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文化课摸底考试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8647221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文化课摸底考试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文化课摸底考试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文化课摸底考试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文化课摸底考试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文化课摸底考试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文化课摸底考试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文化课摸底考试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文化课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16题 25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1)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设喻,描写边塞雪景的诗句是 ,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4)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

2、。正如十二章中所言“ ,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暖阳拂煦( ),惠风和畅。透过飞机舷窗 (俯瞰 凝视)广裘( )大地上的翠绿、金黄、深黑、浅灰、银白大片大朵的色块,像无数巨型花朵,扑面而来。那是田野、河流以及村庄的房舍屋脊勾勒出的色块与线条,这些在机 ( )下 ( )放的花朵,就是我美丽的家乡。(1)给加着重号的汉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拂煦( ) 广袤( ) 机y( ) zhn ( )放(2)为文中横线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1分)答: 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

3、笑了。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愈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C.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给自己一个希望,就能活出一份精彩,命运之神青睐的是勇于进取、勇于拼搏的人。B.通过经典咏流传的播出,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和展示的文化精神、文化气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D.做作业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用时过长,原因是时间分配不合理、注意力不集中、书写能

4、力差造成的。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代对于不同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两篇课文都是出自于这部史书。D.“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甲】当下宋江看视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A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

5、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A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乙】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1)甲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3分)答: (2)乙文中鲁智深在大闹野猪林之前做了哪几件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事情?(3分)

6、答: 第二部分(722题 45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8题。(6分)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士们生活的艰苦。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愁。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只起陪衬作用。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

7、,渔家傲是词牌名,天净沙是曲牌名。8.请指出这两首古代诗歌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3题。(14分)卫南之战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时金人有割地之议,泽上疏曰:“巨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上览其言壮之

8、。时年六十九矣。 泽:宗泽,南宋将领。云:报告。生兵:新兵。上:宋高宗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1)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 计: (2)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 躬: 10.用“/”给文中加线句子断句。(3分)(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答: (2)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答: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2分)答: 1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宗泽有哪些优秀品质。(3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11分)让人,乃众妙之门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

9、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让人,并不足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让人,可以使人与人

10、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特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

11、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14.选文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答: 15.第段中加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2分)答: 16

12、.选文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答: 17.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段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分)(1)是可忍。孰不可忍?(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2题。(14分)晒书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进城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