组的励磁系统应具有自动调差环节和合理的调差系数,调差系数应满足GB/T7409.3的要求,投产阶段应开展励磁系统无功电流调差系数整定试验,各机组调差系数的整定应协调一致。励磁系统应具有过励限制、低励限制等环节,并投入运行。失磁保护应投入运行,强励顶值倍数应符合国家规定;d) 发电机组的无功出力调整1) 应按运行限额图进行调节,在高峰负荷时,将无功出力调整至使高压母线电压接近允许偏差上限值,直至无功出力达到限额图的最大值;2) 在低谷负荷时,将无功出力调整至使高压母线电压接近允许偏差下限值,直至功率因数值 达到0.98以上(迟相

8、)(或核定值);具备进相能力的发电机组,应根据调度要求,按进相运行值运行。d) 发电机的进相运行1) 投入运行的发电机,应有计划的进行进相运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进相运行限额;2) 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应监视发电机功角、定子绕组及铁芯端部温升、各等级母线电压等相关参数。当静稳成为限制进相因素时,应重点监视发电机功角。电压监测与统计a) 发电厂应根据DL/T 1053、GB/T 12325设置电压监测点,其中:3) 发电厂所在区域的电网调度中心列为考核点及监测点的发电厂高压母线(主变高压侧)应设置为电压监测点;4) 与电网直接连接的发电厂高压母线(主变高压侧)应设置为电压监测点;5) 发电机出口

9、母线、6kV(10kV)厂用电母线宜设置为电压监测点。b) 电压监测统计应满足GB/T 12325的要求,监测内容为月、季、年度电压合格率及电压超允许偏差上、下限值的累积时间。电压统计时间以“分”为单位。电压质量合格率计算公式为:频率质量监督频率偏差限值发电厂频率偏差应符合GB/T 15945的要求,正常运行的标称频率为50Hz,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可按地区电网并网协议规定执行。频率调整a) 并网运行发电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应投入运行,一次调频功能参数应按地区电网运行的要求进行整定;b) 发电厂应保证AGC正常运行,其可用率及调节性能指标应符合当地电网要求;频率监测与统

10、计a) 发电厂频率监测点宜选取与主网直接连接的发电厂高压母线(主变高压侧);b) 频率的监测统计应满足GB/T 15945的要求,监测内容为月、季、年度频率合格率及频率超允许偏差上、下限值的累积时间。频率统计时间以“秒”为单位,频率质量合格率计算公式为:谐波、三相不平衡度监督谐波监测指标及限值a) 发电机的谐波电流因数应符合GB 755的要求,负载条件下发电机出口处谐波电流因数(HCF)不超过0.05,HCF计算公式为:式中:in为n次谐波电流In与额定电流IN之比;n谐波次数;k=13。b) 母线谐波电压(相电压)应符合GB/T 14549的要求,各电压等级母线谐波电压限值见表2。表2 谐波

11、电压限值(相电压)母线电压(kV)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奇 次偶 次0.385.04.02.0104.03.21.6110(220)2.01.60.8谐波监测a) 发电机、变压器、变频设备等调试投运时宜进行谐波测量,了解和掌握投运后的谐波水平,检验谐波对主设备、继电保护、电能计量的影响,确保投运后系统和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b) 发电厂的谐波监测点宜选取为厂用电母线;c) 具备监测条件的发电厂,宜定期对各发电机出口谐波电流因数(HCF)和各母线谐波电压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方法应符合GB/T 14549的相关规定。三相不平衡度指标及限值a) 应通过监测发电机组负序电流对三

12、相不平衡度进行评估;b) 三相负荷不对称时,汽轮发电机的三相不平衡应满足GB 755的要求,所承受的负序电流分量(I2)与额定电流之比(I2/IN)应符合表3的规定,且定子每相电流均不超过额定值时,应能连续运行。当发生不对称故障时,(I2/IN)2和时间t(s)的乘积应分别不超过表3所规定的数值。表3 发电机不平衡负荷运行限值汽轮发电机发电机型式连续运行时的I2/IN最大值故障状态运行时的(I2/IN)2t最大值值(s)间接冷却的转子绕组空冷0.115氢冷0.110直接冷却(内冷)转子绕组SN350MVA0.088350MVASN900MVA900MVASN1250MVA同上51250MVAS

13、N1600MVA0.055注:SN为额定容量(MVA)。三相不平衡度监测a) 发电厂的三相不平衡度监测点应设置在发电机出口;b) 具备监测条件的发电厂,应定期对各发电机出口负序电流分量(I2)进行测量并记录。1.3 监测设备检定、检验应依据DL/T 1028开展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器的检定工作,便携型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周期不宜超过2年,使用频繁的仪器检定周期不宜超过1年,在线监测型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周期不宜超过5年。修理后的仪器应经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压、频率变送器及无功电压表计的检验周期不得超过三年,主要监测点的变送器应每年检定一次,相关检定要求见JJG 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金属学与工艺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