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复习应对和高分策略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8619527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PTX 页数:122 大小:16.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复习应对和高分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复习应对和高分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复习应对和高分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复习应对和高分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复习应对和高分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复习应对和高分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复习应对和高分策略(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届反思 1、新高考、新课标、老教材的脱节 2、00后的“佛系”和“叛逆” 3、教师知识体系的陈旧和学习能力不足 4、理念的“高大上”和高考试题的骨感以及各地模拟试题的平庸 适应 研究 应对 理念很高大,政策很强势;考卷很平庸,学生很佛系 家长很功利,领导很焦虑;老师很受伤,教学很无趣 李煜晖探索和发现的旅程 2016年,我临时接手高三文科实验班。我发现,作为文科生,他们阅读 积累少得可怜,语文学习兴趣也不高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法:能不 能把原来只在高一、高二进行的专题教学“移植”到高三课不再按部就 班地开展所谓的高三。在征得学生和家长的同意后们把练习册、习 题集和各种模拟试卷“束

2、之高阁”,把论语红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边城卡夫卡小说集老人与海等名著搬到课堂 上来,用专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读名著、提选题、究、写论文。这种 看似“荒唐”的备考方式持续了六七个月,只进足四个月的考试训练, 结果却出乎大家的意料:高考平均分129.7年级第一。许多原先语文基础 不好的学生,成绩都得到大幅提高。 关于读书读书 于语文这个学科,分数与读书是有关系的,我读名著、读国学经典、读诗歌、读 历史、读哲学文学的理论、读时事。如果没有纸质书就用电脑、手机,每天短则 二十分钟,长则十余个小时。在高考前的那个学期,为了保持语文学科的感觉, 每天我至少要抽出一个小时来读书。教室后面的窗台堆满了我带到学校

3、的各类书 籍,有时候抽出一本会造成大规模的坍塌,尼采压在泉镜花上,紫式部淹没在赫 胥黎、刘勰和纪伯伦里。 作文题考生做过!怎么写才不跑题? 厦门日报社/ 厦门招考 高考作文题和厦门一模题高度相似 昨天早上语文考完,外界很吃惊: 让一群不爱劳动的孩子写劳动,命题者真的很匠心独运! 不过,考后没有多久,就有人给我们留言: 高考作文题和厦门一检作文题“一模一样”!相似度有多高? 厦门一中钟斌表示,应该可以说,真的“非常像”首先,都是讲劳动在不同时代的表现 ,高考作文是讲传统和现代,厦门市质检是选取三个时代来阐述劳动精神;其次,要求都 是演讲稿。不过,也有人说,全国作文题的思辨性强于厦门作文题。 应用

4、写作,显然不同于狭义的应用文写作,应 用写作这个概念要大于狭义的应用文写作。应用写作 ,可以作为小作文(如北京卷)考,大作文也会考演 讲稿、讲话稿、倡议书、书信、策划书、建议书、思 想评论 高考应用写作,最有可能的是考应用型议 论文,一般试题有明确的文体样式要求。如,对策性 议论文、提出对策建议、提出解决方案、演讲稿、公 开信、讲话稿、建议书等。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机制性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性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充分体现高考语文以文 化人、全面育人的导向和追求。 “试题以

5、德育为魂,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展现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国青年的 爱国精神和接续奋斗,突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发掘新时代立德树 人的深刻内涵;试题以智育为基,持续深化新时代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精准落 实高考评价体系,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及认知实际,在 增长知识见识、注重能力考查、凸显应用导向、突出情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积极 探索;试题助力体美劳教育,精心撷取素材,科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育人理 念。” 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写作是语文 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2019年 全国卷作文试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卷作文试题“青春 接棒,强

6、国有我”都明确规定考生必须采用演讲稿、书信、观 后感及慰问信等特定的实用性文体。这些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 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 。全国卷作文试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虽未明确规定文体 ,但漫画材料直接取材于每个考生都深有感触的场景,有助于 激发考生写作热情,抒发真实情感。三套试卷的作文试题对中 学写作教学释放出强烈信号: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 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 创设情境,聚焦学科素养求创新 学科素养反映核心价值,是以情境为载体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 合运用。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聚焦语文学科素养,紧密衔接高中课程 标准,扩展素材选取范围

7、,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化设计,落实综合性 、创新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将作答要求与人生体验相结合,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全国卷作文 试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设置五个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任 选其中之一,准确把握历史背景,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 定的文体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 考查方向: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 用。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突出试题命 制的情境化设计,落实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 优点:试题情境设置真实,写作任务明确,文体应用性强,便于 考生

8、设身处地展开想象和思考,充分发挥写作水平。明确规定考 生必须采用演讲稿这种特定的实用性文体。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 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 对中学写作教学释放出强烈信号: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 调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 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也清晰指示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 作文专题导学案01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与特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正面肯定劳动的意义)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物质层面) 也是幸福的源泉。(精神层面)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

9、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文化层面)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反面批判对劳动的错误理解)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 (将劳动和学习割裂开,没有认识到劳动 对学习的意义) 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逃避当下任务,没 有看到创造性劳动的意义) 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不尊重 劳动 ,用金钱来判定是否劳动)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过渡)(引导语,下达驱动任务) 请结合材料内容1,面向本校2(统称“复兴中学”

10、)同学写一篇演讲稿3,倡议大家“热爱劳 动,从我做起”4,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5。 【例】(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 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 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 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 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年

11、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 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章写作要实现某种目的,体现交际功能。交际写作通过创设具体 的写作情境,提出典型的写作任务,希望考生能够落实某种交际目 的,实现某种交际功能。一般来说,需要具备这样几种关键意识: 主体

12、意识:明确写作的主体“谁来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督促 你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方便你去选择写作的策略与话语方 式。 读者意识:明确写作的对象“为谁写”,主要是确定显性的或潜 在的对象,使作文有针对性和抓手,有讨论的方向和发展的动 力。 目的意识:写作目的要体现交际功能,实现对论题或阐释、或说服、或传达经验与 审美等功能。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对话,“对话”不是简单机械的“我说你听” 的模式,它体现为一种双向的审视与批判既有对对方的审视,更有对自我的审 视,在平等姿态之下的倾听与辩驳之中完成双向建构,从而获得一种共识。 文体意识:写作文体要根据话语内容与话语策略来选择,同时参考自己的需要和特 长,

13、但明确文体之后,则需要按照该文体的要求去写作,不能够不像这种文体。一 般来说,高考倡导分析性、议论性写作。 百无一用是书生?写有价 值、有意义的有用之文 实用,是学生在职业、高校学习中需要的写作能力, 是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 要求的关键能力。 写作考查的重点,由关注考生的作文是否切题、词句 是否精彩转变为作文是否能有效地表达考生的思想情感, 是否能对其观点进行逻辑论证等。考查学生利用写作 途径去表达交流和在交流中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褚树荣 中间文体:任务写作不妨跨界融 中间文类指兼有实用类和文学类特质的文类,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杂 文、形象的科普文章。“中间文体”写作,在内容上,叙述

14、真 实客观的人 和事,在表现形式上,借用了文学的手法。它的目的是凸显事件和人物的 意义, 更加广泛有效地传播作者的信息。但教师对于 “中间文体”缺乏足 够的认识,也缺乏现成的写作教学实验,学生对于“中间文体”的写作普 遍陌生。 “中间文体”的写作,由于必须顾及实用写作所具有的特定交际情景等要 素,因此先天具有任务写作的基因。为了实现较好的表达效果, 要通过逻 辑思维确保表达的真实性 ;同时,还需要借鉴文学写作的形象化、典型化 的手段, 发挥形象思维,增强交际效果,以扩大其传播性。 学生习作片段 信义是能够遵守互相之间的约定,诚实无欺,坚持到底的宝贵精神。我 们家乡磐安种植中药材已有 1100

15、年的历史。南宋期间,白术、玉竹、淡 竹叶皆列为“贡品”,民国时期“磐五味”已成为五大传统地道药材。都 说“药材好, 药才好”,磐安人正是本着对生命的敬畏,本着中国传统 的仁义精神,才形成了“重义守信” 的信义文化,才传承了千年药乡的 美誉。唐代张九龄说 :“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 ;国之所以能强 ,亦云惟佳信与义。”磐安人的信义, 植根于“著信义立于千秋,重然 诺俨如神明” 的民族精神,也与我们这一方山水所赋予的“山容万物, 坚如磐石”的传统民风有关。 逻辑知识支架的植入优化写作过程,保证写作结果的真实性 一则短短的“家乡文化名片”宣传文案, 一篇长长的党报社论,都可以 归入实用写作的范畴。基于事实,追求真实 ;基于逻辑,追求理性 :这 是实用写作的价值导向。“中间文体” 也必须奉行“修辞立其诚”之原 则。 以往我们的文学虚构写作,缺乏生活真实, 我们的实用写作不实用,主 要原因是缺乏逻辑 理性。什么叫逻辑理性?就是人对自我以及周围世界 的客观评估的观念,不走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