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lcm****20 文档编号:118599710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此举( A )A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康发展 B可以有效抵制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侵袭C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全面走向社会 D要求我们必须全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1月30日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

2、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下列对坚持文化自信理解正确的有( A )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侵蚀要学会借鉴其他民族的所有文化A B C D3在2018年的一场大雪中,长沙市一位老婆婆在街头不慎摔倒,附近执勤交警立即上前搀扶、买来止血药、联系家人,热心市民搬来椅子,还有一位的哥免费送老人去医院。众人争相帮助老人( A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A B C D4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

3、向上的民族精神。下列体现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D ) 张老师因工作业绩突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京两千多人积极参与转发微信,合力找到失踪儿童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国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方针我国组建的第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已抵达维和地点执行任务为了促进产业优化,我国把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心工作A B C D5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D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A B C D62017年9月是第14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之所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C )A中华

4、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B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D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7我国现有13亿人口,每翻过一张日历,就有5万个婴儿诞生;地球绕太阳一周,我国净增1184万人口。这说明( D )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我国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适应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A B C D8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目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消除贫困差距提高人口素质降低人民生活水平A B C D9海绵城市像海绵一样,降雨时,能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

5、并加以利用。我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 B )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并有效利用水资源秉承绿色、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统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A B C D. 10在“共享经济”浪潮下,人们的出行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新兴绿色交通方式,倡导这些绿色交通方式( A )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能够引导人们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有利于走低碳、绿色的发展之路能够彻底解决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材料一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学工艺、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

6、容,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材料二教育部语用司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共同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了 “中国诗词大会”研讨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系列大会”的成功举办,归根结底得益于近年来全社会对传承、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加自信。 (1) 材料一反映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61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

7、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具有的品格分别是什么?核心:爱国主义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5

8、)青少年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12材料一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

9、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某校决定开展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策划篇】请你为本主题设计几个环保宣传活动。关于环保的演讲比赛,关于环保的主题班会,关于环保的手抄报比赛(2)【探究归因篇】请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大量增长,资源的过度消耗,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资源想协调坚持

10、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3)【战略与国策篇】生态文明建设符合什么国策?战略是什么?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材料二2017年我国确定的环境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4)【共创明天篇】建设美丽家园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发展环保低碳绿色经济企业:增强责任意识,依法履行保护环境义务落实节约资源,

11、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公民:要有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节能意识,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践行低碳生活,敢于同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具体行动: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节俭节约合理消费,多种树造林,多步行或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垃圾分类处理,自备购物袋1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基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在行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采用现代传媒技术,以文化综艺节目为载体,通过选手比拼、嘉宾点评等全新方式普及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诗词大会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追捧、普遍认同。(1)情你说说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是什么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

12、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什么?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3)“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之一,请写出两句能够体现这些美德的诗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道德的力量在于践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青少年要身体力行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