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含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29119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出师表(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出师表(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出师表(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出师表(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师表(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巩固训练1、 解释划线字词。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4、以塞忠谏之路也。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6、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7、此皆良实 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9、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10、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1、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1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18、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19、庶竭

2、驽钝,攘除奸凶 19、至于斟酌损益 2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21、以彰其咎 2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二、重点语句翻译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填空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

3、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2、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3、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5、出师表中的成语:妄自菲薄、作奸犯科、计日而待、三顾茅庐、临危受命、感激涕零。四、阅读15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18 / 18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条建议。2.第1段作者分析

4、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形成的。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哪些建议,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因其余两条皆与此有关。刘禅昏庸无能,如不能亲贤远佞,必然会“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

5、异法”。所以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5.第2段中,作者认为该“刑”的是“作奸犯科” 的人,该受赏的是“为忠善”的人。7. 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忠心、品德、才能。 8.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 9.第5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贞良死节之臣。 10.文中的“先汉”指的是西汉,后汉指的是东汉。 11.“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皇宫中、朝廷中。 12.请从文中列出几组反义词。臧 否;刑 赏;平明 偏私;兴隆 倾颓;损 益等。五、阅读67自然段,完成下列

6、各题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回顾往事,表明忠心。 2.用原文回答问题: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由是感激”的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文中的“卑鄙”具体指什么?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今南

7、方已定,兵甲已足 。“出师“的战略目标是(诸葛亮认为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是):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选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哪些故事?(至少写三个)三顾茅庐、襄阳兵败、白帝城托孤、渡泸水、南征孟获。4.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是为北伐请命。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5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6. 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

8、并谈谈自己的体会。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体会:今天,我们仍要坚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的积累善行,却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七、中考题选编(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

9、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以致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奸邪之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4分)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第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开张圣听,不应该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请用原文回答)(4分)4、笫6、7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请分别用四字成语回答。(4分三顾茅庐、白帝(临崩)托孤5、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秋(时 ) 报(报答 ) 光(发扬光大 ) 塞(堵塞 )6、“开张圣听”的意思是扩大圣明的听闻,“引喻失义”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2分)7、翻译“以光先

10、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2分)8、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2分)读“先帝不以臣卑鄙。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回答下列问题:10、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深入不毛:长草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1、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12、 第7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3、文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平定南方,北定

11、中原。八开放性试题 1、 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六出祁山(2)七擒:七擒孟获(3)东和:东和孙吴(4)北拒:北拒曹魏(5)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2、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1、 多开阔自己的见闻,多听取别人的意

12、见。2、 做事一定要明辨是非。3、诚实公正。(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慎重交友)九相关链接: (一)相关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二)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顾茅庐 三气周瑜、空城计 (三)白帝城托孤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

13、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四)千秋诸葛我评说 曹操:刘备不足为惧,吾实惧诸葛亮耳。 孙权:诸葛亮具异人之略,若效于江东,吾不愁大事不成也。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司马懿:天下奇才也。 傅干:诸葛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康熙: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能为之。(5)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

14、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六、综观全文1. 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2. 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