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73362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8604191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73362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73362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73362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73362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73362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733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73362(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 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 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物质世界 运动规律 意识能动 认识规律 指导实践 改造世界 揭示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

2、与第一章的逻辑关系 第一章第二章 唯物论和辩证法认识论 体 现 认识的基 础和本质 认识的 运动过程 真理与 价值 本质论过程论目的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章的逻辑结构 认识与实 践的统一 方法论 教学要点教学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 观点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关键词关键词 实践实践 认识认识 真理真理 价值价值 矛盾矛盾 认识世界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改造世界 n n 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n n 第二节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真理与价值 n n 第三节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n n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n n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n n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活动 主体: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中

4、介:各种形式的工具和方法 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的结构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主体 主体是具有一定认识能力并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 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三方面的特征,包括 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上图:关于主体认知模式的思考 这是什么? 不同人的不同解答体现了认识主体的差异性 第二,中介 中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媒 介,标志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能力与发展水平, 制约着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方式,包括工具系统 和操作工具的方法系统。 哲学方法 数学方法 逻辑方法 其他方法 方法系统 工具系统 第三,客体 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对象

5、性和社会制约性,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 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第四,目的 目的是主客体之间发生关系的价值,具有客观 性和主体性,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子系统世界子系统实践类型实践类型价值创造价值创造 实实 践践 领领 域域 自然界自然界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物质文明物质文明 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政治文明政治文明 人的思维人的思维科学文化创造实践科学文化创造实践精神文明精神文明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主体 中 介 客体 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 认识关系:认识和被认识 主体客体化过程 客体主体化过程 主体和客体

6、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客 体 主 体 (中介)(中介)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第一,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 第二,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行动; 第三,通过反馈调节实践活动。 飞机模型 飞机制造 飞机升空失事改进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的 需要可能产生正误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实 践践需需 要要认认 识识 游牧和农耕游牧和农耕了解气候了解气候天文学天文学 丈量土地和商品交易丈量土地和商品交易精确计算精确计算数学数学 建筑、工业和战争建筑、工业和战争合理用力合理用力力学力学 政治统治政治统治管理民众管理民众政治学政治学 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 要的是为

7、了改造世界。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人眼观察:微尘级光学显微镜:细胞级电子显微镜:原子以下级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思考:认识来自于天赋观念、感性经验、外部 世界、书本还是实践? 李时珍本草纲目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 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 之间的差别小很多,他 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 成的。” n n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 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 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 亲口尝一尝。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 高也;不临深溪,不知 地之

8、厚也。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看规律是否可被实践结 果复制出来,看是否实践结 果大量重复出现,看是否在 实践结果中遇到反例。 克隆技术与克隆试验 延伸理解:延伸理解:“ “作品作品” ”与与“ “人品人品” ”的关系的关系 n n “ “人品人品” ”作为作为“ “作品作品” ”的表现即言行一致的表现即言行一致 苏格拉底斯宾诺莎张载 n n “ “人品人品” ”对对“ “作品作品” ”的偏离或矛盾的偏离或矛盾 孔子 海德格尔 叔本华 子见南子 老妇死,重负释 庄严伟大的破晓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个哲学家不该 用知识来做买卖 3、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

9、极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改革开放论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n n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物感觉和思维 感觉和思维 物 n n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 不同回答不同回答 n n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 映论映论 亚理士多德的“蜡块说” 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 约翰洛克的“白板说” 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

10、 亚里士多德的亚里士多德的“ “蜡块说蜡块说” ” n n 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 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 ,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 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 本身。本身。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有认识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有认识的 能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能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 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蜡块说的蜡块说的 意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

11、知识起源于外部意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 世界。世界。 柏拉图的柏拉图的“ “回忆说回忆说” ” n n 回忆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回忆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 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学说。柏拉图认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学说。柏拉图认 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有变化生灭的、不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有变化生灭的、不 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 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 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为什么人能够通过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为什么人能够通过 回忆来获得知识呢回忆来获得知识呢? ?

12、n n 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中原本已经具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中原本已经具 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是在灵魂和肉体结合出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是在灵魂和肉体结合出 生之时忘记了。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对一些具体生之时忘记了。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对一些具体 事物的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回忆起和这些事物的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回忆起和这些 具体事物相类似的知识。具体事物相类似的知识。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 用过的物品时就能够回忆起这个人一样用过的物品时就能够回忆起这个人一样,人通过美的花,人通过美的花 、美的人等具体的荚的事物,便回忆起绝对的完、美的人等具体

13、的荚的事物,便回忆起绝对的完 全的美的理念。柏拉图在对话美诺篇中以一全的美的理念。柏拉图在对话美诺篇中以一 个童奴为例,说这个童奴虽然从来没有学过几何个童奴为例,说这个童奴虽然从来没有学过几何 学和数学,但通过诘难和启发,却能解答几何学学和数学,但通过诘难和启发,却能解答几何学 的难题,由此证明:这些知识本来就存在于人的的难题,由此证明:这些知识本来就存在于人的 心中,只不过是需要通过辩驳和诘难才能回忆起心中,只不过是需要通过辩驳和诘难才能回忆起 来来。 洛克的洛克的“ “白板说白板说” ” 洛克反对当时盛行于欧洲哲学界的天赋观念论。他洛克反对当时盛行于欧洲哲学界的天赋观念论。他 认为,天赋观

14、念不仅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认为,天赋观念不仅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 ,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假设。天赋观念论的主要理,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假设。天赋观念论的主要理 由之一是认为一些观念和原则是全人类普遍同意由之一是认为一些观念和原则是全人类普遍同意 的,洛克批评说,即使足以证明一些观念和原则的,洛克批评说,即使足以证明一些观念和原则 是人类普遍同意的,也不能证明它们是天赋的,是人类普遍同意的,也不能证明它们是天赋的, 它们很可能缘于其他的途径,更何况根本没有什它们很可能缘于其他的途径,更何况根本没有什 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生俱来的观念和原则。天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生俱来的观念和原则。天 赋观念论用

15、以作为根据的上帝观念并非人人都有赋观念论用以作为根据的上帝观念并非人人都有 ,也并非是天赋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中,也并非是天赋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中, 在神学蒙昧教育中才获得的。在神学蒙昧教育中才获得的。 n n 洛克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他说:洛克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他说:“ “人的心灵天人的心灵天 生就好比一块白板生就好比一块白板( (tahularasatahularasa)不是白颜色的板,而是不是白颜色的板,而是 空白的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人出生时空白的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人出生时 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一样,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一样,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我我 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 源于经验。源于经验。” ”洛克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观洛克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观 念的外在来源,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念的外在来源,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 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是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是“ “内部感官内部感官” ”,是心灵反思内部活,是心灵反思内部活 动而获得的观念。洛克还将物体的一切性质分为动而获得的观念。洛克还将物体的一切性质分为“ “第一性第一性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