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8647181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历史试卷试卷说明:本卷共二大题,36小题,答案 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成周”的修建意在A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B维护分封制度C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 D满足关中经济需求2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作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

2、。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这说明荀子的主张 A丰富了民本的内涵 B发展了孝道的思想 C强调了仁爱的意义 D突出了德治的主张 3有学者特别推崇古代中国“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这样的体制实质上 A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C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 D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4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A造纸术的发明 B印刷术的推广 C指南针的应用 D对外交

3、往频繁 5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6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此可知, 当时新城地区 A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B商业市镇空前繁荣 C农业生产逐渐衰落 D

4、对外贸易迅速发展7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A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C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8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至1900年,五十年间上海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女校16所; 而自1898年国人自己创办第一所私立女校起,至1917年的二十年间上海国人自办的私立女校有43所,外国教会学校创办的私立女校在此期间增加11所。私立女校的增加 A促进中国女性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B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方式 C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D根本瓦解

5、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 9.“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101903年10月,申报载文:“考东西洋各国所出各报,必经官吏核明,始行刊布,其于谤议泄漏,亦皆悬为厉禁。中国未有报律,故终无法以处之。必欲整顿各报,非修订报律不可。否则非徒禁人阅看、禁人代售均为无益之空言。”这反映出

6、A清政府加强了新闻立法管制 B新政期间大众传媒得到了发展C外国人垄断中国新闻报刊业 D清政府实行禁止华人办报政策11严复在1913年发表的思古篇中写道:“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表明严复A重拾“中体西用”思想 B质疑中国之“国性民质”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D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121916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39万,女工约有24万,其中仅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20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妇女地位显著提高C轻工

7、业相对发达 D政府鼓励女性就业13.“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A. “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C. 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14.下表为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不但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并且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痕迹”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 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日伪政权教科书“虽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 中共根

8、据地教科书A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 孙中山为首革命派力量强大C 清朝结束具有偶然性 D 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统治结束15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6据近代中国史纲记载:“截至1930年初,红军约为六万余人,有枪者三分之二, 活动区域达一百二十余县,苏维埃区已初步建立。”红军与苏维埃区得以存在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开展了土地革命 B实施了游击战术 C

9、建立了民主政权 D获得了苏联支持 17.蒋介石密电:“徐州李长官、李副长官并转所属各总司令、各军团长、各军、师长: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下面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第二期抗战开始”表明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B中国军队采用了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方式C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D台儿庄战役创下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18下框内容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某一大会战的战绩总结报告节选,此大会战 这一大会战,是以华北八路军主力之一部,及决死队在本部统一号令之下,

10、在华北广大地域之内,向各个交通沿线及各个大小据点之敌伪英勇积极自主进攻的大会战。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企图 B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取得了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D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19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201942 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惟一解决英

11、属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A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唤醒国际社会关注远东事务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准备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21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22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

12、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23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A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B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 C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 D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24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 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

13、这一主张A 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 B 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C 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25有思想家主张把“自主性”还给人类,而且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力量,能够运用自己的智力摆脱不成熟状态,更相信社会能够持续不断进步。这种思想形成于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6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27. 1789年,华盛顿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任何地方偏见或地方感情,任何意见分歧或党派敌视,都不能使我们偏离全局观点和公平观点,即必须维护这个由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所组建成的大联合政权。”这句话的精神实质是A. 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B. 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C. 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D. 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分权28“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