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概论重点(猜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45604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科学概论重点(猜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气科学概论重点(猜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气科学概论重点(猜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气科学概论重点(猜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气科学概论重点(猜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科学概论重点(猜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科学概论重点(猜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与区别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气候:指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异同点:1天气过程是大气中的短期过程,气候过程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二者间存在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2天气变化快,周期短;气候变化的周期相对于天气来讲是较长的,它的时间变化尺度有季际、年际、百年际、千年际、万年际等。3天气系统可看做单纯的大气系统(如气旋、反气旋),而气候系统是庞大的。它包括大气圈,水圈,冰

2、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5个子系统,各系统内部及彼此间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决定着气候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及各种时间尺度的变化。4天气变化的影响因素是大气内部的种种过程,而气候变化不仅受大气内部变化的影响,还决定于发生在大气上下边界处的各物理、化学过程、如上边界的太阳辐射,下垫面及大气内部的成分和环流变化等。论述大气环流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作用大气运动的能量几乎都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转化,由于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其他能量,同时向外放射辐射,这种收放差额在大气中分布不均,自赤道向两级形成了轴射梯度,引起地球上高、低纬度间大气热量收支不平衡,形成了向极的温度梯度。低纬大气因净得热量不断增温膨胀上升

3、,极地大气因净失热量不断冷却并收缩下沉,为保持净力平衡,对流层高层必然出现向极地的气压梯度,低层出现向低纬的气压梯度。2、地球自转作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气流在北半球气流偏右转,使极低流向赤道的气流转成东风,赤道流向极地的气流转成西风,经圈环流变成了纬向环流。纬向风带的出现,阻挡了经向气流逾越,使得一些地区的高压带和另一些地区的低压带得以形成和维持,形成了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3、地表性质作用由于海陆本身的物理性质不同。同一纬度的海陆间存在热力差异。冬季陆地是冷源,海洋是热源;夏季相反。进而海陆间形成压力差,导致空气在海陆出现季节性流动季风地形起伏,如青藏高原等高大地形对大气环流影响显著。当

4、大规模气流爬越高原高山时,常常在高山迎风侧受阻,造成空气辐合,背风侧空气辐散。形成高压脊、低压槽。青藏高原面夏季是热源,冬季冷源,对南亚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发展,维持有重要影响。4、地面摩擦作用中高纬度西风带,摩擦作用给大气自东向西的转动力矩,造成西风角动量损耗;低纬度东风带,摩擦作用给大气自西向东的转动力矩,因此获得地球给予的西风角动量。使东西风带的平均风速没有明确变化,大气中角动量守恒。通过水平和垂直的角动量输送保证西风带和东风带角动量的平衡。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区别:1、概念不同: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现

5、象的综合。气候是指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2、从时间尺度上讲:天气是短时间的,气候是长期的;天气具有多变性,气候则比较稳定。3、变化周期不同:天气:变化快,周期短;短期天气过程:5天;中期天气过程:5-10天;长期天气过程:10天-3个月;气候:变化慢,周期长,主要分:年、十年、百年、千年、万年。时间尺度稳定性空间尺度天气短差小气候长强大填空: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物理体系。大气的

6、组成: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气体及浮悬其中的液态和固态杂质所组成。氮气 78.08,氧气 20.95 氩气 0.93。微量成分:CO2, CH4, He ,Ne,Kr,H2O大气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能见度绝对零度:-273.15大气内部始终存在着冷与暖、干与湿、高气压与低气压三对基本矛盾对流层中气的垂直分布:1.辐射逆温,2.湍流逆温,3.平流逆温,下沉逆温,影响饱和水汽压的因素:蒸发面的温度、性质(水面、冰面,溶液面等)、形状(平面、凹面、凸面)影响蒸发的因素:1.水源,2.热源,3.饱和差,4.风速与湍流扩散。大气的

7、上升运动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1.热力对流2.动力抬升3.大气波动4.地形抬升。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的作用;2、地球自转作用;3、地表性质作用;4、地面摩擦作用三风四带: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 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空气运动的状况分三种:水平气流的辐合与辐散、不同密度气团的移动、空气垂直运动。赤道上没有水平地转偏向力。名词解释一个大气压指的是:当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作为标准时,,海平面气压为1013.25hPa,相当于760mm的水银柱高度,曾经称此压强为1个大气压。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即相对湿度直接

8、反应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d)即d=E-e比湿: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质量加上干空气质量)的比值。水汽混合比: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风: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表示气流运动的物理量。它不仅有数值的大小(风速),还具有方向(风向)。因此风是矢量。能见度:能见度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米(m)或千米(km)表示。基尔荷夫定律表明:1、在一定波长

9、、一定温度下,一个物体的吸收率等于该物体同温度、同波长的放射率; 2、下标(入)表示在一定温度下,不同波长的K(小入)、e(小入)及I(小入)的数值不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物体的放射能力是随温度、波长而改变的。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对各波长的放射能力都相应地增强。维恩位移定律:黑体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是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的。黑体单色辐射强度强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物体的温度愈高,其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愈短;反之,物体的温度愈低,其辐射的波长则愈长。太阳常数:就日地平均距离来说,在大气上届,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平方)面积内,1min内获得的

10、太阳辐射能量。太阳常熟值约为1367(+/-7)W/m(2平方)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因放射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暖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效应。地面的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地面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辐射差额=收入辐射-支出辐射。绝热垂直直减率:气块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称绝热垂直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和: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来说,称为干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的减温率,称为湿绝热直减率。露和霜的概念: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

11、降温,当期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如果此时的露点温度在0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如果露点温度在0以下,则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上凝华成白色冰晶,称为霜。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见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贴地气层变冷而形成的。辐射雾的厚度随空气的冷却程度及风力而定。平流雾是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逐渐冷却形成的。海洋上暖而湿的空气流到冷的的大陆上或者冷的海洋面上,都可以形成平流雾。云是降水的基础,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中间环节,并且云的

12、发生发展总伴随着能量的交换。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一为云滴凝结增长,一为云滴的冲并增长热力因子是指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引起的体积膨胀或收缩、密度的增大或减小以及伴随的气流辐合或辐散所造成的质量增多或减少。动力因子是指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气柱质量的变化。惯性离心力是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所产生的,由运动轨迹的曲率中心沿曲率半径向外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所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大气运动中所受到的摩擦力一般分为内摩擦力和外摩擦力。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

13、运动。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力。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气团的变性:气团形成后,随着环流条件的变化,由源地移行到另一新的地区时,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物理过程的改变,气团的属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气团原有物理属性的改变过程称为气团变性。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与温带气旋的区别)往往出现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其中心气压值极低,

14、具有暖心结构和强烈旋转的热带涡旋。简答:大气的组成,各成分的来源和去向?大气的组成: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气体及浮悬其中的液态和固态杂质所组成。氮气 78.08,氧气 20.95 氩气 0.93。微量成分:CO2, CH4, He ,Ne,Kr,H2O大气成分O2的作用:(1)用于呼吸作用维持生命,新陈代谢,在氧化作用中得到热能以维持生命;(2)决定着有机物燃烧、腐化、分解过程;(3)植物光合释放氧气大气成分N2的作用(1)冲淡氧气,控制氧化速率;(2)通过豆科作物根瘤菌固定到土壤中,作为植物养料;大气成分CO2的来源及作用来源:矿物燃料(石油、煤、天然气)燃烧,有机质腐烂和生物呼吸作用:a、对

15、长波辐射的吸收和放射,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温室气体)。b、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CO2的汇:a、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b、生物圈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光合作用)c、地表岩石风化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碳酸盐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汽);大气成分O3的来源及作用来源:a、高空臭氧: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氧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太阳辐射,形成氧原子,而后氧原子在第三种中性粒子M的参与下与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 b、低空臭氧:低空臭氧主要是从高空输送而来,另外对流层大气的光化学反应也是臭氧的另一个主要来源,还有一部分由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作用:a、能强烈吸收紫外辐射,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影响了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及高层大气的加热过程。b、吸收了绝大部分的紫外辐射,使生物有机体免遭伤害。c、对红外辐射的吸收,使地面向外空间的辐射受阻,也促进了大气的增温。大气成分水汽来源作用来源:来自江、河、湖、海及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 水汽的时空分布:地面高空,热带极地 海洋沙漠,夏季冬季作用:a、云和降水的源泉; b、影响地面、空气温度及大气垂直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