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8617745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9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行业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标准编制说明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标准起草组标准起草组 2012019 9 年年 1111 月月 2 / 19 1. 工作简况工作简况 1.11.1 任务来源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8 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 通知, 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计划号:2018-1507T-JC)作为行业 标准立项,完成时限 2020 年。标准编制工作由建材工业质量认证管理中心、北 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归口管理。 1.21.2 工作背景工作背景 耐火材料行业

2、的绿色发展长期也来未能有统一的标准加以规范,随着中国 制造 2025将“全面推动绿色制造”作为九大战略重点和任务之一,耐火材料行 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 从 “建设绿色工厂, 实现厂房集约化、 原料无害化、 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这几点要素出发,按照行业特性出台统 一的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对绿色工厂进行评价,将有助于企业综合评价自身绿色 发展水平,引导和规范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1. 1.3 3 工作过程工作过程 工信部于 2016 年 9 月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 建设的通知 (工信厅节函2016586 号) ,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包括绿色设计 产品、

3、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以及绿色供应链的创建与评价工作。为了统一绿色工 厂的评价细则,文件附件给出了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作为标准出台前各行业 评价工作开展的相关依据。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负责 起草的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 36132-2018)已于 2018 年 5 月正式发布。 2017 年 3 月-4 月,工信部启动第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推荐工作,国建联 信认证中心在建材行业启动第一批绿色工厂评价工作, 并逐步形成建材行业绿色 工厂评价实施规范, 有一家耐火企业参与评价并顺利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单 位; 3 / 19 2018 年 9 月,工信部正式立项耐火材料行

4、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行业标 准,由建材工业质量认证管理中心牵头,联合行业骨干企业共同制定标准; 2018 年 12 月,标准形成草案框架,召开标准研究启动会; 2019 年 3 月,形成标准草案,随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制造示范工作同步开展 标准的试点应用; 2019 年 8 月-10 月,标准验证与绩效数据调研; 2019 年 11 月,公开征求意见。 1. 1.4 4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行业概况行业概况 耐火材料是钢铁、水泥、玻璃等高温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自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耐火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 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耐火材料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

5、业约 2000 家,行业年产值 2000 亿左右。2016 年全国耐火材料产量为 2391.24 万 吨,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产量为 1358.52 万吨,保温隔热耐火制品 46.72 万 吨,不定形制品 985.99 万吨。耐火材料行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 域,当前发展存在着矿山生产无序、资源利用粗放、产业集中度低、生态恢复 滞后等突出问题,制约着耐火材料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下游水泥、玻 璃等行业去产能的步伐不断加大,行业内也在加大力度推进“三去、一降、一 补”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的开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5 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6、意见当中 提到要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中国制造 2025当中明确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的目标与绿色制造体系建立的 必要性。具体到建材行业,工信部制定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中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耐火材 料行业制订了以实施窑炉轻型化、节能高效化等技术改造,推广可生物降解不 定形耐火材料产品,开发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综合治理技术等绿色制造工作任 务。 4 / 19 2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 2.1 .1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遵循建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制定的一致

7、性、行业性、先进性原则。 与绿色制造基本要求、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管理办法等协调一致的原 则。以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 36132)等相关方针政策、标准规范为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同时考虑行业清洁生 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标准,确保指标设置的协调一致。 为了能够最大化突出耐火材料工厂绿色属性,标准内容尽量覆盖企业从原 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的生命周期过程,从用地、能源、资源、环境等不同维 度全面评估。在保留通则中一级指标的前提下,标准对二级指标进行了相应的 调整,以满足适用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 以耐火材料行业平均水平作为标准门槛,行业前 5%作为

8、绿色工厂创建的满 分要求。 2.22.2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2.22.2.1.1 标准框架标准框架 本标准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要 求、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共 7 个部分。标准的附录 A 到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 分别规定了绩效计算方法以及评价基本要求、评价指标要求。附录 D、附录 E 为资料性附录,分别给出基础数据采集表以及部分量化指标计算说明。 2.22.2.2.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绿色工厂的创建与评价。 范围涵盖了耐火原料生产、耐火材料制品生产两类。 2.22.2.3.3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给出

9、了本标准引用的相关标准、文件名称及文号,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与本标准。 5 / 19 2.2.42.2.4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耐火材料绿色工厂以及评价报告期进行了定义。 结合通则标准对绿色工厂的定义,耐火材料绿色工厂的定义是实现了 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耐火材料 生产工厂。 评价报告期为进行绿色工厂评价的时间段,不应少于连续的 12 月,建议以 自然年作为评价报告期。 2.2.2.2.5 5 总则总则 2.2.2.2.5 5.1.1 评价边界评价边界 评价的边界包括工厂的主要工艺装备,同时涵盖厂界范围内的辅助生产设 施以及附属

10、生产设施。矿山不包括在评价边界内。 2.2.2.2.5 5. .2 2 评价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 根据通则所规定的一级指标框架,本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要 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综合绩效七 项。各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要求,区分为必选要求及可选要求。 基本要求是企业进行绿色工厂评价应满足的前置条件,必选要求为要求工 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必选要求不达标不能评价为绿色工厂;可选要求为希 望工厂努力达到的提高性要求。指标框架如图 1 所示。 6 / 19 图 1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 2 2.2.6 .2.6 评价要求评价要求 2.2.6.12.2.6.1 基本

11、要求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是参评企业所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基础合规性与相关 方要求以及基础管理职责。 本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除与通则保持一致外,要求参评企业应正常 投产满一年,并满足耐火材料行业规范条件 。 参与绿色工厂评价的企业设立过程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地方产业政策、环 保、安全三同时等要求,在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根据生 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 493 号) ,发生各级相关事故并受到 处罚的;企业发生大气、噪声、水以及固体废物污染事故并受到相关处罚的;因 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相关方投诉、处罚的,属于不符合绿色工厂评价合规性要求 的情形。 最高管理者应明

12、确其在绿色工厂创建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并确保绿色 工厂的建设、运行等相关职责与权限得到分配与落实。 工厂应设有绿色工厂管理机构,建立文件化的制度、实施、考核及奖励办法 并有效实施。 管理体系 能源与资源 投入 基础设施 产品 环境排放 生产过程 绩效 7 / 19 2.2.6.22.2.6.2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一级指标下给出了建筑、照明、设备设施三个二级指标,对比通 则当中的指标设置无明显变化,合计分值 20 分。基础设施整体指标的设置参 考了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同时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设计规范制定相关要求。 建筑的评价指标设置原则在确保企业用地、 建筑、 生产线建设合规的前提下

13、, 体现其用地集约化、 生产线智能化的水平, 同时考察企业基础设施满足环境友好、 建筑节能、节水的预期要求程度。主要评价工厂的生产线、车间、危险品仓库等 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对于相关政策、标准及要求的满足情况。企业用地应确保符合 土地使用政策, 满足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当中对非金属矿行业规定的容积 率要求;项目开工前根据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规定,如需 进行节能审查的企业应按要求进行; 此外企业应获得全部生产线的环境影响评价 批复和验收文件。此外车间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所有材料无露天堆放、车间与 办公场所使用清洁能源,户外地面养护、绿化良好等是对工厂的预期要求。 照明指标评价企业生

14、产车间与办公场所的照明在符合 GB50034 标准要求的 照度和照明质量前提下,是否符合照明节能的评价要求。鼓励工厂充分利用自然 光采光照明,加大节能灯等节能型照明设备的使用比例。 设备设施指标下包括了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计量设备、环保设备四方面的 要求。耐火材料行业使用的专用设备主要包括工业炉窑、压力机、混碾机等,指 标设置的总体原则是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条件允许时,企业应装备降 低劳动强度的自动化成型设备,提高智能化水平。通用设备主要规定了工厂所使 用的电机、水泵等设备应避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同时,对于在高 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 (第一至第四批)当中的设备,工

15、厂应制 定可行的淘汰计划,予以按期逐步淘汰。 工厂应按照 GB/T 24851 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对 能源计量设备进行管理,所用能源以电、天然气等类型为主,应做到分类分级进 行计量。此外,场内辅助与附属生产设施用水按 GB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 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进行配备管理。环境排放的监测应满足相应标准要求,鼓励 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颗粒物、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是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环境排放问题, 8 / 19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应安装适宜的减排设备,并注意控制生产作业环境的清 洁、降尘。 2.2.6.3 2.2.6.3 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指

16、标与通则保持一致 。原则上要求从生产洁净化出发,考察企 业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方面的有效性,包括环境、能源的管理以及质量与职业健 康的管理。此外,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条款下,提出了工厂应开展安全生产标准 化体系建设。 作为管理体系的提高性要求, 鼓励企业开展社会责任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 设。 企业应建立并有效运行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2.2.6.42.2.6.4 能源资源投入能源资源投入 能源资源投入一级指标下分为能源投入、资源投入、采购与运输三项二级指 标。 指标的设置原则是要体现企业能源低碳化、 废物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