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22地图上的发现导学案第二课时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612748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22地图上的发现导学案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22地图上的发现导学案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22地图上的发现导学案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22地图上的发现导学案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22地图上的发现导学案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22地图上的发现导学案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22地图上的发现导学案第二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导学案 学科: 语文 主备人:课题22、地图上的发现周次总课时数2-1授课时间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2、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重点难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程序教学内容个性设计设置提纲引导预习一、理解感悟: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2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3、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二、个性感悟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继续搜集“大陆漂移说”的有关资料。激趣生疑明确目标导学:回顾一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

2、么?展示交流精讲释疑拓展与点拨: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边读书边思考,待学生充分读书后,组织在小组内互相交流。1、追问:什么叫参差不齐?看插图1。小结:同样的世界地图许多人都看见过,甚至研究过。魏格纳却没有漫不经心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出示:可是,这只是一个“假说”。“假说”是什么意思? 3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默读4-7自然段。 引导学生回答这是科学家长期艰苦的考察小结:所以,现在的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了,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理解“逐渐”并造句。4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说”5、总结

3、靠的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个性感悟交流:可以谈对魏格纳的敬佩,更应该学习那种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组内交流后汇报:1、研读1、2自然段后找到:(1)“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重点理解:“仔细观察”“进一步发现”“逐渐”等词语。(2)可能会回答: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有足够有力说明的事实证据。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2、句子一:南极洲找到的煤块上有植物生长的痕迹和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这说明2亿年前的南极洲不是现在的冰雪覆盖,而是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句子二:南极洲的冰碛石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碛石是完全相同的,说明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读句子,体会“并不在也不是而是”的推理过程。3、可以各抒己见,允许答的不完整。盘点收获总结提升总结全文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2、你懂得了什么?巧设练习达标检测一、改病句。1.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2.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3.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困苦的考察行动。二、造句。逐渐: 考察:板书设计22、地图上的发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