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上海市等级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8624850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5月上海市等级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5月上海市等级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5月上海市等级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5月上海市等级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5月上海市等级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5月上海市等级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5月上海市等级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O 16 S 32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 1元素 295 118Og中文名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A. 核外电子数是118 B. 中子数是295 C. 质量数是117 D. 第六周期0族元素【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原子核组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118,对于电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均等于118,故A项正确。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B、C项错误。Og是第七周期0族元素,故D项错误。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

2、变化的是A次氯酸漂白 B 盐酸除锈 C石油分馏 D煤干馏【答案】C【解题思路】次氯酸漂白利用的是次氯酸的漂白性,A项错误。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氧化铁反应,B项错误。石油分馏主要利用烃的沸点差异,其过程物理变化,C项正确。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将煤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为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D项错误。3下列反应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晶体硅熔化 B碘升华 C熔融Al2O3 DNaCl溶于水 【答案】A【解题思路】晶体硅为原子晶体,Si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晶体硅熔化只需要破坏共价键,A项正确。碘为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B项错误。Al2O3为离子晶体(实际含一定

3、程度共价键),熔融时主要破坏离子键,C项错误。NaCl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自由移动钠离子和自由移动氯离子,需破坏离子键(形成配位键),D项错误。4下列过程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ACu加入氯化铁 BZn加入硫酸CH2通入灼热氧化铜 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答案】D【解题思路】Cu+2FeCl3=CuCl2+2FeCl2,Cu溶解,固体质量减少,A项错误。Zn+H2SO4=ZnSO4+H2,Zn溶解,固体质量减少,B项错误。CuO+H2Cu+H2O,CuO变为Cu,固体质量减少,C项错误。3Fe+4H2OFe3O4+4H2,Fe变为Fe3O4,固体质量增加,D项正确。525下,0.005 molL

4、1 Ba(OH)2溶液中H+ 浓度是A11012 molL1 B11013 molL1 C51012 molL1 D51013 molL1【答案】A【解题思路】0.005 molL1 Ba(OH)2中OH浓度是20.005 molL1=0.01 molL1,c(H+)=Kw/ c(OH)=1014 (molL1)2/0.01 molL1=1012 molL1,故A项正确。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 A. B C DCH2CHCCH【答案】D 【解题思路】A项表示CCl4,为正四面体结构,A项错误。因为CH3结构为四面体构型,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故B、C项均错误。乙烯基

5、为平面型、乙炔基为直线型结构,乙炔基的直线型结构可以处于乙烯基结构所决定的平面内,故D项正确。7已知有一种烃的结构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易溶于水 B.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 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 与环己烷互为同系物【答案】B【解题思路】烃难溶于水,密度一般小于水;饱和烃均可发生取代反应,故A、C项错误,B项正确。两者分子组成通式不同,自行车烷的不饱和度(缺氢指数)比环己烷多1,结构“不相似”,也不满足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的要求,不属于环己烷的同系物。8聚异戊二烯 的单体是A B(H2C)2CCHCH2C(H3C)2CCHCH2 D 【答案】D【解题思

6、路】聚异戊二烯为异戊二烯发生1,4-加成聚合反应得到,故D项正确。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答案】A【解题思路】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HCl),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2O2),故A项错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H4),故B项正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故C项正确。(稀的)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故D项正确。10实验室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涉及到的步骤有读数;冷却至室温;调

7、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相平。正确的顺序是A BC D实验室制备H2一般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测气体气体摩尔体积一般用镁与稀硫酸反应。H2接近理想气体!【答案】D【解题思路】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故用量气管收集气体后,读数时应冷却至室温,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导致测量体积不准确;还要调节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相平,平衡体系压强后再读数。故D项正确。11关于离子化合物NH5(H有正价和负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为+5价 B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C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D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有竞赛题提到似乎无稳定存在NH4H;祖德无机上也只是提到假如有NH4H。【答案】B【解题思路】H的负价必然以H形式

8、存在,即离子化合物由和H构成,N的化合价为-3,A项错误。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B项正确。H最外层2个电子,满足K层2电子稳定结构,C项错误。阳离子为,电子数为10,D项错误。故答案选B。12能证明亚硫酸钠中部分变质所需要的试剂是A. 硝酸钡,稀硫酸 B. 稀盐酸,氯化钡C. 稀硫酸,氯化钡 D. 稀硝酸,氯化钡【答案】B【解题思路】亚硫酸钠部分变质生成硫酸钠,因此实质是检验,所需试剂为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13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B.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C. 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不影响滴定结果D.

9、 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答案】C【解题思路】指示剂的选择最好符合 “由浅变深”的颜色变化规律,以提高显色的灵敏度。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指示剂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颜色判断灵敏度不高,严格说需要返滴定,但中学教材一般不涉及(与上海教材内容要求有关),故A项错误。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消耗更多标准溶液,滴定结果偏高,B项错误。若氢氧化钠未变质,发生反应OH+H+=H2O,n(HCl)=n(NaOH);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因发生反应2OH+CO2=+H2O,滴入的盐酸与剩余OH反应时:OH+H+=H2O;与反应时,因为用甲基橙作指示剂,+2H+

10、=CO2+H2O,因2OH2H+,仍然满足n(HCl)=n(NaOH),故不影响滴定结果,C项正确。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达到滴定终点;若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表明盐酸过量,D项错误。14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C 【解题思路】硝基苯和苯为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可通过蒸馏分离,A项正确。 SO2可被氢氧化钠r溶液吸收、乙烯与NaOH溶液不反应,可通过洗气法除杂,B项正确。己烷和己烯为互溶液体,己烯与溴水加成反应生成的二溴代物仍然溶于己

11、烷,不能通过加溴水后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C项错误。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醇易溶于水,可使液体分层通过分液进行分离,D项正确。mnpq15短周期元素m、n、p、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序如图所示,其中m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mn B氢化物稳定性:npC简单阴离子半径:pq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pq 【答案】C【解题思路】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最高价含氧酸,其氢化物必须显碱性,二者才能反应,故m为N元素,n为O元素,p为S元素,q为Cl元素。m与n位于同一周期, n的非金属性强于m,A项错误。n与p位于同一主族,n的非金

12、属性强于p,故n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p的,B项错误。p与q位于同一周期,其简单阴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质子数后者大,故后者的有效核电荷数更大,半径更小, C项正确。同周期元素q 的非金属性强于p的,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p,D项错误。16在pH为1的100 mL 0.1 molL1的AlCl3中,加入300 mL 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A BAl3+ CAl(OH)3 D Al3+,Al(OH)3“的”字最好删去! “AlCl3”后面最好加“溶液”二字!【答案】D【解题思路】pH为1的100 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中,n(H+)=0.1

13、molL10.1 L=0.01 mol,n(Al3+)=0.1 molL10.1 L=0.01 mol,300 mL 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n(OH)=0.1 molL10.3L=0.03 mol,其中0.01 mol OH与0.01 mol H+发生中和反应,剩余的0.02 mol OH与0.01 mol Al3+反应,OH不足,因此生成Al(OH)3,并有Al3+剩余。 17关于下列装置,叙述错误的是A石墨电极反应:O2+4H+4e2H2OB鼓入少量空气,会加快Fe的腐蚀C加入少量NaCl,会加快Fe的腐蚀D加入HCl,石墨电极反应式:2H+2e2H2【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金属吸氧腐蚀原理,因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